媒介融合 田业胜

题库预览

判断题

多维视野中的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从来就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技术、机构、经营、内容等方面的融合,而是一种复杂的观念融合和整体融合,目的是实现人、财、物、讯四大资源的整体优 化和科学协调。在媒介融合研究中,似乎也没有一种能够为所有学者共同认可的定义和理论,更多的只是研究者们从各自学科或特定视角出发所作的操作性分析研究。

一、媒介融合概念的提出

当下,“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已经不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即便在当时,它也不是一个横空出世的全新概念。早在198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传播学者伊契尔•索勒.普尔(Ithiel de Sola Pool)就提出了“传播形态融合”(the convergence of modes)。普尔认为,“媒体之间点对点的传播与大众传媒点对面 的传播之间的界线,由于一种传播形态融合过程的出现,已经逐渐变得模糊”,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生产,“过去需要由几种媒介才能分别提供的服务内容,现在以一种单一的物理介质 (如电线电缆、广播电视无线电波)就可完成。相反,过去由任何一种媒介提供的服务,现在可以由几种不同的媒介来呈现。过去存在于一种媒介与用户之间的 传统对应关系正在消失”。新的融合正在将需要依靠多种媒介技术来提供的内容和服务整合在一种媒介之上,这就是数字网络媒介。

数字网络科技的发展是导致历来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聚合的原因,这从某种意义上揭示了各种媒介呈现出的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1994年,《纽约时报》 在报道《圣荷西水星报》与美国在线共同推出名为《水星中心新闻》电子报服务

时,取了个小标题 “一次媒介融合”(A Media Convergence),第一次提出媒

介融合的概念。媒介融合的概念曾给陷人停滞不前境地的传统媒介带来极其丰 富的想象空间和美好愿景,使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在数字化技术的推动 下融为一体,能够为媒体带来优质的新闻业务和丰厚的利润,并且能够共享资 源、降低成本,从而为实施融合的大众媒介带来竞争优势。

事实上,在非媒体行业中,融合(Convergence)从来不是一件稀奇事。美国学者莫顿(Morton)在追溯媒介融合的渊源时就曾指出:“在非媒体行业,融合的趋势在很久以前就出现了。”比如,美国汽车制造商常常销售竞争对手日本制造 的轿车,他们只是在日本制造的轿车上标明自己的商标品牌。在某些情况下,一 些美国公司拥有日本企业相当大的股份。因此,“当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媒体行业 的时候,我们不必感到诧异” 。

当非媒介行业的产业融合如火如荼之际.媒介融合的实际运作随之出现。 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与更替,媒介行业内的融合自然会成为一种选择和趋势,尽管用今天的眼光去看最早的媒介融合的实践者,其实并非完全符合今天我们所说的“媒介融合”概念。科隆(Colon)曾指出,早在20世纪50年代,一些报社就拥有自己的电视台,并且共享一些信息资源。共享新闻源和传播渠道,以及新闻采集与生产团队,使得电子媒介与印刷媒介的携手合作,其实有着不短的历史。以新闻集团为例,鲁伯特•默多克在投资新媒体领域时一直相对保守,但是新闻集团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开始将注意力从传统的印刷媒介转移到影视图像上来,如福克斯有线电视网、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英国天空电视台(Sky TV)。“新闻集团的横向并购就是将过去单一层次的媒体通过并购扩张,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媒体企业。” 2000年,默多克同雅虎(Yahoo)展开新媒体领域的合作,并开始收购新媒体公司MySpace。新闻集团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地进行媒体企业收购、兼并、整合,虽然公开打出“媒介融合”的旗号,但这种跨区域、跨行业、跨媒体、多层次、立体化、全球性的整合联动,目的也是希望由此共享资源、降低成本,为媒体带来优质的新闻业务和丰厚的利润,其实质就是“媒介融合”。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今天所说的“媒介融合”到底是指什么?它与跨媒体间协作的区别何在?唯有理清媒介融合的概念和特质,我们才能进一步探讨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生产。

二、媒介融合概念的界定

对于“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个概念,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和业界似乎都不愿意过早地框定它的特质和范围,没人愿意为这个新生事物草率地做岀严格界定,也不愿意让“融合”缺乏其应有的神秘感,担心无法容纳更多更好的创新。也许正因如此,“媒介融合”的概念一直较为模糊。

媒介融合的倡导者堪萨斯大学新闻和传播学院前任院长甘特里(James Gentry)认为,媒介融合是一种能力,“一种可以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个人数字助理以及其他一切可能出现的信息平台进行讯息传递、广告售卖的能力”。道尔(Doyle)认为,“媒介融合是指电子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媒体的融合”,融合是为了“将生产成本分摊给更广泛的产品市场和地区市场,理所当然,媒介公司也可以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中受益”。美国南加州大学安利伯格传播学院教授拉里•普赖尔(Larry Pryor)认为,“融合新闻发生在新闻编辑部中,新闻从业人员一起工作,为多种媒体的平台生产多样化的新闻产品,并以互动性的内容服务大众,通常是以一周七日、每日24小时的周期运行”。 美国新闻学会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Andrew Nachison)的定义是,媒介融合是一种联盟,是“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

美国媒介融合研究专家杰金斯(Jenkins)教授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媒介融合是跨越多个媒介平台的内容流动,多种媒介产业之间的合作,以及媒介受众的主动信息获取行为。实际上,他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媒介融合并不只是一种基于数字网络技术的融合.更多地表现为包括技术、产业、文化和社会变迁等多种因素的复杂互动。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章于炎等人认为:“媒介融合是大众传播业的一项正常的项目或者说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它整合或利用处于单一所有权或混合所有权之下的报社、广播电子媒体,以增加新闻和信息平台的数量,并使稀缺的媒体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作用下,这些融合的媒介形式以及被重新包装的媒介内容,将提供给受众更大的信息量,从而实现领先竞争对手、获得盈利、提供优质新闻的目的,并最终在数字时代的媒体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在学术研究中,“几乎只谈美国经验,这样做的风险就是把其他国家的贡献忽略掉”。澳大利亚《奥兰多前哨报》编辑john Hade在1995年说过:“我想要向关注新闻业向媒体融合转变的人们强调.这是组织文化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需求。”英国《曼彻斯特晚报》主编Paul Horrocks认为,“受众已经出现了媒介融合的需求,并正在以不同的方式获得信息”。马来西亚星空出版集团主编Mi- chael Aeria认为,媒介融合为他的公司提供了可以接触多种受众的机会。可见, “媒介融合是新闻业革命性进化的趋势,正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涌现”。

在中国,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蔡雯于2005年率先引进“融合媒介” (Convergence Media)和“融合新闻,’(Convergence Journalism)的概念,先后发表了一系列相关论文。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章于炎等人于2006年在《媒介融 合:从优质新闻业务、规模经济到竞争优势的发展轨迹》一文中第一次向中国传 媒业界和学者介绍了源于美国的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概念及理论,论

述了媒介融合后可能拥有的媒介竞争优势。

细心的读者是能看出中国学者关于媒介融合定义的特点的。蔡雯认为,“媒介融合是在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推动下,各类型媒介通过新介质真正实现的汇聚和融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熊澄宇认为,媒介融合是指 “所有的媒介都向电子化和数字化这一种形式靠扰,这个趋势是由数字技术驱动的,并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变得可能”。他们的界定都强调了媒介融合的技术基础和技术推动作用,即不论何种类型的媒介和技术,其核心是媒介通过数字化时代的信息传输介质实现了融合,所有的信息归于同样的0和1的数字排列组合。黄建友在技术驱动的微观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媒介融合的内涵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各种介质、媒介形式的整合,是以字节为基本单位的媒介类别的聚合,而所有权合并、组织结构融合、媒介战略合作都仅仅是媒介融合的表象。”

在2008年到2012年间,国内媒介融合的研究日渐增多,视野也日趋复杂。有学者认为,媒介融合是媒介发展的一个过程而不是目的;有观点认为,媒介融合是新媒体替代旧媒体的一种战略选择;也有人认为,媒介融合是繁荣媒介事业的一种有效途径。对于媒介融合的概念,应该有比较严格的界定,否则不是媒介融合概念的内涵模糊不清、范围难以确定,就是在媒介融合的运作过程中难以规划,缺乏可操作性。

事实上由于技术的发展从不曾停滞,甚至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有着不断加速的趋势,以数字化技术为推动力的“媒介融合”自身也处于一个高速变化的趋势之中,也许我们可以从当下媒体的实践中找寻到些许共同点,并借此给“媒介融合”下一个暂时看似妥帖的定义。这也许并不是“媒介融合”的最佳定义,甚至并不能准确地界定出媒介融合到底是什么,但这个定义却突出强调了非常重要的—点.那就是为了适应受众不断变化和不断增长的需求,媒体需要不断地调整、改变和优化新闻生产的重心和姿态。换句话说,对于“媒介融合”概念的界定,我们需要从信息生产和信息接受整个传播过程进行思考和把握。

我们在这里给出的操作性定义是:媒介融合是指在数字技术推动下,不同媒介生产者、内容、渠道、接受终端之间,传统边界日渐模糊、趋于融合的轨迹日益清晰的现象和过程。

三、全媒体与融合媒介、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的显著特点就是全媒体和互动性。“全媒体”的英文omnimedia, 为前缀omni和单词media的合成词。罗鑫在《什么叫“全媒体”》—文中介绍: 他经过搜索国外的Elsevier(SDOL)数据库、EBSCO全文数据库及Springer外 文期刊,发现omnimedia(全媒体)在国外只以专有名词形式出现,即一个于1999 年 10月 19日成立的“Martha Stewart Living Omnimedia(MSO)’’(玛莎一斯图 尔特生活全媒体)家政公司,公司拥有杂志、出版社、网站等多种媒体,还为电视台制作节目和为报纸编辑专栏,并通过这些所谓“全媒体”传播自己的家政服务 和产品。但是,“全媒体”作为一个新闻传播学术语,并未为国外新闻传播学界所提及和论述,同年却在中国媒体业界和学界成为一个热门词汇和话题。

罗鑫经过检索发现“全媒体”一词首先出现在1999年6月《中国经济时报》 上的《消费真无热点?》一文中,文章写道:“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即将成为家用电器 行业的新潮流,也将是消费者新的消费追求热点,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必将造 就一片新的市场空间。重享受的发烧友追求全媒体、全数字的声音和图像效 果。”此处所说的发烧友追求的全媒体的声音和图像效果,显然主要指受众全方 位的立体性的体验感受。

2007年11月12日《投资中国项目精选》上的《Xtel统一通信平台项目招 商》介绍,对“全媒体”的认识和阐述有所突破:“Xtel统一通信平台具有以下功 能:全媒体通信,支持音频、视频、即时消息、手机短信、应用共享等各种媒体形式。”基于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全媒体通信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它已包括了多种媒介形态。

2006年9月13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2006年12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办公厅印发的《新闻出版业“十一 五”发展规划》两份文件中,也包含了“全媒体资源服务平台”“全媒体经营管理技术职称平台”“全媒体应用整合平台”等建设项目。2007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启动了“全媒体数字采编发布系统工程建设”,确定了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中国安 全生产报、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等,进行数字复合出版的研发和试点。这是“全媒 体”概念作为媒介发展方向,在我国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正式提出并规划和加 以实施。

“全媒体”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它并不排斥传统的单一媒介,相反它积极地吸纳和融合各种传播媒介和传播形态;它打破电信领域、新闻领域和知识领域的传统疆界,勇敢地向一切可能的领域拓展。正是在这种情况下,2008年开始,就有许多媒体从业者纷纷提出“全媒体传播”“全媒体战略”“全媒体定位”“全媒体 出版”“全媒体电视”和“全媒体广播”等口号和概念,结合媒介融合的浪潮积极规 划和大力推进。

罗鑫认为:“全媒体”是信息、通讯及网络技术条件下各种媒介实现深度融合的结果,是媒介形态大变革中最为崭新的传播形态。“全媒体”“是在具备文字、 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表现手段基础之上进行不同媒介形态 (纸媒、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之间的融合,产生质变后形 成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全媒体通过提供多种方式和多种层次的各种传播形态 来满足受众的细分需求,使得受众获得更及时、更多角度、更多听觉和视觉满足 的媒体体验”。

何镇飚教授认为:“国内学者对全媒体的概念定义是科学、合理并且全面的。”但他同时指出,中国学者探讨的“全媒体”,不应该直译为“Onmimedia”, 进而只得到一家“玛莎一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家政公司”名称的检索结果。而 应该根据国际传播学会出版的《国际传播学大百科全书》词条“Digitization and Media Convergence",中文直译为“数字化与媒介融合”,这最适合国内学者们给出的全媒体定义。这一词条的撰写者是挪威奥斯陆大学的谭佳和安德斯两位学者.他们指出,媒介融合包括五大融合:网络融合、终端融合、服务融合、市场融合、制度融合。何镇飚教授认为,这“与国内的全媒体概念非常契合。事实上,也只有绕开全媒体的概念陷阱,才能将全媒体研究纳人国际视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形成中国特色,获得学术研究的合理性与学理性”。但是,媒体学界和业界要避免全媒体的概念陷阱、整合陷阱和盈利陷阱,就要打破行业壁垒,推进三网融合;抓紧培养全媒体经营管理人才;通过资本运作,实现资产重组;创新全媒体市场开拓与盈利模式,从而“形成跨媒体、跨部门的大股东组合 与经营平台,真正打破传统媒体的运作桎梏,实现全媒体的媒介融合与数字化 改造” 。

全媒体与媒介融合、融合媒介的意象的确相似,仔细推敲,它们的意义又有所区别,不可混淆。全媒体的概念来自于媒体业界的具体应用领域,是媒体融合、“跨媒介整合”的结晶和传播形态。可以说,全媒体是媒介融合的一个结果,而不是媒介融合的一个过程。全媒体既是指媒介集团综合运用文、图、像、声、 光、电等各种表现形式全方位地、立体地展示或传输传播内容的前端传播形态,也是指作为消费者的公众可以综合运用文字、图片、声音、图像和复制、粘贴、链接等各种表现形式通过电信网、互联网全方位地、立体地传播和接收信息的终端传播形态(如智能手机、手掌电脑等)。因此,全媒体是表现形式和传播形态融合、综合和归并后的物质实体,而不是精神内容,不是媒介融合的体制、制度、机制、模式和方法等。

融合媒介有时与媒介融合同义,有时就是指“融合的媒介”“融合后的媒介”, 亦即媒介整合后的传播形态,同全媒体意象和意义均有点相似和相近。

媒介融合的概念最先来自新闻传播学界的学术探讨和应用研究。如果说全媒体是媒介运作的结果,那么媒介融合就是媒介运作的过程。作为过程,媒介融合以数字化、网络化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以商业利润和受众需求为推力,以媒介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为特征,是一个以开放性、包容性姿态进行整合性、融合性运作和经营的动态过程。这个动态过程一方面可能导致不同媒介之间边界模糊甚至消失,另一方面可能导致建立起新的完全不同的传播领域、形态、形式和器具。

媒介融合作为一个动态的不断演进的发展过程,不会只依赖传统的、单一的甚至是有很大影响力的主流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等),也不会永远遵循一种长期不变的甚至曾经非常有效的单一传播模式和经营机制,它会而且也应该将自 己定位为一个开放性、包容性的巨大系统和平台,不仅要融合互联网、电信网、广 电网,而且要融合图书、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等各种传播媒介,融合博客、 播客、微博、微信、文字、图片、图像、声音等表现形式。相信随着3G网络的广泛 应用和4G网络的成功运行,又将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传播形态和表现形式融合 和整合进这一庞大的不可阻挡的发展进程当中。

判断题

媒介融合的发展类型与建构

从媒介变迁史的角度,媒介融合不只是一种技术性描述,而是一种新的文化模式对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强力渗透和影响,是一种新的文化养成。就像尼尔•波兹曼所言:“当一种有很大影响力的媒介进人一个文化时,结果并不是旧媒介融合:新闻生产的改变与坚守文化和新媒介的简单混合,而是产生了一种新的文化。”在新媒介同旧媒介的竞争中,新媒介往往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从电视对报纸、广播的挑战到网络对传统媒体的挑战,我们都能看到新媒介对原有传播媒介的冲击和对传播秩序的影响,甚至也看到了它对媒介生态和传播环境的破坏和伤害,当然最终我们也看到了新旧媒介之间的妥协与合谋。

一、媒介融合的主要类型

“媒介融合”所呈现出的是一种传统媒介与新媒介向同一轨道靠拢和合并的变化趋势,也是一种各类媒介的传统边界日益模糊的发展状态,是一个将以前所有媒介形态并人一个新的媒介生产系统中的“方程式”。

(一)依据媒介融合的内容和形态划分

蔡雯在对媒介融合作了微观、中观和宏观分析之后,依据媒介融合的内容和形态将其分为:媒介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

1.媒介内容融合

这是指分属于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生产,依托数字技术形成了跨平台和跨 媒介的使用,即利用数字化终端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内容融合产品。融合内容 按照来源和介质划分为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等,按照形态 又分为文本、图片、影像、声音等。

2.传播渠道融合

这是指不同形态的媒介产品传播渠道的勾连融合和互联互通。具体来说, 传播渠道主要指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个信息传播渠道。各类文本、图片、影 像、声音等依托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以数字化的形态不仅可分别经由电信网、 广电网和互联网渠道分发给使用不同数字终端(电视台、手机、电脑等)的受众, 而且三网可以互动互助、共进共演、竞合共贏。

3.媒介终端融合

这是指将多种媒介功能整合在一起,以一种开放的终端平台将新闻信息和服务传送给使用者或用户。媒介终端融合主要是信息传播终点处接收信息工具的融合,主要是指3C融合,即计算机、通信、电子消费终端产品的融合,具体产品包括计算机、手机、电视机、平板电脑等。

(二)依据媒介融合的趋势划分

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李奇•高登(Rich Gordon)依据媒介融合变化的趋势将其分为五种类型:所有权融合(()wnership Convergence)、策略性融合(Tactical Con­vergence) 、结构性融合(Structural Convergence)、信息采集融合(Information-gather­ing Convergence)和新闻表达融合(Storytelling or Presentation Convergence)。®

1.所有权融合

也就是说,占资金优势的媒介集团旗下拥有不同类型的媒介企业,而这些媒 介企业能够形成彼此间内容上的共享、资源上的整合,甚至影响力上的相互叠 加。正如我们此前所说的,媒介融合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这种所有权上的融 合早在网络媒体没有诞生的时期,就已经开始在印刷媒介与电子媒介之间展开。 以新闻集团(News Corporation)为代表的大型媒介集团甚至早已展开了产业链上、 中、下一条龙式的并购整合,横向纵向一体化的媒介网络有利于新闻集团这样的大 型跨国媒介企业,在集团内部充分资源共享、节约成本的同时,形成巨大规模效益。

在媒介融合发展之初,所有权的融合也往往是指那些大企业、大公司,如迪 士尼(Disney)、美国在线时代华纳(AOL Time Warner)、维亚康母公司等。而常常被视为所有权融合典型案例的便是2000年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跨媒体合并。一家是在线信息服务公司提供电子邮件、新闻组、教育和娱乐服务,另一家则是具有70年历史,拥有CNN、华纳兄弟电影公司、《人物》杂志、《财富》杂志等著名媒体的老牌世界顶级媒体集团。当年这宗震惊世界、创美国历史的媒体行业的两强合并给予了媒介融合中所有权融合极大的佐证。

而今这样跨不同媒介类型之间的整合,已经不再是那些大集团、大企业所独有,如美国佛罗里达坦帕市的媒介综合集团(the Media General company)、美国 俄亥俄州的新闻电讯集团(Dispatch Media Group),这些媒介企业无非都是一些 地方性的、区域性的媒介企业,但也就是它们将各自在同一地区所拥有的报纸、 广播电台、电视台和网站进行了融合。也就是说,媒介融合的时代,单一媒介类 型的单打独斗已经变得不合时宜,结合与联盟成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媒介融合:新闻生产的改变与坚守

2.策略性融合

策略性融合是指所有权不同的媒介之间在内容上共享,如分属不同媒介集团的报社与电视台之间进行合作,相互推荐内容与共享一些新闻资源。相对于所有权上的融合,策略性融合相对更为松散,不同类型的媒介企业之间不必有统一的管理和调配,不同类型媒介间只要构成优势互补、形成互惠互利便可能达成策略性的融合。

事实上这样的媒介协作也并不为媒介融合时期所独有,报纸、杂志等印刷媒 体帮助电视台宣传推广电视片、连续剧,新上映的电影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做宣 传打广告,媒介战略合作的初衷正是为了推销各自的传媒产品。例如,报纸和电 视的合作者们就相信:交叉助销可以驱使报纸的读者去看电视、电视观众去读报 纸;电视观众可以知道明天报纸上的新闻故事,而报纸的读者又可从天气版上看 到电视台的最新天气预报;报纸记者能为电视台记者在现场播报新闻时提供更 详细、更深人的资讯;电视台记者携带照相机,而报纸摄影记者携带数码摄录机。 如果对于一次剪彩仪式,报纸只要一张照片而电视台只要20多秒的录影的话, 就完全没有必要派出两位摄影师了。

在网络新媒体诞生之前,这种不同类型媒介间的策略性融合并不涉及媒介 的内容生产,而更多的是彼此之间的宣传推广。真正进人数字化视野的媒介融 合,才是数字化技术和信息传输手段的不同类型媒介间资源的互补和共享。

3.结构性融合

这种融合及新闻采集与分配方式有关,往往是一组团队同时向不同媒体提 供不同类型的媒介产品。《奥兰多前哨报》与时代华纳有线电视合作开设一个24小时本地新闻频道时,他们组建了一支多媒体编辑队伍,这群编辑大多具有广播背景,他们在两个新闻编辑部之间进行协调,与文字记者沟通,将报纸内容变换成电视新闻。这便是媒体因应需要而进行的组织结构性 融合。

在这方面,真正落实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理念并将它发展到极致的,是佛罗 里达州坦帕市的“媒介综合集团”(Media General)。该集团将它旗下的报纸《坦 帕论坛报》(Tampa Tribune )、电视台(WFLA-TV)和互联网站(坦帕湾网站, Tampa Bay Online)全部集中在同一建筑物中,同一屋檐下,同一新闻室中,各种 媒体的采访人员互相配合、协调,合作采访新闻,甚至由同一名记者同时采访报

章和电视新闻,以及电子版的即时新闻,同样的资汛通过不同的形式,包装成适 合不同媒体的产品,扩大了市场,节省了成本,获取了较大的效益。

4.信息采集融合

这也可以称为新闻记者的采访技能融合。融合媒体时代媒介需求的信息变 得复杂多样,印刷媒体需要的是文字稿和新闻图片,电视媒体需要的是流媒体和 声画效果.而网络媒体需要的是你能获取的一切。这也就是说.在新闻报道层面上,媒介从业者需要以多媒体融合的新闻技能完成新闻信息采集。这就是专业 记者向全能记者的一种转变趋势,融合媒介的实践者和研究者规划中的未来记 者是无所不能的,他们可以在采访过后提供相关的文字稿、新闻图片,甚至完成 新闻短片的剪辑。与此同时,记者还要满足网络媒体时代新闻及时性的严苛 要求。

5.新闻表达融合

这也可以称之为新闻叙事形式的融合,主要指的是记者和编辑需要综合运 用多媒体的、与公众互动的工具与技能完成对新闻事实的表达。®新媒介中信 息的表达方式远比传统媒介复杂得多,而多媒体新闻的形式也在不断创新。网 络的出现,使新闻叙事形式的融合成为可能。多媒体新闻传播形式融合了文字、 照片、声音、录像、动画和图表等多形态的新闻叙事方式。佛罗里达州《圣彼得堡 时报》(S?. Petersburg Ti’mes )的网络互动特别报道(Online Interactive Special Report)制作了一系列优秀的多媒体深度报道,其中一篇关于圣彼得堡一条黑人 街道的报道集报纸文字、广播声音、电视图像及互动图表等多种陈述方式于一 体,使受众感官获得了全方位的享受。

二、媒介融合的金字塔模型

媒介融合是各种媒介生产和营销要素的并合、竞合、调和和化合,根据不同 的层次和融合方式,我们还可以将媒介融合分为机械性融合、物理性融合、化学 性融合和生物性融合,并将其序列结构比喻为媒介融合的金字塔模型。

1.机械性融合

这是媒介融合金字塔模式最低层次的融合,它所产生的只是一种机械反应:

推一下,动一下。机械性融合不是依靠市场的力量和内在的动力,而是来自媒介 外部力量(如行政力量、某种压力等)的推动所形成的两个以上不同性质、不同介 质媒介之间的结合和并合。前些年,在中国大地上出现的许多报业集团、广电集 团或文化新闻广电集团等,在初期都属于这种机械性融合。它们大多只是名义 上的表面上的暂时合并,其实质仍然是过去那种十分松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的运营状态,并没有形成各种传播要素和媒介资源的有机整合、分工协作的整体 运营态势。一旦外部情况发生变化,极易回到过去那种各自为政的独家经营状 态。作为合作伙伴,它们相互利用推广自己的内容,如电视介绍报纸上的新闻, 报纸刊载电视节目等;或者利用自己的媒介不加改动地克隆(cloning)对方的内 容等;或者进行其他资源的简单交换与共享。

2.物理性融合

这是媒介融合金字塔模式由下而上的第二个层次的融合,其物理反应是指 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而物质本身的性质没有变化。物理性融合一般不涉及 物质原子或物质实体重组的变化。尽管在“资本融合”“技术融合”的推动下,原 有媒介的形态、体积或吸附过程、混合过程发生了变化.但是主流媒介的性质没 有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在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传统媒介创办或合并了新 媒介、网络媒介,传统新闻媒体合并了出版社、杂志社,甚至网络媒介、新媒介等实 力媒介集团,在资本市场上完成对其他传统媒介或媒介集团的收购或合并,但只要没有产生新的性质完全不同的综合体,那么这种融合就仍然是物理性融合。

3.化学性融合

媒体化学性融合的实质是一种自我革命和全面更新.是将旧我分子打碎成旧我原子,然后旧我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生成新我的媒介改革过程。它们在人财 物讯多种资源的推动下,可以是多种媒介形态经过化合、聚合、缩合而生成一种 综合性媒介形态,也可以是一种媒体集团经过分解、加成、取代而生成多种媒介 形态,还可以是一种媒介集团经过置换、交换、复分而生成新的更具实力、更具竞 争力的媒介集团。“化学性融合”是一种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层面、从战术到 策略再到战略高度的全面、立体、系统的改革,它不仅会打乱甚至会破坏旧的传 播秩序和体制,而且会伤害到一部分人甚至相当多人的既得利益,因此未必会受 到所有人的欢迎和拥护。当下,有的媒体集团将不同媒介的传播手段聚合、缩合 在一个大平台上进行综合运用和分享,有的媒介集团将不同介质的媒体记者采 集的内容汇总、发送到“多媒体信息中心平台”供集团旗下的所有媒体共享和选 用,都是媒体化学性融合的初级阶段。

4.生物性融合

媒介生物性融合是媒介融合金字塔模型的最高层次,是一种媒体人的观念、精神、知识、文化等各种要素的自然一体性,也是一种从媒介的传播科技、传播技巧到媒介形态、体制、制度的设计一体性。媒介生物性融合的结果不是 产生甲或乙,也不是产生丙或丁,而是产生既有精神内涵又有物质形态的融合 所有媒体功能的全新的“高级生命体”。媒介生物性融合的基本原则是媒介各 种要素融合后的生态平衡、循环、永续,是媒介融合全部运作过程中的和合、和 善、和谐。尽管传播技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受众需求多种多样、变化无常, 但我们相信基于这些基本原则的生物性融合和生物反应一定会出现,它不仅 完全有可能在未来产生一种与当今媒介形态完全不同的具有强大综合功能的 新媒介,而且完全有可能在未来产生一种融合目前全部媒介的优点和功能的 新平台和新机制。

媒介融合中的机械性融合、物理性融合、化学性融合和生物性融合呈现出由 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排列形成的金字塔状,有的媒介融合也许永远停留在某个 层次甚至是机械性融合的层次,有的媒介融合也许能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层次 和水平,也有的媒介融合或许把金字塔模型的四个层次都经历了一遍,但只要媒 介融合是由下而上层级发展进步的,就是值得肯定的。

判断题

媒介融合与新闻生产的变迁

这是媒体单向传播走向终结、互动传播迅速崛起的时代。传统媒介必须要由单一的和单向的内容提供模式向多媒体、多功能、多样化、多向度的集成服务模式转变和发展。在这个时代里,全球新闻媒介的生态特点可以用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故事来概括:①关于新闻媒介衰退和倒闭的故事;②关于新媒介兴起的故事;③关于新闻媒介调适和改革的故事。媒介融合研究讲述的就是新闻媒介调适和改革的故事。

2000年3月美国通用媒体公司(Media General)在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建立 的“坦帕新闻中心(Tampa’s News Center)”,被美国新闻界普遍认为是媒介融合 成功的典范,开启了全球性媒介融合的新时代,也是对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生产 变迁的一种现实诠释。

一、新闻生产会向什么方向变化

2003年,美国迈阿密大学传播学院的格瑞森(Bruce Garrison)教授和杜培 根(Michel Dupagne)副教授深人坦帕新闻中心内部,以深度访谈的方式对新闻 中心的主编、编辑、记者和技术人员进行调研,以便了解新闻生产会朝什么方向 发展变化。他们设计了三个问题:

(1)怎么界定媒介融合?

(2)工作发生了哪些变化?

(3)需要学习哪些新的技能?

在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中,资源(resources)作为一个重要的主题被新闻中 心的采访对象们反复提及,即媒介融合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在对第二个问题的 回答中,许多人认为媒介从业者们的“工作”与“角色”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媒 介融合使得原本的工作流程与角色任务都发生了改变。对第三个问题的回答, 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词:全能、合作与实战。基于调査结果,两位学者认为:媒介 融合对新闻的影响主要在技术层面,其次在资源层面。新闻工作者角色变化取 决于资源因素、设备因素和责任因素。®

挪威奥斯陆大学传媒与传播学院研究员伊戴(Ivar John Erdal)也同样认 为,媒介融合已经改变了新闻的生产方式,其中职业实践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跨媒介生产改变了记者的日常工作方式;②媒介机构内部的多媒体组织结构、实践与观念发生了改变;③不同媒介平台的新闻采编与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

蔡雯在《美国坦帕新闻中心媒介融合的策略与方法》一文中,通过对坦帕新闻中心运作过程以及新闻报道案例的分析,认为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生产发生了四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在日常信息处理流程中,坦帕新闻中心的不同媒体平台之间通过彼此的编前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新闻信息分享与交流渠道,并且专门设置有多媒体助 理编辑职位,出席所有部门的编辑会议,通过这样的一个信息渠道,将多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作制度化。同时,因为不同媒介平台之间对于新闻的选择标准会有所不同,因此不同媒介平台依然要保持自身独立的决策机制,也就是说新闻信息是在自由选择的基础上完全共享。

第二,在现场新闻报道中,坦帕新闻中心有专门的编辑部门负责为多媒体的采访和报道分配任务,而各个平台之间的合作与协作是自愿的,不是由新闻中心强制执行。负责分配任务的办公室编辑除了传送新闻信息之外,还会对新闻信 息的采访和报道提出建议,如把记者派到什么地方比较合适,以及首先在哪个平台发布信息,等等。坦帕新闻中心的编辑部只起到了一个神经中枢的作用,既可以快速地传递信息,又可以直接调用采编报道资源,同时各个平台在执行中又保留了一定的自主性。

第三,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率先获取到第一手新闻信息的媒介平台可以 与新闻中心中其他媒介平台进行共享,进而将新闻素材转化为视频、文字、图 片等不同的新闻产品在不同的平台展开传播。这样的不同平台间的协调配合,一方面使得同一新闻素材的价值得到放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原有采编资 源的利用率,减少了单一平台因为采编资源不到位而错过突发性新闻报道的 可能性。

第四,在重大事件报道和公共服务领域中,摆脱了单一平台的单打独斗, 同一新闻信息在不同平台同时提供,克服了单一媒介平台可能出现的局限 性。例如,电视媒体虽然视听结合,但却转瞬即逝;印刷媒体虽然深人具体, 但时效性不足;而网络媒体又可能对部分年龄层次的受众不具有影响力。 因此,不同媒介平台的分工协作就可以使得媒体的影响力和服务功能都得 到全面增强。

同时,蔡雯还提出了媒介融合中“三栖”记者的概念。坦帕新闻中心电视台的摄影记者在带摄像机的同时携带照相机,报社摄影记者在带相机的同时携带 摄像机,两者都可以为两个新闻传播平台提供信息服务。这也是融合媒体背景下媒介集团对于全能记者这一角色的早期尝试和扮演。全能记者“往往一身多 职,拥有多方面技能,可同时为不同的媒体平台服务。《坦帕论坛报〉〉记者除了以 往的文字技能之外,还可以兼任摄影和摄像;而在电视台工作的记者除了具备影 像的技术之外,也要学会给报纸媒体提供文字信息”®。所谓“专兼结合,一身 多任”。

二、新闻生产发展变化的三个走向

数字化技术的革新导致了媒介发展的融合化趋势,而这种媒介融合的趋 势无论将其归类为媒介所有权融合、媒介技术、媒介组织融合,还是媒介资源融合,媒介融合最终影响的是媒介的新闻生产,是媒介企业中从业者的职业实践。

传统媒介的新闻生产流程可以这样描述:①编辑部挑选比较优秀的记者、编辑从事新闻采、写、编、评,摄、录、导、播;②经营部将新闻产品和受众卖给广告主 (加上广告);③传统媒介生产了一次性新闻产品,新闻产品被受众一次性消费。

但是,在网络空间和融合新闻生产过程中,新闻产品不再是生产一次性产品,也不是一次性消费,而是一个多车间的不断被生产、添加、转换、变形和再利用的复杂的生产和消费过程。新闻内容不仅是可以被无数次添加、转换、变形和使用的对象,而且应该被设计为可以存贮起来作为资源不断地进行生产和利用。 因此,融合新闻媒体必须改变过去的工作流程以适应这种媒介融合和媒介生态的变化,创建一个反映融合新闻生产需求的、更加灵活的新闻生产流程,使新闻生产流程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它在信息内容上,应该由单一内容转变为集成内容,在新闻生产上,应该由一次性生产转变为多次性生产;在传播渠道上,应该由单一媒介转变为融合媒介;在服务受众上,应该由单一服务转变为整合服务和配套服务。

基于这些思考和观点,我们可以将媒介融合语境下新闻生产的变迁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

1.媒介资源运用的变迁

媒体新闻生产的过程就是对新闻信息采集、鉴别、加工、编辑、传播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便是新闻信息资源,只有通过对新闻信息资源的 合理配置、高效运用才能真正实现媒介融合的最大优势。在新闻生产的过程中 新闻信息资源的融合共享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1)新闻线索的共享。这是信息资源共享的第一个步骤,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层次。在新闻生产中,信息资源的作用可谓至关重要。新闻生产的初期, 新闻线索是新近发生新闻事件的简明信号,获取新闻线索能够为整个新闻采 访的过程指明方向、明确报道思路。对于媒体记者而言,如果无法获取新闻线 索,一切新闻生产都无从开始。记者一旦明确采访思路和采访目标,就应争取

尽可能多地获取大量的新闻线索和信息,为随之而来的新闻采访做好充分的 准备。在整个新闻生产的过程中“获取和掌握新闻线索、信息越多,制定可供 选择的采访方案就越多,记者的活动选择余地就越大.那么决策就可谓达到了最优化”

因此,在媒介融合的新闻生产实践中,新闻线索是决定新闻生产质量和水平的“第一道关”。媒体编辑通过接触大量可能的新闻线索.如同淘金一般将真正 有潜力的新闻线索筛选出来。而媒介融合在新闻生产中的第一步往往也就在于 此,通过多平台、多信息渠道的高度融合,向编辑部提供尽可能多的新闻线索以 供选择,并制订新闻采访计划和新闻报道策略。在美国坦帕新闻中心的实践中, 也同样是将不同平台间新闻线索的共享放在了第一位,通过不同平台编辑出席 彼此的编前会的形式建构新闻线索分享渠道,且各平台又通过多媒体助理编辑 将重要的新闻线索直接带人整个新闻中心的报道决策之中。如今中国许多报纸 和电台、电视台纷纷设立了新闻热线和电子信箱,一些报纸将各个版面的编辑固 定电话、手机号和电子信箱、QQ号都登在了版面上,同时还通过微博、微信同公众互动交流.某晚报甚至为新闻热线安装了36部固定电话。在许多新闻媒体上常看到这样的提示:“如果您有重要的新闻线索,请拨打新闻热线XXX X XXX,一经采用.您即可获得一定报酬。”目前,国内的“报料”价格少者几十元,多者已达万元。“沿海发达地区的南京、杭州等城市甚至已出现了一些 专门靠提供新闻线索养家糊口的人,有的城市甚至出现了新闻报料公司,似乎 有向民间通讯社发展的动向和野心。” 这意味着,专业记者和编辑部的功能将逐步转向新闻的核实、判断、解释。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的新闻和评论,大型数据库中的过往记载和草根记者的现场报道,本质上都展现了 21 世纪新闻信息来源的过剩,这些新来源都可以整合进未来的新闻生产流程而作为新闻素材共享。

(2)新闻素材的共享。如果没有新闻素材,一切的新闻生产就变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新闻记者常常将缺乏新闻素材的新闻报道称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传统印刷媒体的新闻报道中,记者的新闻稿90%的内容来源于新闻采访时所获取的新闻素材;以视听结合为特色的电视媒体则更是如此,没有了现场的声画效果,新闻产品的生产就几乎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对于新闻生产而言,新闻素材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是信息越多越好,材料越翔实越好,也意味着最终的新闻产品内容更全面、更丰富,也更客观。

在新闻生产的过程中,新闻素材获取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来源于记者的亲身采访、现场观察,可以来源于新闻报料人的告知和提供,也可以来源于对相关资料的检索和收集,甚至可以来源于网络。媒介融合所强调的是媒介集团内部不同类型媒介从业者之间的素材在共同平台上的汇聚与共享,强调不同的记者从同一平台上获取的一个素材通过再次互动、连接、分享、加工成为不同类 型的新闻产品。比如,面对一则飞机坠毁的新闻素材,报纸、电台、电视台记者可以分别做成文字、声音、图像新闻,网站记者编辑则可以将整个过程做成动画来演示,同时还可以将一个个目击者、遇难者家人发送在微博、微信、博客上的新闻信息、图片和视频加以连接和整合成更加全面、立体的新闻报道,还可以将这家航空公司历年发生的事件加以回顾、总结,让人从中得到某种原因的暗示与启迪。甚至还可以将国内外以往类似空难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机型、国家等做成表格,与其他各种报道编辑成专栏。

可见,建立庞大的巨量的新闻素材库、共享平台和功能强大的新闻素材抓取 工具,让融合媒介生产者可以及时、迅速地得到以文字、声音、图片、图像等符号 表现的丰富的新闻素材,在极短时间内做适用于不同媒体的新闻,是提高新闻产 品质量和水平、提高媒体集团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3)新闻产品的共享。新闻线索、新闻素材的共享产生不同的新闻产品,各 种各样的新闻产品进人共享平台,不仅可以成为其他媒体集团新闻生产的重要 参考,而且可以经过提炼升华成知识信息、决策信息甚至理论信息、思想信息。

在媒介生产的实际操作中,常常见到的是对不同媒介平台新闻产品内容的 引用。譬如,在电视媒体中引用印刷媒体所报道的内容或观点,或者在文字报道 中引用网络媒体调查的一些相关数据。在融合新闻生产中,同一媒体集团内的 报纸媒体可以直接将电视媒体的新闻产品改编为文字新闻发表,使得报纸不至 于在某些重大新闻的报道中缺席,电视媒体也可以同其他媒介相互拷贝、相互改 编、相互作用、相互呼应。当下融合新闻生产的最新趋势,就是让记者携带并使 用各种采访工具(如录音机、照相机、摄像机、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然后将采访 内容加工、编写成适合不同媒介使用的新闻文本发送到公共平台供本集团的不 同媒介选用。

同其他媒介相比,网络媒介作为综合性、集聚性的展示平台、传播平台,使新 闻产品的共享更为简单便捷,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视的文本内容都可以直 接发送、拷贝到网络媒介进行再次传播、扩散,不仅可以解决网络媒体初期原创

内容不足的问题,提升原有新闻产品价值、摊低新闻生产成本.而且可以发挥跨 媒体平台融合的规模效益。

新闻生产中信息资源的融合,归根到底是融合不同媒体机构、不同媒介平台之间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财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加强媒体之间、媒体人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强化物质资源、财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共享与联通,形成整合影响力和共同品牌效应。特别是不同媒介平台的从业者可能掌握或熟悉特定的新闻信息资源,同时也可能具备特殊的专业技能或具备多项不同媒介的职业技能,比如,有的报刊记者可能更加熟悉文字新闻领域的传播形态,擅长文字符号的思维和写作,有的电视记者也可能更为熟悉视频领域的传播环境,具有更强的图像思维和表达能力,都是相关领域的知名人物。

因此,新闻信息资源的融合共享表现为新闻线索、新闻素材、新闻产品的共享,但是作为新闻生产的生态链,人力资源的共享也属于融合背景下资源共享的范畴。这里所指的人力资源共享并不是在新闻生产的过程中可以更少地安排人员,通过全能型记者去完成不同媒介平台的采访任务的问题。而是说,不同媒介平台的从业者可以利用自身人力资本直接成为其他媒介平台新闻生产进程当中的生产力。印刷媒体或网络媒体的编辑记者们可以成为电视节目中的评论员、 访谈节目中的谈话嘉宾;电视节目的编辑记者也可以为印刷媒体与网络媒体的新闻生产出谋划策。这一方面是融合媒体内部人力资源价值的再次挖掘,另一方面也是融合媒体从业者自身人力资本的再次提升。

2.新闻生产流程的变迁

为了增强新闻媒介中信息资源的利用水平.确保新闻生产所需的资源要素能够在融合媒体内部顺畅流通并高效利用,必须建立一个合理的组织结构,形成 一套适应融合媒体新闻生产需要的新闻生产流程。针对于此,西方媒体纷纷进 行各自的媒介融合实验,在具体的实践中形成不少成功的案例。

(l)WRAL 的新闻生产流程。Capitol Broadcasting Company 旗下 WRAL 电视台的新闻生产流程是融合新闻生产过程中较为成功的一个典型。WRAL 是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地方电视台,这家电视台的新闻中心除了向WRAL-5频 道提供内容外,还向 WRAL. COM, WRAL FM.NEWS CHANNEL, FOX50, WIRLESS,NC NEWS NET等提供电视新闻节目,由它们编辑加工后对外发 布,这样就形成了以WRAL NEWS为核心的轴心产业链(如图1-1所示)

WRAL的媒介融合模式是将原有的新闻中心直接转变为多媒体新闻中心, 将WRAL NEWS原本为WRAL-5频道提供内容的采编中心转变为整个融合 媒体的新闻信息处理中枢,并为其他不同类型的媒体平台提供新闻生产的素材, 其他媒体平台再将新闻素材经过自己编辑部门的加工处理后进行发布和传播。

(2)融合媒体运作流程。这是来源于坦帕新闻中心试验成功的一种新闻生 产模式。坦帕新闻中心建立的融合媒体编辑室取得成功之后,得到了很多报刊 类媒体的青睐。《纽约时报》《今日美国M华盛顿日报》《洛杉肌时报》等一些美国 大报都已经把报纸和在线的编辑人员融合在一起,以实行各种资源的共享。融 合媒体运作流程的设计思路不同于WRAL新闻生产流程的思路,它不是利用传 统媒介平台来承担多媒体功能,而是另起炉灶建立一个凌驾于各个媒介平台之 上的融合媒体采编中心。美国通用媒体公司将旗下所属的印刷媒体、电视媒体、 网络媒体搬到同一屋檐下一坦帕新闻中心的同时,将三家媒体的编辑部门合 为一体,统管三家媒体的新闻生产,实现整体互动、上下联动。类似的还有 NBC,也是建立统一的新闻采编中心来分别向NBC和MSNBC提供新闻。《纽 约时报》也是将旗下印刷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团队集中在一个功能一体化的新闻 采编中心里。

这一类型的融合媒体新闻中心有着相类似的结构特点:首先,新闻线索通过 各种途径直接进人融合媒体采编中心,再由融合媒体采编中心决定采访报道策 略、角度等相关事宜,然后融合媒体采编中心直接协调采访报道资源,其后采访 者获取的新闻素材再通过编辑进人各个不同媒体平台的编辑部门,经过加工处理后进行多媒体传播。

在这个模式中,融合媒体采编中心是新闻生产的第一站。融合媒体采编 中心或者说融合编辑室是新闻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协调管 理型编辑和内容生产制作型编辑共同主导完成整个编辑流程。“如果说传统 的媒介编辑是‘单兵种’作战,那么在融合编辑室里面就是‘多兵种、海陆空’协 同作战。” 0融合媒体采编中心就如同整个融合媒体的“大脑”和枢纽,通过数字 化技术建立的信息分享系统好比有机体中的“神经网络”,能够以最迅捷的速度 将新闻信息汇聚到大脑,并在大脑中做出决断和调配整个融合媒体中的所有采 编资源。

总的来说,融合媒体采编中心在融合媒体中主要承担以下五项功能:

第一,对新闻信息的价值进行判断和筛选;

第二,根据新闻信息特点制定相应的报道策略;

第三,调配新闻报道所需的各项媒介资源;

第四,协调各媒体平台之间资源的相互协作;

第五,编辑完成新闻产品并提供给适当的媒介平台。

为了完成这五项功能,融合媒体采编中心的编辑也要进行相应职能分工。 在西方融合编辑室内,一般会将编辑分为协调管理型编辑和内容生产制作型编辑两种。协调管理型编辑又分为新闻流程编辑、资源管理编辑和故事生成编辑。 新闻流程编辑发挥着宏观管理融合媒体编辑室里的信息流动的作用;资源管理 编辑则相当于信息专家,具有高超的信息管理能力,负责全部档案、数据的收集、 分类和整理工作;故事生成编辑负责管理同一主题的多媒体信息流动。®最终 所有的信息汇聚到内容生产制作型编辑手中,生产成为适合不同类型媒体平台需要的媒介产品。

数字化媒介技术是新闻生产的精髓。在融合媒体新闻生产的整个过程中, 数字化媒介技术提供了所有融合得以实现的技术保障。从最基本的数字化办 公,到不同媒介的从业者.都在运用数字化设备来完成工作,进而数字化技术可 以将每个人的工作串联起来。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可以通过整个技术网络进 行共享;所有的新闻线索、新闻素材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分享;最终新闻产品编 辑、审稿、修改都通过网络完成。

如果将融合新闻采编中心比作整个融合媒体的大脑的话,那么数字化的媒 介就构建了这个媒介有机体的“血管网”与“神经网”。也就是说在整个新闻生产 流程中,数字化媒介技术都是融合新闻生产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可以说,融合 媒体中信息的顺畅流通,一方面是制度上的,另一方面就是技术上的。当然数字 化的媒介应用系统的开发更多的是软件工程师的工作,对于融合媒体从业者而 言,更多的是适应和掌握系统的应用。

3.媒介从业者能力的变迁

对于媒体的新闻从业者而言,融合媒体时代带来的最大变迁便是新闻从业 者的角色正在发生转变。如果以前人们按照文字记者、摄影记者、新闻主播等传 统角色对媒介从业者进行角色定位和职能划分的话,那么当下不同媒介角色之 间的差异在逐渐缩小,并正在呈现出彼此边界交集、范围模糊的特点。融合媒介 的从业者过去在一个岗位上可以用一项技能干一辈子,现在从事一项工作可能 需要具备多项采编技能,独自一人采访新闻之后,带回来的可能也不只是一篇文 字新闻稿,还有新闻摄影图片.新闻音像,发到微博微信上的花絮、感想等。

融合媒体时代对于新闻从业者的能力要求在不断提高,文字记者最好能够 替代摄影记者完成任务;摄像师最好能够顺便带回合适的新闻图片;甚至最好是 一名记者就可以应付报纸、电视、广播、网站的各项内容要求。因此,“全能记者” 的概念也就应运而生了,也被形象地称为“背包记者”(Backpack),或称之为“超 级记者” (Super Reporter).因为他们是掌握了多种媒介技能的具有综合素质的 新闻记者。这些全能型、高素质的超级记者的采访背包就像一个“百宝库”,背上 它就能独立作战,他们左手是摄像机,右手是照相机,胸口挂着手机,背包里还有 手提电脑、移动电源、录音笔、各种镜头、视频音频编辑设备、文件传输设备和生 活用品等。

融合媒体时代下从业者能力的变迁是一种必然。“全能记者”作为融合媒体 时代的全新产物,对于媒介从业者的能力提出了极高的挑战。这意味着记者不 但要写一手好文章,又要照片拍得好.还要音频、视频做得好.更重要的是,还要 能够根据不同媒介的要求来生产合适的稿件,应付这种挑战可谓是难上加难。 另一方面.“全能记者”不仅对记者的知识结构、传播技能有比较高的要求,而且对记者的身体素质和工作效率也有比较高的要求。一名“全能记者”一天起码要完成三到四篇稿件.其中有文字,有视频。这是平常记者工作量的三到四倍,每天工作时间都将在12小时以上,没有比较高的身体素质和工作效率是很难胜任的。因此,对于融合媒体中的新闻从业者而言,他们所面临的将是个人精神层 面和物质层面的综合素质和各种技能的全面提升,以及为适应融合媒体新闻生产的高质量、髙效率和髙压力在身体和心理上的磨炼和改变。

判断题

融合新闻生产中的不变与坚守

媒介融合给新闻生产带来了全方位的变化:从新闻采访报道到新闻产品的编辑加工,再到新闻产品本身;从新闻生产的流程到新闻机构的建设,再到新闻 从业者本身的角色与职能。这些变化都可谓是颠覆性的,但与此同时媒介融合 背景下的新闻生产又有很多不变和坚守,这既是融合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契 合点与共通之处,也是融合媒体未来发展的基石。

一、新闻专业主义视角中的新闻生产

“自新闻业产生以来,新闻报道范式(或者称报道方式)出现过几次重大的变革。这些报道范式至少包括如下几种:政党报业(观念新闻学)——客观新 闻业(信息新闻学)——解释性新闻报道——调查性报道——新新闻主义一 精确新闻学——亲近新闻学——公民新闻运动。”“这些报道范式的产生.是社 会对新闻活动的基本诉求和新闻行业内部运动的合力之产物。”“这些报道范 式的探索者都在回答一个基本的论题,那就是专业新闻工作者如何认识和符 号化再现其所观察到的客观事实,如何把握事实背后的真相,如何才能将真 实、精确、完整和深刻的新闻事实呈现于社会大众,以达到让公众对社会的变 化和运动的准确把握,以便于人们的社群生活,使得新闻可以真正起到社会瞭望者的功能。”

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来看,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媒体,采用何种新闻传播形态和新闻报道范式,其实都有着共同的职业理想和 职业操守。因此,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的新闻从业者,他们必须承担起 新闻传播职业的共同责任与义务,信守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专业主义。也正是有了这种基础,不同类型的新闻传播形态和新闻生产范式才能够形成有机统一、和谐完美的多元融合,才能形成协调统一、互动互助、共进共演的融合媒介群。

几十年来,虽然有关新闻专业主义的信念、伦理和规范的研究文献日有所增,但到了今天,新闻专业主义的含义从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一些学者强调 “客观性”和“追求真理”的职业理念,另有学者引人了“自由度”问题,也有不少学 者将“社会责任”看作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核心元素。有人认为,新闻专业主义 是一种职业意识形态(Occupational Ideology),也有学者视新闻专业主义为管理 者进行职业控制(Occupational Control)的话语策略。

陆晔和潘忠党将新闻专业主义的要素归纳为如下五方面:①传媒是社会的公器;②新闻从业者是社会的观察者、事实的报道者;③他们是信息流通的“把关 人”;④他们以时政科学的理念标准评判事物的真伪,服从于事实这一最高权威; ⑤他们受制于建立在上述原则之上的专业规范,接受专业社区的自律。

1.媒体是社会的公器

新闻传播媒介是一个具有专业主义(Professionalism)的职业意识形态(Oc­cupational Ideology),也是实行分工合作的庞大企业组织。这决定了新闻生产 必须服务于公众利益,具有无害性、公益性和正义性的特点,因而首先应“切忌损伤”,即无论如何都不应对公众或社会产生任何危害。媒体的任务不仅要报道、传播或劝服他人,而且要忠诚、负责地为公众利益去从事新闻生产活动,并要站在公众的立场,为公众着想,为公众说话,为公众谋利,为公众作全面、客观、公正的报道,不浮夸,不武断,不造谣.不干不体面的事情,不作见不得人的私人报道, 敢于同一切危害公众利益的人和行为进行斗争。

2.媒体人是信息传播者

传统媒体的传播者不仅决定着信息传播活动的存在和发展,而且决定着信息内容的质量和数量、流量和流向,决定着传播内容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影响。用新闻专业主义的眼光看,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的记者、主持人是专业的社会观察者、新闻报道者和舆论监督者,而不是某一利益集团的政治宣传员、商品推销者。“社会愈是进步文明,公众对传播者职业角色的期望往往也愈高、愈严格。在这种情况下,角色扮演者必须经过严格的职业教育.拥有一定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才能成为为社会所接受的职业传播者。同时,还必须依照社会所期望的那种标准进行信息传播活动,才能被认为是够格的职业传播者。” 媒体人不仅要有专业性.而且要享有作为专业传播者所应拥有的一般性权利和专业性权利,以及必须承担的契约性责任、社会性责任、法规性责任和国际性责任。

3.媒体人是信息“把关人”

主流媒体中的编辑、导播等作为信息的“把关人”,采纳或把关的基准是主流社会的新闻价值观念,而不是基于商业利益或个人因素的考量。“把关人”选择 新闻信息的价值尺度为:真实性、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在网络传播的语境下,这也决定了公众新闻、草根传播要想进人主流媒体必须通过电视、广播主持人、报纸版面编辑依据这些标准和时空因素进行“把关”和“过滤”, 甚至还要配发“筛选”后的“编者按”、新闻评论。即使某些个人因某种原因得以在广播电视媒体中充当“演讲者”“评论员”或“嘉宾”,在报刊中发表自己的言论或文章,也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筛选”的、具有代表性与专业性的少数人。普通公民依旧不能自由担当传统媒介记者、编辑的角色,不可能在传统媒体上任意发表自创的新闻或自我的观点。

4.新闻生产要用事实说话

新闻专业主义核心的理念,是强调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强调新闻媒介和新闻生产者的独立地位和独特作用。它要求新闻生产者以客观、真实、准确的态度或者说以时政科学的理念标准去报道事实,挖掘事实的真相,评判事物的真 伪,把事实的原生态展现在大众面前。以事实说话.尊重并服从事实这一最高权威,而不是臣服于任何政治权力或经济势力。用事实说话,即让思想观点或真相包含、内蕴在某个新闻事实中,受众通过阅听新闻事实,从中悟出、感知某种道理 和信息,这也是新闻生产的最基本方法。新闻生产要遵循新闻规律,重要新闻特 别是报纸头条新闻和电视重大新闻的选用标准,一定要提倡“短、实、新”,反对

“假、长、空”。在媒介融合时代,衡量新闻产品的质量不是看报道了多少事实,而是看传递了多少信息。因此,用事实说话,最重要的是用真实的、新鲜的、典型的事实传递出尽可能多的新的重要的信息。

S.新闻生产的规范与自律

新闻专业主义理论在争取新闻传播者的专业性权利的同时,也要求他们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法律规范、职业道德、媒介伦理和媒介自律的范围内从事新闻生产活动。世界上没有完全不受约束和规范的新闻生产自由。法律在保护新闻生产者权利的同时,也规定了他们应该遵守的法律和纪律,以及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新闻自律是他律的产物。新闻生产者新闻自律“只有由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人们的内在品德,才算是真正得到了实现” 。作为新闻生产者,他们应该主动地将规范性的文本内容内化为自己的内在新闻道德观念和操守,形成职业良心、职业荣誉心和职业品德甚至职业习惯,并用这些经过提纯和内化的新闻道德观念和操守支配自己的新闻生产活动。

二、融合新闻生产的基本原则

新闻生产的原则是从新闻生产者长期的新闻活动的经验和教训中提炼和袖取出来的具有本质特点、反映客观现实的准绳和铁则。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闻内容的时间和空间安排、媒介形态和传播符号的选择。过去我们在传统新闻生产中新闻专业主义信守的原则,同样也是媒介融合背景下今天新闻生产者和传播者必须遵守的原则。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融合新闻生产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

1.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是对新闻生产中的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的严格要求,即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一定要经得起事实的检验和比对。不论是传统的新闻生产还是融合时期的新闻生产,“真实性始终是新闻的生命,都是对新闻生产最起码的要求,也是最高要求,新闻必须真实,这是新闻工作的第一信条”®。融合新闻生产中的真实性原则,不能因为符号使用的多样化而影响对新闻事实的准确表述,也不能因为时效性的不断提高而影响对新闻内容材料的准确选择,更不能因为服务媒体的多样化而降低对新闻事实的准确认识和正确把握。一切新闻生产都必须如实地报道事实的真相,以事实为基础和依据来报道新闻,客观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融合新闻记者应该尽可能披露新闻信息来源及其采访收集方法.这样受众就能自己对新闻信息做出判断和评价。 在新闻生产中任何媒体的新闻生产者都不可以杜撰、歪曲或故意改变新闻事实. 必须保证新闻信息准确地传递给受众。新闻生产者一定要做到“眼勤、腿勤、耳 勤、手勤、脑勤”,必须深人新闻现场亲身采访,除求证一般性的事实外,原则上不采用电话、网络采访的手段。这是新闻生产与其他文化生产的根本性区别,也是全世界绝大多数新闻机构的共同承诺。

2.客观性原则

“对于新闻从业人员来说,所谓的客观报道是以一种公正、超然及不含成见的态度来报道新闻。”就是说,融合新闻生产者在报道叙述新闻事件时,不应该有任何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和主观判断的干扰,记者要完全中立、不偏颇、无偏见。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不夸大成绩,不掩饰问题,说真话,写实情,言之 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杜绝脱离实际、内容空洞的应景文章,不发一般性的 工作报道。客观性原则是在新闻生产的具体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也经受了社会 变迁和政治经济的种种考验。尽管客观性原则被西方新闻学者称为“只可无限 接近却永远无法达到”的目标,但作为一种新闻理想,它不仅对新闻生产者具有一定的激励和鼓舞作用.而且对新闻生产过程具有一定的规范和约束作用。因 此,新闻专业主义要求新闻生产者在新闻报道中坚持真实、客观、公正、平衡及不偏的原则,无疑有助于提高新闻媒体的可信性和权威性,提高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3.服务公众原则

对于传统媒体的新闻从业者而言,他们所担负的使命与社会责任,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维护公众利益。西方各国在制定传媒政策时,除了考虑国家安全因素外,都将公共利益原则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融合新闻生产需要对包括政府在内的许多机构和群体负责,但新闻记者必须谨记:要无偏无惧地提供真实客观的新闻,必须始终将对人民的忠诚放在首位。对人民忠诚是融合新闻媒体确立权威性和可信性的基础,也是获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保证。

公共利益的原则必然也应该承载于融合新闻生产之中.融合媒体与融合新闻生产者也必须将维护公众利益置于首位。首先,作为融合媒体的新闻生产者 “应该站在中立立场,客观地报道事实,反映观点,在公众中树立‘公正者’形象, 赢得公众信任”。其次,融合新闻媒体“应该摆脱外界干涉,摆脱来自政府、来 自广告商甚至公众的干涉;新闻媒介为实现4公众的知晓权’服务;新闻媒体探求 真理,反映真理;新闻媒介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再次,服务公众利益,也是 党报等主流媒体以人为本,坚守社会责任,在新闻报道中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 活、贴近群众”的具体体现。®新闻作品必须见人、见事、见细节、见情感,杜绝见物不见人、见人不见情的冷漠报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应该成为媒体提高服 务质量、改进新闻报道作风的重要标准。

4.自主独立原则

自主性与独立性是融合新闻生产的基本要求,是新闻可靠性的基石。精神和思想的自主与独立,是融合新闻记者必须保持的原则。当前伴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和媒介融合进程的加快,随着中国进人“传媒聚光灯”和“大众麦克风”的时代,新闻媒体获得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空间越来越大,融合新闻生产者的独立地位和独特作用也日益凸显。保持媒体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融合新闻媒体才能“迅速、真实、准确地告知或报告信息,及时对社会大众吹起警哨,积极发挥告知功能,成为社会的雷达,充分发挥媒介的议论和监督作用,用以监督政府、防止政府滥权”。’否则,媒介就会“在重大问题上有意无意地障碍性、痉挛性、过用性和麻痹性失声”,结果不是成为政治、经济控制和引诱的产物,就是沦为媒介自身工具性、过劳性和自保性的牺牲品。好在如今政府已经越来越自信,认识到保持媒体自主性和独立性有利于繁荣媒介文化,也有助于媒介办岀特色,是辅助执政的重要伙伴,所以要求“善待媒体”,主张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交往与联系,尊重媒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虚心接受媒体监督,主动为媒体提供信息服务,适应新媒体的特点,变封、堵、压为疏导、沟通和顺势而为,努力建立起良好的政府与媒体关系。

5.全面平衡原则

全面平衡原则不仅要求融合新闻生产在信息来源、采访手段、采访途径和采访对象等方面多样化、均衡化,还要求融合新闻生产在整体上能够反映不同的意见、态度和观点,并提供媒介时空让有关方面进行解释、评论、批评、分析和争论。 全面性和平衡性原则既是对融合新闻生产主体的要求,即价值公正,立场中立. 不偏不倚,不掺杂个人的主观因素,不故意歪曲事实,也是对被报道客体而言的, 即新闻报道要注意关注事件的方方面面、正反双方、大事小情.防止以一种真实 掩盖另一种真实,以某个真实的侧面遮蔽整个真实的事件。融合新闻生产不能由于某种个人感情夸大某些事件而忽视其他事件,也不能因为消极思维而过于偏重社会阴暗面,当然也不能盲目乐观而把这个社会描绘成人间天堂,更不要无意于重大新闻、热点问题和公共利益而执着于家长里短、鸡毛蒜皮。失去融合新闻生产的全面性和平衡性,也就失去了媒体的权威性和可信性,最终受到伤害的首先是媒体自身。

6.坚守主流价值观

在传播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中国媒体必须坚守主流价值观。中国主流价值观是被中华民族所认同和接受的对社会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12个词概括了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在新闻传播中,真实、客观、公正、平衡、正义都应该成为媒体主流价值观的核心 内容。在中国传统新闻学教育中,人们将其称之为新闻指导性原则。李良荣认 为:“我国的新闻事业指导性就是新闻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 法,用党的方针、政策来影响、指导受众的思想和行动,帮助受众明白形势,明辨是非,明确利弊,引导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共建四化大业。” 但是,融合新闻生产坚守主流价值观并不等于只承认一种价值观,不允许差异.价值公正,立场客观. 具有同一性、包容性和调适性,这也是和谐传播的主要特征。

三、融合新闻生产的责任和义务

世界上没有完全不受约束和规范的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法律在保护新闻 生产者权利的同时,也规定了他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迈克尔•埃默里等学者 曾经说过:“新闻记者们需要有人对他们的不足之处不时加以提醒。”他们认为,“在这个强权和实力的时代,在技术变革浪潮中工作的男男女女千万不要忘记,言论自由和写作自由绝不是牢靠的,绝不是确定的,它们随时有可能丧失。美联社社长兼总经理路易斯• D.博卡迪提醒新闻记者记住他们的权利和责任。他说,维护权利是与媒体的信誉相联系的。采集和传播信息的自由取决于一个社会的容忍程度。他对媒体管理者说,他们受到的商业压力在成倍增加,但是他们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保有公众的支持”。

要保有公众的支持,就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闻生产原则,要将维护新闻生产的权利与承担记者的社会责任两者有机统一起来,并寻求恰到好处的尺度和张力。任何过度的声张和操作,都可能伤害到媒介自身的信誉。即使在美国社会,如果媒介因违背新闻规律和原则导致信誉下降,那么法院、立法机构甚至制宪会议都可能制定新法律,最后的结果是媒介所依赖的公众可能转变方向,由原本支持的态度转向中立甚至反对的立场,导致媒介生存与发展的危机。

融合新闻生产还应尊重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道德准则,一切可能伤害不同国家和民族感情、引发民族纠纷或带来消极性后果的新闻都应在禁止之列。为了防范信息污染和道德败坏的现象,法律禁止制作和散布淫秽作品,禁止传播教唆犯罪的材料,反对传播为达到广告目的的新闻。为了保障公民的个人权利,法律禁止侵犯个人的隐私,禁止用不体面的方式粗暴地贬低个人的名誉和尊严,也不允许通过造谣中伤来破坏个人在社会上的威信,以及无中生有地对公民的行为加以公开指责。

当然,对丑行和毒害不加痛斥而保持沉默,也是不容许的和不负责任的。普罗霍罗夫认为:面对社会弊端和不良风气,记者“似乎既是侦察员,又是检察员,既是辩护人,又是审判员,何况又是在‘终审法庭’里当众审理‘案件’。因此,他所做出的‘判决’的特点应该是全面斟酌、准确无误。在作结论和评定时,有时甚至要小心谨慎,留有余地,摆出问题。新闻工作者无权做出仓促草率的、未经彻 底检查和无充分根据的评价和建议,无权做出片面的和尖刻的判断”。一句 话,融合新闻生产者应该真正地承担起保护社会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 和谐与人民团结的责任。

判断题

融合新闻生产的现状与发展

媒介融合不仅是传统媒体生存发展中的巨大挑战和严峻考验,也给传媒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一方面传统媒介的生产者们带着对未来的 迷茫、困惑与不安一步步走向融合,另一方面他们又在周围同事或评论者们的赞同、质疑或反对的声浪中试图坚守原有的地盘、保持传统的特色。至于传统媒介为什么要走向融合之路?媒介融合之后应该如何组织新闻生产?媒介融合语境 下的新闻生产和新闻产品应该具有怎样的特征和品质才能适应受众市场的需 求?许多媒体人并没有认真地思考过这些问题,只是仍然依靠“摸着石头过河”的经典教导摸黑前行。我们将在本章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和分析。

一、媒介融合的发展诉求

以往人们曾对媒介融合从定义、特点到结构、机制进行过许多有意义的描述 和分析。有人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来的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 势;有人认为,媒介融合就是一种当下呈现岀来的各种传统媒介与新媒介、传统 功能与新功能杂交混搭的媒介现象;也有人提醒人们,别被媒介融合的假象所迷 惑,主流媒体和传统媒体依然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它们依然会活得有滋有 味、有声有色。

1、传播媒介的纵向扫描

在传播学研究中,人们往往将以纸张作为信息载体,以印刷作为技术手段的报纸、杂志、图书等称为印刷媒体;将莫尔斯1844年发明电报之后涌现出的电 影、广播、电视等称为电子媒介;将互联网络诞生之后以数字化信息存储为介质称为网络媒介;还有类似保罗•莱文森所提出的以社交网络为代表的新新媒介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媒介融合就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互动与融合。按照媒介出现的先后顺序,可以将各种媒介划分为:第一媒介包括图书、报纸、杂志,第二媒介是广播,第三媒介为电视,互联网则被称为第四媒介,移动网络被称为第五媒介。于是互联网产生之前人类用来传播信息的媒介都是传统媒体,而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则属于新媒介范畴。以往任何一种新的媒介形式的出现,都必然带来对过去媒介形式的冲击和挑战,随之就会出现相互包容、相互借鉴、相互利用的合作态势。因此,新媒介的出现对于旧媒介来说,并非只是一种简单的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竞合关系。

从人类传播的历史进程来看,人类已经经历了五次传播技术的革命。大约经历140万年的演化,人类在第一次传播革命中学会和掌握语言沟通的技巧;经历了大约9. 65万年发展变化,人类在第二次传播革命中开始掌握了文字传播符号;又经历4000年的进化,人类在第三次传播革命中从文字传播跨人了印刷传播的时代;在第四次传播革命中,人类从印刷媒介传播跃进到电子媒介传播仅用了 1200年;而电子媒介传播发展到如今的网络媒介传播,人类第五次传播革命只用了 100年时间。人类传播技术的革命性变化,在时间演进上呈现出越来越快的发展趋势;在形态上则呈现出相互叠加的发展状态,传播符号、传播媒介和传播技术始终呈叠加状态发展。也就是说,“人类在旧的传播革命中所使用的传播手段不会被随之抛弃,而总是以一种新的面貌又出现在新的传播活动之 中”。因为,文字传播没有淘汰语言传播,电子传播并不排斥印刷传播,而网络 传播也可以和其他传播形式之间既存在相互竞争关系,又存在相互借鉴、相互协 调、共同发展的机会。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介也感受到了生存发展的危机与压力,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机遇与活路,主动寻求同以网络传播为代表的新媒介的合作。媒介融合和媒介竞合不是单向度的行为,而是双向度的智慧。

新媒体的快速成长,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传统媒介生存和发展的角度讲,在同新媒体的竞争中,为了避免被边缘化,也为了创造双赢格局,其发展战略应该是: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与其被动合并,不如主动融合。传统媒体的“全媒体”化或融合化是必然走向,同时,由于媒体分众化时代的到来和深度 发展,单一媒体的受众具有局限性。尽管当下传统媒体依旧占据着信息发布的权威性、专业性和品牌影响力,构建起了较为坚实的发展基础。

但是,媒体发展必须居安思危,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何况现实也有其紧迫性和必要性。因此,传统媒体借助现有专业资源和品牌优势进行新媒体业务尝试,积极寻求能与传统媒体实现资源互补,具有更强大的技术平台,更具有用户黏性的客户端,拥有更专业的内容,以及更庞大的主流人群覆盖或杀手级应用的网络、公司合作,并通过合作、自建、兼并等方式,构建强大的全媒体渠道群,这既是所有传统媒体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也是传统媒体避免被边缘化和加长发展 “短板”的新思维。

2、传统媒介的严峻现实

人类的每一次传播革命都是为了突破前一种或几种传播技术的缺陷而产生的。就如同语言使得人类个体的经验得以交流,但不能留存后世;文字使得人类的信息得以留存,但缺乏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印刷的出现打破了知识和信息的垄断.但是在时效性和生动性方面有其缺陷;广播影视突破了人类信息传播在空间与时间上的界限,但又不能兼容印刷媒介的特点和优势;网络媒介的发展一方面兼容了传统媒介的优势和特点,另一方面也让传统媒介的缺点暴露无遗,现实非常严峻。

1.时效性:印刷媒介无法克服的缺点

印刷媒介除了读者量有限之外,其最大的不足就是缺乏时效性。印刷媒介有其固定的生产周期,以生产效率最高也最为成熟的报纸为例,从新闻采集、编排到印刷、投递,这个过程少说也要经历三到四个小时。当然这还是特别重大新闻报道,面对一般价值的新闻信息和常规的岀版流程,只有那些版面中“幸运的 信息”可以在经过一天的生产加工后,被送到读者的面前。事实上,这还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直至工业化和印刷术日趋成熟的今天才实现的。在]7世纪,作为近代报纸标志的定期印刷报纸的周期一般都在一周以上,然而即便如此,在那个时代报纸已是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最高效途径。今天的杂志和图书等印刷媒介,生产周期通常在一周以上。

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的出现使得时效性成了印刷媒介在竞争中的最大劣势,成了它几乎永远无法克服的缺点。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的记者可以在新闻事件发生的同时即生产新闻和传播新闻,可以在获得新闻信息的几秒钟内发布出去,甚至进行现场直播,这是印刷媒介无法企及的。时效性是印刷媒介的先天不足和劣势,当然我们也可以说印刷媒介的优势和长处并不在于时效性,而在于深刻性、知识性和恒久性。纸张价格低廉、轻薄便携,便于随意选择、随时阅读、 随时丢弃,不造成任何负担;文字则相对抽象,适合作者深度挖掘、高度抽象、精细打磨,适宜读者细细品读。同时,数千年的纸张生产、印刷技术使得印刷媒介上的信息易于长期保存。

2.线性传播:广播发展的短腿

声音是广播媒介传播的唯一符号,其不仅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新闻时效性强的优点,而且信息内容不受文化程度的限制,可以毫无限制地普及到社会各个阶层,具有通俗性、易懂性的特点。对于很多中老年人而言,广播就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广播还被称为“背景媒介”,也就是说人们在收听广播时,完全可以“一心两用”,一边干自己的工作,一边听广播音乐、 新闻节目等。正是因为“背景媒介”具有这样的优点,在中国迈入汽车社会之后, 广播便成了广大“有车族”上下班途中的一种精神享受,使得汽车广播获得飞速 发展。

但是,面对网络媒介,线性传播的广播也有其稍纵即逝、传播方式单一等不足之处。广播的音频信号的传播是线性的,受众选择频道之后只能按照这个频道时间顺序来进行收听,不能在这个频道随意选择收听已经过去的或其他的内容。这就是广播在线性传播中的局限性,受众对时间和内容的选择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收听时稍纵即逝、过耳不留,错过了收听时间又无法重播。而网络媒介则不同,受众不仅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而且在没有听清的情况下,可以反复重听,可以在离开的时候选择暂停,甚至跳过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同时,只要选择的是单纯音频类的信息,同样也可以获得背景媒介的收听效果。此外,传统广播一般以城市为中心覆盖,不仅覆盖范围有限,而且一个城市与另一个城市之间波段频率全不相同。因此,在卫星数字广播普及之前,广播的地域性特点和覆盖边界非常明显。

3.并不完美的电视媒介

电视将声音和画面合二为一,引发了轰动性的效果,也改变了几代人的生活习惯。从黑白到彩色,从无线到有线,从大屏幕到高清晰,不仅在画质声效上电视媒体至今仍在不断地取得突破.同时在人口覆盖范围上也几乎达到了彻底的普及水平。电视的传播模式不受时间、空间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营造出的视听效果也是栩栩如生,如身临其境。

然而,与网络媒体相比电视同样不是完美的。电视传播也是稍纵即逝,信息储存性差,记录不便,难以査询。电视较广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没有克服广播线性传播的弱点。电视观众为了自己心爱的节目也只能选择在电视机前苦等,而一旦错过收看时段,要么放弃.要么等待重播。同时,电视和其他传统媒介一样,很难和受众形成真正的互动。许多电视节目在播出的时候已经录制完成了, 想在播出时与受众互动显然是不可能的。直播的电视节目一般又比较紧凑,且电视屏幕前谁正在收看,谁已经离开,电视台、主持人根本无从知晓。而网络媒介则不同,不仅受众收听收看的内容非常明确.而且可以通过IP地址确定受众的位置,受众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甚至在播出的同时就可以通过展开各种各样的讨论,明确了解受众对播出内容的直观反馈。

除此之外,同传统媒介相比,网络媒介在内容的丰富程度上拥有优势,虽然很多内容都来源于传统媒介,但网络媒介可以将不同国家、区域的不同媒介、不同时间段的信息都集中于一网.置于“云端”,形成极其庞大的信息数据库,向受众提供丰富的内容选择。

3、传统媒介的发展瓶颈

任何事物都有优缺点,传统媒介在发展中的软肋和暴露岀的弱点,主要是技 术层面的,因此并未构成传统媒介选择融合的根本原因。长期立足于媒介市场 的固有发展模式,不愿进行大胆改革创新,才使得传统媒介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 遇到了“瓶颈”。这些“瓶颈”不仅限制了传统媒介的继续发展,而且迫使传统媒 介让出部分固有地盘,最终做出与网络新媒介融合的决策。因此,在媒介融合的 背景下,传统媒介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挑战和竞争,而是改革和创新。晚到总比 不到强.晚改总比不改强。传统媒介应该通过积极主动的媒介融合和网络合作. 与网络和新媒介共同贏取未来。

1.缺乏潜力的“红海”

传统媒介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信息生产者和供应者的优越地位,并通过血腥、残酷的竞争形成了强大的行业优势和品牌优势。广阔的信息采集 渠道,专业化的采编团队,标准化的生产和传播流程,长期积淀的文化品牌形象,以及相对稳定、忠诚的受众群体,这些都使得传统媒介市场已经成为成熟度极高的“红海”市场。以报纸行业为例,在2 0世纪9 0年代中期,全国范围兴起了一股创办都市报的热潮,一时间几乎全国各大中型城市都开始创办都市报.蕴含着丰富利润的一块“蓝海”市场被激活和开发了出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和相对极少的竞争压力,使得初期进人市场“跑马圈地”的报业集团都赚得盆盈钵满。

然而,“时过境迁,人们惊奇地发现,近几年来,已经很少有新的报纸创刊,每个城市报纸的数量和名称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5年前有几份报纸.5年后依然 还是那几份。这说明,报业竞争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没有多少东西留给新创刊 的报纸”®。随着传统媒介市场空间越来越拥挤,媒介利润和增长的前途也越来越黯淡。传统媒介的竞争者已经打得头破血流,媒介市场残酷的竞争使得“红海”更加鲜血淋漓,让人生畏。

同报纸行业一样,广播电视也面临着相同的“红海”困境。截至2010年底,全国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已达97. 06% ®虽然在绝对数量上中国的广播台并不算多,但是中国的广播主要集中在各大城市,一个中心城市往往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广播频道在相互争夺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电视行业虽然不断在屏幕尺寸、视听效果上突破,但也早已过了发展的黄金期。“早在1995年发达国家的电视覆盖率就已经达到了 95%以上,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更是高达99%。”到 2011年底,得益于2008年的“村村通”工程建设,电视人口覆盖率也达到 97.82%。—轮突飞猛进的发展之后,原本代表着尚有新的市场开发空间、利润增长空间和需求空间的“蓝海”已经转变为成熟的“红海”,竞争日趋激烈,利润 不断下降,开发的潜力也逐渐丧失。

2.跨越地域的探求

中国传统媒介管理的体制特征和地理因素,导致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明显的地理特征和地域划分。尤其是报纸行业与广播行业.由于采编、印刷、投递等时间因素影响.以及受众对于本地新闻的需求,绝大多数报纸都是以大中型城市为中心向周边中小城市、乡村辐射型扩散。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城市的人口规模、经济总量等.都不可能持续增长,导致报纸媒介在突飞猛进的增长之后很快面临区域发展和人口增长的瓶颈,报纸的发行量和覆盖范围已经接近最高上限。

与此同时,在版面、印刷成本、发行量、广告收人之间的最佳平衡点,也决定了如果在广告量不大幅提升的情况下,印刷媒介一味地扩大发行也是得不偿失。 另外,对印刷媒介而言,跨区域的发展谈何容易,将媒体的商业触角伸到外地,意 味着要与另一个成熟市场中的佼佼者重新分割市场,面临的不仅有创办初期的巨大投人和当地媒体的集体反抗.还可能有来自地方的保护主义、地方政府的阻力和当地的排外情绪等。

相对而言,广播电视媒介面临的地域性发展的问题似乎要小一些,卫星电视信号显然可以帮助省级卫视轻松突破区域的界限,覆盖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受众。但是,对于广播电视而言,全国性与地域性不是信号覆盖范围这么简单,是否能够拥有全国性的品牌形象,是否能够有全国范围内高收视率的电视节目,才是关键。以某些著名省级卫视为例,一旦某档娱乐节目在全国范围收视率飙升,广告收人马上就直逼国家级媒体;一旦娱乐节目人气不在,广告收人下降,又旋即掉人冰窟被打回原形。

可见,电视媒介的跨区域发展也不是两三档成功节目可以完成的使命,这是整个电视台的战略转型,要挑战的也不仅是全国区域间的其他竞争对手,还有各区域内观众的收视习惯,有时过度讨好其他区域的观众还有可能因此失去本区域观众和广告商的支持,“图钱”的“前途”可谓凶险。

3.多元化经营的尝试

在媒介市场的竞争中,传统媒介不仅形成了媒体的品牌形象、权威性、公信力等无形资产,也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经验和大量资源优势,其中既包括传统媒介从经营中积累的资金优势,信息生产主导地位所建立起的信息资本优势,也包括与受众信息沟通所占有的渠道优势,与广告主建立的良好协作关系等。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无形资产和资源优势,开展多元化经营,扩大资产收益,其实是中国传统媒介长期以来的着力点。媒介经营管理专家罗伯特•皮卡特教授认为,传媒集团的多元化经营是“传媒集团平衡市场收益风险,加强不同产品和服务之间的联系,促进企业比那些专注于单一产品和服务的企业更快速成长,并确保企业不受某一产业、某一地区的经济周期限制的战略行为”®。这也是传统媒介打破“红海”宿命的一种方法。

媒介经营仅仅停留在内容层面是不够的,必须考虑多元化经营、跨行业发展,思考怎么通过兼并发展壮大。媒介多元化经营需要运用“蓝海战略”,一方面积极探索没有被开发的差异化市场,以及消费者还没被满足的需求,另一方面要慎重选择主业经营之外的其他相关业态,如此才能克服行业、地域等因素对媒介企业造成的限制,开创无往不胜的商机。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是开展多元化经营的成功范例。第一.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了新干线投资公司,专门进行资本运作;第二,积极参与房地产投资开发;第三,投资或兼并了央视财经电视频道、两家杂志社和一家出版社;第四,2012年斥资32亿元收购边锋浩方网络平台,提出了 2013年是浙报集团的“全媒体元年”口号。还有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湖北日报报业集团等也在多元化经营方面做出了初步尝试,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4、传统媒介的生存危机

面对新媒介的激烈竞争.有人将传统媒介的命运比喻为温水煮青蛙:当你把青蛙放人水中后缓慢地升高水温,直至水沸腾,青蛙不会跳出来。这是因为青蛙的神经系统无法感知到水温的微小变化。如今,比喻正在变成现实。不过,传统媒介比青蛙要稍微敏感些。不论是学界还是业界,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那就是衰退并不是传媒业唯一的故事,互联网的确破坏了很多媒体的生存空间,但它也引领了一些新兴媒体的成长。换句话说,传统媒介的生存危机也造就了不少新的媒体“英雄”,走向媒介融合是传统媒体发展图存的必由之路。

普遍的观点认为,进人网络时代后,受众的接受习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断增长的网民人数和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技术将不断蚕食传统媒介的生存发展空间,传统媒体如果不能适时地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必然遭到淘汰。这些关于传统媒体即将遭遇“寒冬”的言论,并非空穴来风。西方传统媒介倒闭的消息接踵而至,中国传统媒介遭遇受众减少、市场萎缩的打击,广告主也开始动摇并转向炙手可热的新媒体市场,传统媒介不得不严肃地面对新媒体的挑战,思考如何培养新的媒介发展生长点,考虑如何进人新媒体市场.通过媒介融合发展壮大等现实问题。

1.西方传统媒介的衰败

网络新媒体冲击传统媒体的消息首先来自美国,20世纪90年代逐渐壮大的网络媒介就已经开始颠覆美国的报纸行业,网络新媒体改变了受众获取信息的习惯,并逐步开始瓜分传统媒介的广告市场。裁员、倒闭、出售,过去的十年间,美国传统媒介不断在向世界传递着传统媒介的“坏消息”。2008年12月8 日,创始于1847年、拥有《洛杉肌时报》《芝加哥论坛报M巴尔的摩太阳报》等10 家日报和23家广播电视台的美国第二大报业集团论坛报公司(Tribune Co.)宣布申请破产保护。目前,美国越来越多的报纸已经或正打算退出日报业务,或者削减其纸质版出版的天数。享有盛誉的《费城问询者报》6年内换了 5个东家。

0401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生产

尽管《纽约时报》的数字版订阅情况不错,但它正在冻结养老金、削减医保金和增 加工作时间等方面同工会做斗争。因此,即使日后的传统新闻业发展趋于稳定, 也不可能恢复到2005年以前的那种高收益时代了。除了传统媒体纷纷破产的 消息之外,还有不少传统媒介陷人困境难以为继,不得不放弃传统报纸转而选择 向网络进军,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塔克森市民报》《安阿伯新闻报》及拥有146年历史的《西雅图邮讯报》等为代表的一批报纸都在2009年放弃发行印刷版,只保留网络版。

传统媒介的困难并不仅限于美国,事实上西方发达国家都在经历着一场传统媒介的沦陷。“老牌报业大国英国,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已有 70%的地方报纸倒闭,80多家报纸裁员和‘瘦身’,报业几乎成了减薪、裁员的代名词。”®2012年,经济相对较好的德国传统纸质媒介也开始经历联邦德国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倒闭潮。《法兰克福论坛报》《德国金融时报》《纽伦堡晚报》三家有影响力的报纸在一个月之内连续宣告破产,造成上千人失业。德国是欧洲报纸出版及发行量最多的国家。据德国报纸出版人协会统计,该国市场现有日报 347份,加上26份周报及6份星期日周刊,总发行量高达2400万份。不过目前印刷媒介的广告来源已严重萎缩,传统报纸的转型却还没有跟上。

虽然,身处中国内地的传统媒介至今依然没有强烈地感受到网络新媒体的冲击,它们依然占据庞大的受众市场,依然是广告商炙手可热的争夺焦点。但是,危机在逐渐逼近,煮青蛙的水温在缓慢上升,网络新媒体直接影响和作用的新生代受众群体正在成为新媒体消费的主力军,当他们的时代来临时,也许传统媒介的历史会翻过一页。

2.受众在减少,市场在萎缩

受众的减少与市场的萎缩是传统媒介所面临的现实压力。全球范围内报纸销量持续低迷,读者数量逐年减少。“2006年美国报业协会对700多种日报的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日报的平均发行量由一年前的4660万份减少到了4540万份。610种报纸的周日版的发行量为4850万份,下滑了3.1%。”®据网络信息,到了2008年,美国500份主要报纸的发行量下滑更为严重,比2007年下降了约10%。下跌最多的是《亚特兰大宪章报》,高达13%以上。到了 2010年,美国报刊发行量的跌幅依然在5%〜10%之间徘徊。随着整个传统报纸阅读市场急剧萎缩,传统印刷媒介急于拓展自己的网上业务。美联社纽约2013年4月30曰电,据美国媒体核查联盟(AAM)发布的报告,在过去的一年里,美国593 家报纸的总发行量(包括纸质版和数字版〉比一年前下降0. 7%,接受调査的519 家报纸的周日版发行量下降了 1.4%,包括智能型手机和平板电脑在内的报纸 数字版占到美国日报总发行量的19. 3%,而2012年是14.2%。以《纽约时报》 《今日美国》《华尔街日报》为代表的一批美国传统大报,网上发行量都已经开始 逐渐形成规模,其中《今日美国》电子版订阅量达807026份,一举超过传统印刷 版的779731份。

与报纸发行量逐年递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报纸网站的访问量在逐年递增。美国报业协会的调查称,尽管很多报纸网站开始收费,但是,报纸网站的日平均访问量较2010年同期增加了21%,综合浏览量增加了10%,与此同时人们花在报纸网站上的总浏览时间增加了11%,来自独立IP地址的访客人数增加了 9%。

当然受到冲击的并不仅仅是印刷媒介,传统电视也受到了网络新媒体的冲击,IPTV和视频网站的崛起使得传统电视也感到生存环境危机四伏。2009年重庆广电集团总裁李晓执在“两会”期间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就坦言:“电视数字化、网络视频和卫星直播等因素将分流传统电视50%的受众,对电视产业的冲击相当大,其中网络视频将分流12%〜15%的电视受众。”® —份艾瑞2012年 5月发布的关于电视行业的调查报告显示,电视的总体收视环境正在发生质变,仅北京地区有线电视用户的开机率就从70%下降到了不足30%,大多数的观众已经或正在把他们的视线和兴趣转移到网络视频上去。

面对网络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介中唯有广播媒体相对轻松。“20世纪90 年代以前的广播以宣为主,很少考虑广告经营,因此,广播被边缘化,被称为4弱势媒体’,并开始走下坡路。2003年是广播的拐点,不仅连续数年广告收人维持两位数的增长,广告增长率跃升至各大媒体之首,并且一举成为‘受众欢迎 的媒体’。”广播媒介的异军突起,一方面是中国广播人不懈努力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车族”崛起,广播适时顺应了听众的收听习惯和内容转向。

3.广告增长放缓,新媒体高歌猛进

由于媒体发生的变化,特别是受众流失与市场萎缩导致传统媒介的广告业务增长放缓甚至出现滑坡,一直由广告支撑的报纸、广播、电视新闻业模式可能永久地改变了,这意味着未来新闻生产必须节约和降低成本。换句话说,传统媒介已经没法继续保留或恢复过去许多年一直由广告支撑的新闻生产和运营模式。

美国报业协会一组数据显示,自2005年以来,美国报纸的广告收人减半,现在只有1984年的水平。该协会2011年的报告中显示报纸行业的广告收人结果仍然不理想,报纸广告总收人下降了 7%,而其中印刷版本广告更是同比下降了9.2%。其原因正是网络新媒体正在逐渐侵占传统媒介的广告市场份额。据人民网报道,“谷歌2011年营收379亿美元,相比之下,整个美国报纸行业总营收仅为340亿美元。由于美国报纸行业发行量及广告业务营收减少以及谷歌广告业务营收的增加.使得谷歌去年营收超越整个美国报纸行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势头,中国媒介经营和广告收人也始终同经济发展的步调一致。因此,同美国印刷媒介广告收人大幅下滑相比,中国印刷媒介的经营情况有所不同,它不但在发行量上依然呈现增长势头,而且在广告收人上依然处于媒介行业的中流砥柱的位置。2011年上半年,报纸广告为523亿元,同比增长率为13. 2%,都市报为443亿元,同比增长率高于报纸的总体增长,为14.23%。印刷媒介创下如此好的广告业绩,这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直接相关,而其中房地产与汽车两个区域消费特征明显的行业为印刷媒介广告贡献占到近五成。同样,中国国内的电视与广播媒介,虽然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和蚕食,但仍然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率,并且电视依然是最大的广告细分市场。

同国外传统媒介广告增长放缓甚至下滑相比.中国传统媒介基本每年两位数的广告收人增长可谓“喜人”,但是如果与网络新媒体的广告增长率相比或许 只能算是“还过得去”。2012年在全球传统媒介广告收人普遍下滑的大背景下,美国互动广告局(Interactive Advertising Bureau, IAB)宣布,2012年第一季度全球互联网广告收入创下新高,达到84亿美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长了 15%。而预测中国2012年互联网广告收人将接近800亿元,收人增速54. 7%,远远超过传统媒介10%左右的增速水平。“根据上市公司2012年第一季度财报,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百度和凤凰新媒体的广告经营额之和约为9.45亿美元,同比增长59.49%。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总裁胡延平在第十届亚洲传媒论坛上指出,2012年,百度的营业额与央视的营业额持平。2012年中国互联网的广告营销市场总体规模突破700亿元,而电视的规模约为1000亿元。胡延平预测,2014年底互联网的广告营收会超越电视,将成为第一媒体。”

按照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近年来中国广告市场经营额的增长率基本维持在10%左右,传统媒介的广告增长率也基本维持在10%上下,而互联网广告的增长率则连续几年都超过50%,在这个广告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也在不断加大。 虽然,这其中有网络广告发展较晚、起点较低的客观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 新媒体这种凌厉的上升势头,总有一天会直接威胁到中国传统媒介的生存。居安思危、提前谋划应该是当下中国传统媒介的必然选择。

二、融合新闻生产发展的四种态势

在世界范围内,传统媒介与网络新媒体的融合趋势愈演愈烈。先进的新媒介技术应用给传统媒介形态带来巨大影响的同时,也对传统的新闻生产的机制和模式带来巨大冲击。如何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利用数字技术不仅改善媒介形态、优化传播效果,而且生产出高品质的适应受众需要的融合新闻作品,成为新闻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事实上,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生产,也充分体现了传统媒介改革者们的勇气、智慧与创新。

传统媒介与网络新媒体走向融合并共同成立合资公司的出发点是优势互补:设计网络世界蓝图和搭建新媒体骨架的“工程师们”擅长设计和建筑,但不会造血;而能够让传播世界充满生气和活力的一定是丰富多彩的内容,传统媒介是大量原创内容的所有者和生产者,但不擅长设计和建筑。基于这种共进互动和 需求互补的关系,也是内容和渠道的关系,走媒介融合是必由之路,于是商品经济适用的“供求法则”再次发挥了作用。在这个过程之中,新鲜的创意将会不断涌现。

1、“界面”的多样化

所谓“界面”,是指一切物体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而信息科学领域的界面是指两种或多种信息源面对面的交汇处。在媒体信息传播领域,我们可以将 “界面”界定为:“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关系赖以建立和维系的接触面,包括呈现信息的物质载体的硬件(硬界面)和支撑信息系统运行的软件(软界面)。”譬如,在传统媒介时期如果纸张是对于信息的物质载体的硬界面,那么对于文字语言信息的编码模式则成为支撑传统信息传播系统运行的软界面。

随着媒介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介领域的“界面”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纸张到收音机,到电视,再到个人电脑,以及移动化的各种智能设备,数字化技术和互联 网络的诞生使得媒介领域的“界面”变得越发多样化。

融合媒体新闻生产首先面对的就是“界面”的变化和创新,针对不同的“界面”和不同的受众生产不同的内容。近几年来,传统媒介受新媒体竞争冲击.也在积极地利用新媒体、借用新媒体、发展新媒体。中国传统媒介创造和使用了很多新媒体形态,如报纸网站、报纸电子报、手机报、有声报纸、3D报纸、iPhone、 iPad终端、电子阅读器、LED显示屏、微博、城市通等。这些新媒体形态大多没有成熟的盈利模式,更多的是在尝试,在“玩票”,有失败也有成功,其运作情况备 受关注。

1.报纸网站和报纸电子版

这是印刷媒介进行融合新闻生产的最早尝试。1995年《中国贸易报》开了 中国报纸触网发展的先河,随后众多的报刊也开始纷纷跟进建立起了自己的报 纸网站。作为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晚报,《扬子晚报》也从过去单一的报纸发行转 向报网建设、微博平台拓展、全媒体等多元运作方式,其数字化的转型策略也为 国内其他报业转型提供了一些借鉴。

报纸的内容加上网络的速度对于报纸网站而言条件可谓是得天独厚,甚至 可以说是传统媒介转型极具优势的重要阵地。但是,多年来报纸网站的发展始 终处于停滞状态,缺乏特色,没有生机和活力。报纸网站的新闻生产无非是将纸 质版的内容拷贝到网站上,简单的复制加上粗陋的排版,“界面”缺乏丰富的附加 功能和链接内容,网站的影响力极为有限,远不如那些门户网站来得风生水起。

同样,报纸电子版更是将传统报纸原封不动地搬上网络,虽然保持了传统报 纸的原内容.却忽视了网络媒介受众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感受,一块不大的屏幕每 天上传几十个上百个版面的当天报纸,别说界面的美感了,完成正常的阅读都 困难。

2.手机报

手机报就是将传统媒介的新闻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彩信手机上,手机用户可以阅读短信新闻、彩图、动漫的信息内容。手机报是印刷媒介新闻生产的另一种创新,2004年7月1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与手机用户见面,开创了中国乃至全球第一份手机报。2005年,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启动国内首张省级手机报——《浙江手机报》。2005年9月1日,《华西都市报》推出《华西手机报》。随后,手机报在全国报业领域全面铺开。2005年9月27日,《华西手机报》声讯版正式开通上线,成为中国第一张能听的报纸。伴随着中国移动手机用户人数越来越多,手机的媒介功能也逐渐开始显现,受众开始通过手机获取新闻,因而手机报也被誉为“拇指媒体”。

具体来说,手机报已经成为传统报业继创办网络版、兴办网站之后,跻身电子媒介的又一举措,是报业开发新媒体的一种特殊方式。跻身手机报市场的并不仅仅是传统印刷媒介,电视、广播等一些掌握内容资源的媒介也都有不少进人手机报领域。在新闻生产方面,手机报的内容产品与传统媒介的内容产品完全不同,受限于手机屏幕和网络信息发送费用,手机报信息更为简短、 更为精细,也更具有针对性。微博和微信也可以看作手机报的一种变体、延伸 或创新。

3.有声报纸

有声报纸依托于报业网站,在网络上以声音或视频的形式来呈现报纸的内容,让报纸不但可以看而且可以听。2006年《合肥晚报》联手中国科技大学讯飞公司,在全国首次推出有声报纸。读者只要登录合肥晚报网,下载“有声报纸”客 户端,就可以通过自己电脑的麦克风来“听”新闻了。读者变成听众后,不但可以 选择自己要听的报纸内容,而且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声音:男声、女声、普通话、 广东话,甚至还可以选择背景音乐。2006年12月20日,沈阳日报报业集团的门户网站沈阳网开通的时候,借助天骄网络音视频发布系统开始了“视听报纸” 的尝试,既在原有的数字报纸上增加了视频栏,也开通了专门的视频网站。2007 年3月8日,江西日报社推岀了一个更有趣的有声报纸《江西语音报》。2007年 8月1日,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的中国宁波网推出“视听报纸”——《Bo播报》。这一创新形式的出现立即被人们称为“集报纸、电台和互联网三家之长,完成了新闻传播方式的一次技术革命”。

但是,人们不禁要问:“有声报纸插上‘翅膀’后能飞吗?”答案是:“有翅膀的 报纸没能飞起来。”因为,有声报纸在传播的内容、形式并没有发生实质性转变的情况下,简单地将新闻转换成为声音,反倒使新闻接收更复杂、更烦琐了,受众流 失导致有声报纸停办是必然的。

4.电子纸与平板电脑

“电子纸的想法其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由全录公司所属的帕洛亚托研究中心(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PARC)的研究员尼克.薛立登(Nick) 率先提出。”①电子纸(Electronic Papers)是一种以纸为印刷品、以液晶为电子显示器的超低能耗的新型平面监视器。自电子阅读器Kindle被美国亚马逊书店推出以来,电子纸产品在市场上的火热程度逐渐加深。电子书其实就是电子纸的缩影和前身。电子纸与我们常见的一般纤维纸不同,由一种包含“微小球体” 的“导电高分子”材料构成,其外表、特性同平时使用的纸张一样.具有柔软和可重复显示资料的特点。电子纸不会像电视一样发光,而是利用纸质的反射性显示内容,从而耗电更低、更加节能,电池也更轻;电子纸发光的最小化使得眼睛不易疲劳,而且在日光下也能阅读。电子纸特有的纸张一样的阅读质感和轻薄便 携、节能环保的特点,让许多人欣喜,但苦于功能单一、价格不菲,在推广上始终未能普及。

平板电脑是一款介于笔记本和iPhone之间的产品。不过,平板电脑的上市将改变iPhone的市场。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界面则不同,堪比个人电脑的性能和硬件厂商的大力推广使得平板电脑成为媒体热衷的新“界面”。平板电脑还能够成为一款高端电子阅读器,为用户提供电子书、报纸、杂志和便携网络电视,不过这一点将使它成为电子书的潜在威胁者。从2010年开始,国内各大媒体陆续在iPad的安卓平台大展拳脚。“2010年1月27日苹果公司发布了 iPad平板电脑后,首先是英美纸媒,默多克新闻集团旗下的《华尔街日报》《泰晤士报》等报纸都开发了 iPad应用程序,《纽约时报》《今日美国》也紧随其后。”国内知名媒体《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等也纷纷推出iPad版新闻应用。

据外媒报道,在2012年底CES的展会上,英特尔联合Plastic Logic公司、 女王大学研发和展出的是采用电子纸作为显示屏的柔性平板电脑PaperTab, 成为最受瞩目的产品之一。PaperTab样品尺寸是10. 7英寸,看起来极其轻 薄,拿在手中就像一张报纸,可以弯折约30度使用,还能通过弯曲等动作完成一些特定功能和操作,比如翻页效果。英特尔科学家莱恩•布洛特曼预测,这项技术将在5到10年内普及,“到那时,大多数电脑看起来就如同一张张会变 色的纸张”。

5.网络广播.网络电视

传统广播电视网络化延伸的产物就是网络广播、网络电视。与传统印刷媒介见缝插针式的不断尝试相比,广播电视的融合只是将自己的频道搬上了网络。 受众依然可以像传统电视一样根据频道来接收信息,唯一的不同是“界面”发生了变化。任何个人电脑、智能设备只要安装了相应的客户端就可以收听、收看数字广播电视节目。同样,任何个人只要拥有一些简单的设备就可以创建自己的网络广播“台”和网络电视“台”。

网络广播是传统媒介新媒体化、网络传播多形态化的重要体现。对传统广播而言,网络广播是其功能的补充和延伸,两者是一种互动互助、协调合作关系。 1995年4月,位于美国西雅图的“进步网络”(Progressive Networks)在其网页上放置了一个Real Audio System的试用版软件,提供“随选音效”(Audio On demand)服务,这标志着网络广播的诞生。1997年3月18日,上海东方广播电台《梦晓时间》节目新开设的东广信息网与“瀛海威时空”合作,开创我国网络广播之先河。如今,网络广播越来越多,其数量正在呈几何级数增长,与此相随, NKNet Jockey,网络广播主持)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NJ —般集采、编、播 于一体,在网络上无地域局限性地向全球推岀动漫、歌曲、游戏、英语、新闻、音乐 剧等较受欢迎的网络直播节目。

网络电视又称IPTV(Interactive Personality TV),是将电视机、个人电脑及手持设备作为显示终端,通过机顶盒或计算机接人宽带网络,实现数字电视、时移电视、互动电视等服务。这是网络技术与电视结合的一种新的新闻传播技术,既为运营商带来巨大商机,也为公众获取新闻资讯提供了更大方便, 同时使传统电视资讯传播面临革新压力。在3G、4G技术日益成熟的现在和 未来,网络电视将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与传统电视媒体相比,网络视频具有收看灵活便捷、节目丰富多彩、成本更加低廉、互动更为及时等诸多优势。

网络视频行业早年出现的那些画面质感差、播放不够流畅等问题,也开始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逐一得到了解决。一份来自艾瑞2012年3月的报告称,目前 ,中国网民用于网络视频浏览的时间已经占到了上网总时长的18. 8 %,观看视频已经成为中国网民上网的第一大需求。另一份艾瑞2012年5月发布的关于电视行业的调査报告显示,电视的总体收视环境正在发生质变,仅北京地区有线电视用户的开机率从70%下降到不足30%,大多数观众已经或正在把他们的视线 和兴趣转移到网络视频上去。网络视频行业有两种样态:一种是以央视 CNTV为代表的由传统电视台延伸而来的网络电视,一种是以新浪视频、搜狐 高清、爱奇艺、PPTV、迅雷看看等明星企业为代表的视频网站,正在对传统电视 构成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最近,谷歌执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宣称:网络视频取代电视的时代已经开始了。

6.官方微博

近年来兴起和不断发展壮大的微博,以其内容简短、信息实时、广播式的传播深受众多网民喜爱,成为网民在网络上交流互动的新平台,也成为主流媒体与受众互动的重要平台。新浪网还定期公布媒体微博影响力排行榜,对媒体官方微博的活跃度、转评指数、粉丝数等多个指标进行评估。例如《扬子晚报》的官方微博在栏目设置上,就有微博编辑栏目“即时新闻”,也有“在线报料”“编辑i己者” 和“专栏版面”等。同时开通各个专栏版面的“子微博”,以提高针对性和互动性。 网友对哪个栏目感兴趣,只要进入《扬子晚报》官方微博之后点击“子微博”.即可 参与互动、分享信息。记者们还把他们的微博链接到官方微博之中,网民通过微 博也能直接找到记者。“在线报料”平台则强化了网民与报纸的互动,网民在微 博上把看到的、听到的、拍到的各种新鲜、有趣、好玩的新闻线索以直接的方式上 传、反映给编辑。

微博编辑则通过官方微博这个平台强化与网民的互动,引领网民进人第一新闻现场,为网民提供第一资讯和第一服务。巨大的微博粉丝量为媒体提供了广阔的新闻来源,也成为媒体的影响力资源。媒体官方微博也要坚持以质量取胜.把广受网民欢迎的微博影响力打造成媒介核心竞争力.把传统的媒介平台转化为数字化的融合性传播平台和拓展平台。

二、内容形态的复杂化

内容形态上的复杂化也是新闻生产走向融合的原因之一。在传统媒介时代,文字、图片、声音、流动的画面都是相对独立的内容形态——或报纸杂志,或广播电视,但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更新和飞速发展,这些内容形态的边界开始模糊、特点开始淡化,原先的内容元素开始被归类和分割,按照市场需求和受众类型加以糅合和细化,再推送给特定的对象。这正好同融合媒体“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来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 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新的传播形态” 相吻合。

媒介融合不是各种元素的简单堆砌和混合,而是各种元素的糅合和化合,是在原有基础之上的一种超越和升华,也是对人的各种感觉器官的整体激活和全面调动,于是原来的各种资源(人财物讯)就不再是割裂的而是融合的,不再是分裂的而是整体的,不再是各自为战而是整体互动,从而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不同维度对媒体企业在整体上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在这种意义上,表现形态上的复杂化只是融合新闻生产中多样化的一部分。 同样,传播功能和媒介功能多样化也会直接影响融合新闻生产的机制、模式和产品特性。伴随着受众接受信息的自主性越来越强,任何一则新闻往往需要设置很多的超链接以供受众选择更多的相关信息。比如,《华盛顿邮报》的“全球碳排放”专题,用户可以通过新闻査看到]950—2007年42个国家的排放情况。“专题的主题是一个可以呈现不同国家排放气体总量排名的动态图片,随着用户选择年份不同而相应变化,想要了解每个国家具体的气候情况,直接点击国家名称的链接即可。”

在这里,融合新闻不再只是一个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是一则新闻或一个社会热点话题背后庞大数据库的查询和链接。网络媒介不存在传统媒介的容量限制,不存在传统媒介的只传不受、只传不馈,它是双向传播和“云传播”,可以将全网络的信息资源整合编排在一起,于是融合新闻生产也就突破了原有生产和传播的框架,同时担负起了信息检索和链接的功能,让全部信息产品都处于一种可能被激活和推送的“备战”状态。

因此,别小看这一种简单的链接方式,即在融合新闻报道的下面加上相关新闻的链接,或者在新闻报道的文本中将可以扩展阅读的关键字做上超链接,它可以无限放大你的人文视野和知识面。

当然,还有更丰富、更生动的案例:在英国《每日电讯报》“国会议员的花销” 专题中,调查记者整理了大量政府工作人员的消费文件档案,用户只要点击“调查你的议员花销"(Investigate your MP’s Expenses),就可以知道用户所在区

议员的消费信息;在美国《纽约时报》的“失业率报道”专题中,用户可以通过选择 种族、性别、年龄、教育背景等选项,任意排列组合,查看不同人群的失业率数据。 这些专题的共同特性是:内容简洁明了、一目了然,动态制图的表现方式比以往 枯燥的数字、排序和文字描述要形象直观得多。

融合新闻生产的互动性功能的呈现也是多种多样。传统媒介的新闻报道并不具有互动性,但在融合媒介新闻报道中传受互动的环节必不可少。当然,融合新闻生产的优势不仅是信息的互动、搜索、链接和共享,更重要的是信息的共创和共传,是“文脉”(context)的打通、整合和梳理。譬如,网易新闻的受众可以在阅读新闻之后参加相关新闻的讨论,对新闻发表自己的观点。网络广播期间,NJ (网络广播主持)会在网上开设一个聊天室同听众一起交流。大家边谈论新闻、欣赏音乐边聊天,好像在参加一个美妙温馨的PARTY。特别是在播放经典歌曲时, NJ会将所有在线网友即时即刻的临场心情,通过网络直播辐射给更多网友。

现在的融合新闻生产互动更是与社交媒体结合在一起,受众可以在看新闻的同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分享在自己的微博、博客、人人等社交媒体空间中。记者和主持人在这种特殊的互动情境中,灵感可能被激活,思路可能被打开,文脉也可能更加通畅。

三、技术平台的高效化

融合新闻生产其实质是通过现代信息化技术将原本相互独立的传统媒介新闻的采、编、评、播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操作平台,进而形成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因此,媒体融合的研究与实践探讨的其实都是如何让信息传播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媒体行业的问题。所谓的融合媒体也好,全媒体也罢,其实“主要指的都是利用现代新兴传媒技术实现的全方位、全天候以及全部媒体形态的新闻报道手段”®。技术在整个融合新闻生产与传播的过程中占有最大的比重。因此.融合媒体不仅是传播新技术的积极应用者,而且技术本身也为融合媒体带来了最大效益.成为融合媒体时代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如今,信息传播技术成为媒体核心竞争力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国际知名的媒体集团中,传播技术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新闻专业的岗位已经部分地出让给了网络与电脑专业人员。路透社在与汤姆森集团合并之前,技术人员的数量占员工总数的三分之一。《华盛顿邮报》这家百年老报将自己视为一家技术公司,不久前在全球媒体率先设立了“首席体验官”的高级职位。 《纽约时报》则被认为是目前社会化媒介运用程度最高的公司,甚至超过谷歌和苹果。可以说,在当今时代,没有强大技术实力的媒体,不但不可能做大做强,而且迟早会被淘汰。

技术平台上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为信息平台中信息的流通效率,体现为如何能够让信息在整个融合媒体系统中,在整个融合新闻生产过程中更加顺畅、高效地传播和交流。以南方报系为例,集团为了实现融合新闻生产的高效和通畅,专门打造了一个由动态线索库、原创库、中央库、应用库四个部分组成的“信息集中中心”。

动态线索库,即传统媒介中的报料平台,南都报系将传统媒介的读者报料呼叫中心与网络报料中心对接,形成一个密集覆盖珠三角、机动覆盖全国及世界的新闻线索平台,通过统一管理、统一呈现来自各个不同渠道的线索,使得记者编辑可以在平台客户端中清晰、简便地进行搜索、浏览和选用,从而保证了对新闻现场的到达率和重要新闻的独家性,保证在所有地区的重大地方性、全国性、国际性新闻事件中都有南都记者“在场”。

原创库,即素材库,信息采集和媒介剥离,把线索转化成为新闻素材,把素材 信息条理化、结构化、智能化,实现记者和编辑的共享。

中央库,即待编稿库,为原创提供一个存储分类市场,把原创更加模块化、结构化、精细化,这是一个初步加工内容产品的平台。

应用库,即“集成+发布”平台,编辑按照用户需求和结合信息接收终端两项指标,对南都新闻、服务资讯、广告资讯和由社会上内容机构提供的内容产品分类并进行加工,形成多元化的信息产品组合,信息产品的价值得到体现,是一个深加工信息产品的平台。

南方报系通过这四个数据库将新闻生产过程中的所有信息全部有机串联起来,置身其中的新闻生产者可以在任何阶段介人其中,将信息加工成为不同的媒介产品。

四、新闻生产者的全能化

融合媒体新闻生产中的重要角色不是传统媒介也不是网络新媒体,而是真正从事融合新闻生产的人。融合新闻生产需要一支具备新技能、新思维、新素质的全能型新闻从业者队伍。为此,媒体集团在融合媒体新闻生产过程中无不着力打造自己的新闻记者团队。

融合新闻生产的新闻记者被称为“背包记者”或“全能记者”,对他们的培养与塑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全面装备升级

因为要承担多媒体的采访任务,以及为不同媒体平台提供新闻产品,融合媒体无不将融合新闻记者全方位地武装起来。

2009年10月南都视觉中心为30名摄影记者配备了高清摄像机,以流媒体的方式记录新闻,并在官网的“南都视频”频道发布。2010年1月,南都报系手机阅读器上市,报社为800名编辑记者配备3G功能的iPhone手机,力图建立集多媒体新闻采集存储、多通道信息编辑发布、多平台办公流程融合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智能化综合办公平台。®不仅南都报系力求在设备上完成普 通记者向全媒体记者的转化,在全国范围内对媒体记者的全媒体打造也在同 步进行之中。

据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的调查发现,近七成记者都在使用iPhone进行采访。®可见.全媒体服务模式需要从内容生产者人手才能彻底转变原本单一的内容生产模式。南都报系行政副总监刘庆曾撰文表示,发iPhone的目的就在于:“希望在对一种新设备的认识和熟悉的过程中,让培训的可操作性加大,自觉 自愿地接受培训,从而完成单一平面媒体记者向多媒体记者的转变。”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给全媒体中心的记者都配备了齐全的采访“武器”:“每人一台笔记本电脑,移动、联通两种无线上网卡,一台照相机、一台摄像机、一部智能手机,可以同时满足手机报、网站、电子纸移动报、纸媒文字图片需求以及网站、户外视屏的 视频需要。”

当然,除了设备配备以外,还要对记者进行一定的培训,并不是所有的文字记者都有随手拍照和摄像的习惯,而要达到融合媒体需求的标准也要进行一定的专业培训。专业培训既是向融合媒体记者传授各种装备和技术的使用技能, 也是向媒介的未来投资。

2.规范生产流程

光有武装到牙齿的媒介生产的采编装备还是不够的,融合新闻生产要保证高质高效还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的新闻生产流程。行之有效的规范的新闻生产流程是指媒体机构以一种首尾相接、协调有序的运作过程改变过去被不同介质割裂、不同部门管理造成的支离破碎的运营局面。

以美国坦帕新闻中心为例,新闻中心规定其新闻生产的流程是,融合媒体记者到达现场后,首先使用黑莓手机拍摄新闻现场的照片,并以最快速度将照片发 回到新闻网站;之后开始用摄像机拍摄现场视频,如果是重大新闻则直接通过移动电脑和卫星设备将视频传回新闻中心的编辑部,如果新闻并不重大紧急,记者则可以将拍摄的视频资料带回编辑部,剪辑后给网站或电视台使用,而所有的这些工作都要在30分钟内完成。

同时,印刷媒介的编辑再根据记者传送、采集回来的图片与视频资源,决定是否选用此新闻,进而再决定是否再派记者进行进一步的深人报道,以及是否要对该新闻进行专题化处理,网站考虑是否设立专题页面,网络电视等媒介则考虑如何滚动播出新闻,等等。

当下,国内融合新闻生产的流程也在经历一场声势浩大的再造计划。以南都报系为例,集团着力打造从“垂直型线性流程组织”到以“信息集成中心”为核心的“交互型流程组织”,设置“全媒体信息集成委员会”和“全媒体首席信息集成官”,建立“从线索、到素材、到应用、到集成+发布、再到运营”的一体化全媒体信 息集成中心,跳出以《南方都市报》为中心的现有采编生产和经营流程,报纸、期 刊、网站、广播、电视、手机、手持阅读器终端等以信息集成中心为核心,相关媒体之间结成互动型的“信息联合体”,从而建立起围绕着信息制作形成的“同轴电缆 式”的共享组织模式,建立起新的以媒资为基础的生产、营销结合为目标的全流 程模式。

科学、规范的融合新闻生产流程应该是:内容的采集、生产是多媒体的.是通过多媒体向中心资源库汇流的;中心资源库需要对汇流信息进行评估、验收,做出价值判断和去向判断;中心资源库进行多媒体推送或允许多媒体自取;以中心主平台形成信源与编辑、新闻与受众等元素的整体互动,让编辑信息、加工信息、 作品信息和受众反馈新闻及意见等作多向度、多角度、多层面的交流,从而形成 不同组织、不同个人间的一种共享与互动机制。

3.重建考核机制

员工的绩效考核机制在媒介企业运作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首先,对于传统媒介企业而言,有时员工的价值就等同于企业的核心价值,往往重要员工的影响力可能直接影响到媒介品牌的声誉。其次,媒体绩效考核机制的调整直接影响到媒介员工的收人和工作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可能造成媒介企业的内部矛盾。要建构科学、合理、有效的全媒体服务模式,其中重要一环就是必须重建员工绩效考核机制。新的绩效考核机制一方面要能够激发员工积极投身全媒体服务的工作中去,另一方面又要能够维持媒体从业者相对稳定的收人水平。因此, 融合新闻生产如何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并完善激励机制,才是 “全能记者”得以生存并具有战斗力的关键。

以往传统媒介的生产绩效考核主要有硬性定量型、自我申报型、折算分数型、末位淘汰型、首席记者型、划分等级层次型等方式,表面上生产数量和质量兼顾,实际上生产质量考评目标不明确,考核标准不清晰、不完整,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因为,融合媒体的生产绩效考核不应仅仅是工资发放的手段,更应该是一种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励机制。南都报系在完成信息及中心与组织流程再造工作之后,开始启动建构全新的“全媒体评价体系”, 试图引导人力资源向全媒体转型。于是此前所使用的“稿费计算”方式可能被 “年薪制”所取代,多层次、多媒介、多终端性以及运营指标和市场指标等被纳人考核体系中,媒介从业者所创造信息的采用频率等成为决定薪酬的重要指标。

同时,内部评价、用户反馈、微博转发、媒体转载、资料库收录等都将成为评价指标,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引导员工积极主动地将精力转向全媒体的融合新闻生产。

判断题

融合新闻生产的“四无”走向

在新媒体时代,不仅传统的大众传播的组织、运作、界线和影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且基于媒介融合的新闻生产也正在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动向和变化,传统主流媒体面临着商业模式和生产模式的双重危机和一系列新 的挑战。有不少学者对这些新变化和新挑战及时做出了描述和归纳。蔡雯认 为,当下融合新闻生产正在发生三大变化:“新闻信息源结构的改变与新闻传播主体的变化;新闻媒介组织结构的变化与工作流程的变化;新闻载体性能的 改变与新闻传播方式的变化。”张志安认为,“区别于传统新闻报道,融合报道具有三个典型特征:全时性、开放性和互动性”。还有一些大同小异的观点,但都是从传统媒介与融合媒介两者比较的角度,科学地归纳和总结出了融合新闻生产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十分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和合理组织融合新闻的生产和传播。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最显著的变化将是关于“什么是新闻”的观念的持续弱化,以及关于“什么是媒体”的观念的衰退。作为美国当下流行的社会化网络站点,Facebook是新闻媒体吗?答案无论“是’’或“否”,都很难令人满意。也许到了 2020年,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这类中央级主流媒介机构依然存在,但是它们的体量、形态和机制等都将重构,并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就像乔治•特罗曾说过的:“美国还叫美国,但已不是从前的那个美国了,因此,任何试图将融合新闻生产的现状和趋势加以固定的做法都注定是 要失败的。

从媒介地理学的角度来描述和分析,当我们说在新媒体的语境下,当下的融合新闻生产正呈现出“四无”态势,即无权威、无中心、无边界、无预知后果的发展 动向时,这只是一种变化中的描述和大胆的预测。

一、无权威:生产者的弱化

“古登堡使我们都成为读者。广播和电视使我们都成为现场的观察者。复印机使我们都成为出版者。互联网使我们都成为记者、广播人、专栏作家、评论员和批评家……”当网络媒体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新闻生产与新闻评论的时候,权威就开始被拉下神坛。

1.信息传播的门槛低

网络媒介技术的发展为大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参与平台,只要你掌握基本的网络常识,就可以在网上建立自己的“个人媒体”,诉说自己的情感,传播自己的观点,这在传统媒介格局中是极难实现的。在几乎不需要准入门槛的网络传播中.许多人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找到了自己的发布平台、对话人、粉丝和受众,传播的专业性变得可有可无。从杜甫很忙到“江南style”,从甄嫘体到元芳体,热得发烫的媒介景观让人目不暇接,网络上以自嘲方式集聚起来的“草根”正在形成一种新的大众文化。

2.传统媒介的影响力不断消退

大众媒介“一呼百应”的“第四种力量”和神奇魅力已经渐行渐远,越来越多的人不再通过传统媒介去获取信息,他们开始远离报纸的版面、电视的频道,而选择通过网络获取新闻和信息。他们沉醉在自己的传播世界中.对于那些知名评论员、批评家和记者的声音置若罔闻,更别说一般小人物;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急于表达出来,没有谁是意见领袖。

这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也是一个躁动不安的时代。胡泳在《众声喧哗》 —书中指出:“由于较少受到社会习俗和制度化的政治权威的限制,互联网使得中国原本隐身的名义变得高度可见。如果说,在现实世界里,很多中国人属于沉默的大多数’的一部分,那么,在互联网上,他们获得了发言的机会,并且,采取着自己认为应该采取的行为。”

3.受众批判意识的觉醒和张扬

草根的力量是强大的,数量是庞大的。“市民新闻学生长在社会的最底层,具有草根的本质和特性,不是它存心要蔑视新闻媒体的权威性,而是它压根儿就不知道同样报道一个新闻事实还有什么权威和非权威的区别? ”®在这个无权威的传播时代,融合新闻生产空间里充满了质疑、批判和交锋,甚至还充满了无所谓和谩骂。譬如,2010年震动全国的钱云会事件,一起普通的交通肇事事故引起了诸多质疑甚至谩骂,众多网友从不同角度质疑公安机关、新闻媒体发布的相关信息。在此期间,整个网络空间各种言论相互交锋.不仅有权威机关与网民之间的言论交锋,更有网民与网民之间的言论交锋,实践过程中充满了各种不同的观点、意见的对峙。当事件终于真相大白的时候,依然有不少网民抱着“别管你说什么,反正我不相信”的无所谓态度。整个事件的过程,传统媒体的信息权威性完全失效,网络上也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舆论领袖,而传统媒介上的声音也被网民所屏蔽。他们乐于在自己的世界中,坚持以自己的观念和方法去认识和阐述所见所闻。

二、无中心:生产地点的改变

网络和新媒体新闻产品的草根阶层不只是质疑和无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专业性,也质疑和无视甚至可能要动摇舆论中心,并将其边缘化;也不只是要挑战传统媒介,也许是要颠覆传统媒介。因为,他们从来都是一介非专业性的被边缘化的草根或草民。

在网络传播和媒介融合时代,传统媒介逐渐失去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和垄断性优势,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发布者。信息传播呈现出泛中心化或无中心化,传播形态由传统的自上而下、以一对多、受众被动接受的线状的“黑 洞”模式,逐渐向无明确中心的、交互的、用户主动生产和接受内容的“多向交叉” 的网状模式转化。在不断变化的媒体环境中,世界范围内的传统媒介正在重新界定自己的地位和角色,主动打破长久以来存在于媒介与受众之间的传统壁垒,吸引受众参与媒介产品的生产和传播。

丹•吉尔默(Dan Gillmor)于2004年8月出版的著作《我们即媒体一民治民享的草根新闻》(W> f/ie Media : Grassroots ]ournalism by the People,for the认为:新闻传播已进入“民治民享的草根新闻”时代,只要运用一定的科技手段,并拥有信息源,人人都可以当记者,而且丝毫不逊色于任何传统媒体。互联网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被设计成无政府、无中心亦为边缘的“共产主义公社”性质的东西。以博客为代表的Web 2. 0无疑是对“媒介即信息”观点的新世纪的诠释,揭示了草根博主们将会给传统新闻业带来巨大影响,开启“我们即媒体”的大幕。Henry Jenkins (2003)不仅看到了“受众利用新的传播技术积极参与信息内容的生产”,而且发现“一种参与文化正在逐渐兴起”。

过去,主流新闻媒体主导新闻生产的质量、数量和去向,如今网络传播、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生产变得日趋多样化和复杂性,网络和新媒体成了新闻线索的提供者和具有民主功能的社会丑恶的监督者,成了一种实现权力监督的工具。罗德尼•金被警察殴打的图像和伊拉克美军虐囚照片等都是明证,市民和士兵手中的数字照相机和摄像机不只是有效地抢救了珍贵新闻,而且也成了美国政府和军队无法抵赖的证据。2010年2月23日,天涯论坛一篇帖子——《秒杀宇内究极华丽第一极品路人帅哥!》,让人眼睛一亮,被网民追捧,网友还智慧地调侃:“那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碴子,神乎其神的搭配,还有那杂乱的头发,都深深地迷住了我。”网络的热炒使得“犀利哥”成了 2010年最为火爆的新闻人物之一, 也成了广告商的追逐对象。

同样的例子很多,经常有一些无名之辈因某个卖点一夜爆红,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内容因为网民的“智慧之火”而形成燎原之势,在网络中你不知道哪里是新闻传播的起点和最终归宿。

这种改变也许值得庆祝,因为“过去媒体的产品生产是单边的,也就是说,它仅仅依赖于媒体这一边的力量。但无论这端的力量多么强大,所提供的产品也必然是有限的,至于个性化的产品就更无法保证。只有把用户一端的力量激发出来,双边共同生产,两者之间有效互动,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媒体产品的多样性以及个性化”®。原本传统媒体是新闻的生产中心和传播中心,新闻产品的质量、 数量、走向和对象甚至连传播效果都是可控的.受众是传统媒体主要作用对象,而且是单向度的线性的比较被动的作用对象.但现在的情形改变了,受众也成了新闻、信息生产者和发布者。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年代,公民记者、草根记者、网民、 微博达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新闻生产中心和传播中心,通过他所发 布的信息或新闻去影响他人和社会,也影响传统媒体,只要你的声音响亮。

如果说传统主流媒介的传播方式是广泛覆盖+反复传播.那么网络新媒体的传播模式就是精准覆盖+互动+潜移默化。也就是说,传统主流媒介的新闻产品是单一化和粗放化的,采取的是广种薄收的经营模式;网络新媒体的新闻产品是多样化和精致化的,采用的是精准推送的整合营销。

在传统媒介主导的时代,公众获取新闻的渠道和路径是相对稳定和清晰的. 报纸、广播、电视作为新闻媒介,既是新闻的生产、发布中心.也是受众获取新闻、 反馈信息的中心。如今不仅融合新闻生产和传递的“界面”变得越发复杂多样, 而且市民新闻、草根新闻的生产和发布的手段也变得日益复杂化和生活化了。手机报、iPad平板电脑、电子纸、户外视频、汽车电视、IPTV,甚至不断从屏幕右下角弹出的信息窗,都可成为融合新闻发布或获取的渠道;随身携带的手机、 iPad、手提电脑、照相机、摄像机等,都是公众通过短信、微博、微信、博客等形式 发布语音、文字、图片、图像信息或新闻的常用工具。

在这个信息日益膨胀的年代,受众已经一跃成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非常活跃的业余传播者了。

三、无边界:模糊的传播范围

“各位听众,这是美利坚合众国的最后一天,明天全人类将面临灭顶之灾。所有人都将化为宇宙中的一缕青烟。我正看着地球在我眼前土崩瓦解。超级火 山扬起的火山灰首先笼罩拉斯维加斯,然后是圣路易斯,然后是芝加哥,最后华 盛顿特区的灯光将会熄灭!”这是《2012世界末日》电影中的场景。但现在影片中言之凿凿的灭顶之灾没有降临地球,人类也没有因此而化为一缕青烟。不过, 传统媒体世界正发生土崩瓦解的巨变,毁灭的力量并非来自超级火山,而是“无边界”的传播全球化和商业化的客观现实和发展趋势。

现在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地域媒介了,大家都是全球媒介。原有的媒介边界已经坍塌,界碑上的字迹已经模糊,那些看起来彼此相距上万公里的媒体企业,会突然近在咫尺;那些似乎毫不相干的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媒体企业,会在商业利益的诱惑下突然向同一轨道靠拢,昨日的陌生人可能很快成为盟友、伙伴甚至敌人;那些本不知道广告为何物的人,可能因为微博上的百万粉丝而突然做起广告的生意和传播的买卖。在世界传播界,无边界的力量正无孔不人、攻城略地,传统媒介殚精竭虑建立起来的行业壁垒和专业规范,可能只是一道“马其诺防线”。

无边界也意味着自由、宽松和无约束。原来地理学的触觉正在伸向法学和管理学等学科。一方面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无边界,可以角色互换,可以由受众成为传播者,当然传播者也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受众;另一方面媒介与媒介之间也无边界,新华社在网上办起了国家电视台,许多传统报业通过网络搞了网络广播和网络电视等多媒体,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媒介融合已经 成为当下最新的游戏规则。融合新闻生产所做的其实就是让不同媒介的基因序列重组,让各种不同的生产要素优化配套,消除各媒介平台之间的界限,使 得来自各种不同媒介的文字、语音、图片、音像信息在融合后的巨型数据库平台共建共享。

四、无预知后果:失控的传播效果

布热津斯基曾在1993年预言:在21世纪初,我们将面临媒介的全面失控。他认为:“电视是导致媒介失控的根源,对于世界的大多数人,尤其是对年轻人来 说,电视是接触社会和接受教育的重要工具。在这方面,它正迅速地替代历来由 家庭、教会和学校所起的作用。”®“如今媒介失控初见端倪,但却不是布热津斯基所预言的电视媒介失控.而是以电脑为基础的网络媒介面临失控。”在以网络传播为基础的融合新闻生产的新时代,“重大新闻事件大多具有突发性,是很难预知的,因此极难捕捉”。就是说,“突发性事件是转瞬即逝、永不重来的,是不可能事先守候的,因此遭遇到、捕捉到.就是最大的运气”。

此外,在传统新闻报道时期.判断一则新闻是正面报道还是负面报道、能产生什么样的传播效果是容易做到的,但是到了网络传播和融合新闻生产时期,新闻生产者根本无法预知进人传播渠道的新闻最终会呈现出怎样的性质和产生怎样的效果。譬如,2012年8月26日,一则本是用来反映陕西省安监局党组书记、局长杨达才亲临现场了解和处理延安重大交通事故的新闻图片上传到网上,可是仔细的网友看到的是车祸现场官员的“微笑”和手上的“名表”,引起了不满。于是这则新闻的主题就彻底变了,轰动一时的“表哥”最终因严重违纪被陕西省纪委撤职査办。但问题是:如果“表哥”没有“微笑”,我们还能知道多少真相?

类似的无预知后果的事情发生在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杨锦麟身上。2012年11月16日上午10点33分,杨锦麟连发5条微博.自述在杭州萧山机场“打 的被宰”的经过。微博消息传出后,杨锦麟博得了网民一面倒的同情和支持,主流舆论都强烈谴责“宰客”司机和杭州出租车管理秩序。可是就在当晚舆情突然发生变化,杨锦麟很快由“受害者”变成了众矢之的。起因是.他接到了杭州市张副市长的电话,“他对我今天的遭遇表示道歉,也希望借此机会认真整顿运管问题”。虽然杨锦麟表示.对副市长致电“真有点不知所措”,但众多网民立即倒戈. 批判他利用“名人效应”,是典型的特权思想在作祟,有的甚至上升到人身攻击, 骂其“狗仗人势”“不是东西”。这种无法预知的结局,是这位资深媒体人做梦也想不到的。

有纯正动机和良好意向的传播行为会导致事与愿违、意想不到的后果,是媒介融合时代独有的传播特点。尽管网络传播中的新闻生产者、提供者甚至包括著名媒体人以为自己很清楚在做什么和会产生什么结果,但事件往往并不按照 自己的意向向前发展,会突然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这是因为面对同样的事件和场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性理解、判断和行动。从“犀利哥”到“名表门”,从“吸烟”到“打的”,网络上许多不起眼的细节都可能成为打开无法预知大门的 钥匙。这种“既非意图且非意料”的后果,似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让一些绝顶聪明的传播创意偏离了正道,让某个单独传播行为产生了连锁性的系列后果,让各种本来互不相关的传播行为复合构成了统一的“不合人意的后果”。 在网络传播和融合新闻生产的时代里,肯定会有阴谋家生存的空间,但是如果说 社会上所发生的“不合人意”的事情都是某些人精心设计的结果,那么不是高抬 了这些阴谋家,就是对今日语境下的传播生态现状和意外后果规律的无知。

判断题

融合新闻生产与朴素理论

融合新闻生产带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新闻界,传统媒体的全媒体发展,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和扩张.都使得新闻的生产呈现出了爆炸式的繁荣景象。但与此同时,对于融合新闻生产的质疑也从未停止过,融合新闻生产能否提高新闻质量,能否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以及受众在新闻生产中能否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都成为新闻业界与学界关注的焦点。本章主要从新闻价值理论、新闻策划理论、新闻采访理论、新闻报道理论、新闻传播理论等五个基本理论亦即朴素理论角度去阐述融合新闻生产是如何促使好新闻诞生的。

融合新闻生产的价值理论

同新闻生产关系最紧密的朴素理论是新闻价值理论。最有新闻价值的报道才是媒体最需要的,也才是受众最喜爱的。因此,好新闻的第一标准就是新闻事实本身具有的能够引起社会大众共同兴趣的新闻价值要素。

一、新闻价值:新闻生产者的视维

新闻是指传播满足受众需要的已经、正在或即将发生的社会信息。新闻是对社会信息进行选择的艺术,而选择的标准就是新闻价值观。“新闻价值”的概念是西方新闻学界首先提出来的,徐宝璜早在《新闻学》(1918)— 书中认为:“新闻之价 值者,即注意人数多寡与注意程度深浅之问题也。” 余家庆主编的《新闻学词典》 认为:“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即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素质的级数越丰富越高,价值就越大。”

新闻价值素质也叫新闻价值要素和新闻价值标准,是指新闻事实本身所具备的广为传播的主要价值因素,是新闻传播者对新闻事件进行选择的主要依据。普利策主张记者去采集“与众不同的,有特色的,戏剧性的,浪漫的,动人心魄的,独一无二的,奇妙的,幽默的,别出心裁的,适于成为谈资而又不至于破坏高雅的 审美观或降低格调的,尤其不能损害人们对报纸的信任……”的事实。美国学者 麦尔文•曼切尔《新闻报道与写作》提出了新闻价值的六个要素,它们是:①影响:很可能影响很多人的事件;②时间性:最近发生的或者正在进行的事实;③声 望:涉及著名人物和机构的事件;④接近:发生在传播或广播地区的事件;⑤冲突:反映人们或组织之间的冲突的事件;⑥异常:极其偏离人们日常生活经验和想象的事件。

现在,中国新闻学界倾向于将构成新闻价值的要素列为五项,并同五个新闻价值规律相对应:①时新性(time line)——“时新律”:事件发生和公开报道之间的时间差越短,新闻价值越大;内容越新鲜,新闻价值越大。②接近性(proximi­ty)—“接近律”:事件发生的“距离”(包括地理空间距离和文化心理距离)越近,新闻价值越大。③显著性(prominence)——“显著律”:事实信息涉及的报道对象(包括人物、团体、地点等)的知名度越高,新闻价值越大。人物知名度与事件性质之间的关系公式是:名人+寻常事=新闻;普通人+不寻常事=新闻;名人+不寻常事=大新闻;普通人+寻常事关新闻。④重要性(significance) — “重要律”:指事实信息的重要程度。内容越涉及国计民生,越与人们的利害攸 关,新闻价值越大。⑤人情味(human interest)——“趣味律”:事实信息越能引发人们的兴趣或喜怒哀乐的情感反应,新闻价值越大。

当代传播科技特别是媒介融合的潮流不仅改变了传播生态、社会生活,而且也改变了新闻价值观。密苏里新闻学院写作组成员早在1980年的《新闻写作教程》中就明确指出:“近年来新闻价值的标准发生了一些变化,并且在继续发生变化。”他们的根据是:“我们已经看到,一件事的新闻价值是由传统的标准来衡量的;我们也看到,新的标准如何在发展,新形式的报道如何与传统的‘正统’新闻争夺版面和读者的兴趣。我们也注意到新的变化使新闻工作者面临困难,但同时也为他们创造新的机会。”刘建明教授认为,“这里所说的新的新闻价值标准正是现代新闻价值标准”,进而认为“记者判断新闻的标准就是新闻价值”,传统新闻价值观面临着自我颠覆的命运。

叶育登质疑刘建明时认为:“刘教授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旁征博引的知识视野,令笔者叹服。但在刘教授建构所谓的现代新闻价值理论方面.笔者却认为刘教授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这个错误简单地讲,就是将新闻价值与新闻的价值混为一谈,从而使‘传统新闻价值观的自我颠覆’这一核心论点无法得以确证。”刘建明教授随即撰文反驳:“说我‘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把‘新闻价值与新闻的价值混为一谈’。读完‘叶文’,没有发现叶先生如何把新闻价值与新闻的价值明显地区别开来,也没有对记者判断新闻的标准就是新闻价值这一论点给予逻辑论证,仅仅再次重复了传统新闻价值说那些陈旧的结论。这样,他的论述不能不多处自我颠覆、陷人悖论的自我循环。”

此后陆续有学者介人新闻价值的讨论,这在客观上导致对新闻价值评价标准的质疑与反思,中国新闻界长期奉行的时新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人情味等“五要素”说再一次被放在了聚光灯和显微镜之下,原本可以忽略不计的缺陷被放大了,本来没有认真思考的问题被突出地摆在面前。人们发现,今日大众媒介中,甚至许多主流媒介中都用很多的时间和篇幅报道了无法用传统价值标准衡量的新闻.各种生活类新闻、娱乐类新闻、体育类新闻、名人轶事、八卦新闻等充斥媒介。“这些报道往往不包含冲突,也很少猎奇,而是有关公众日常生活的新闻。这类被称为‘生活方式’的新闻将继续拥有读者,甚至拥有更多的 读者。”

新闻价值理论是对新闻本质的一种描述,它来源于新闻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但它又不是新闻生产的标准化守则。因为,不论是时新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人情味等“五要素”说,还是影响性、时间性、显著性、接近性、冲突性、异常性等六要素说,其实都是相对的、模糊的和难以具体衡量的概念。

如果说新闻报道的价值在于“时新性”或“时间性”,那么唐山大地震的遇难者人数在十几年后才被报道出来,用这个标准去衡量,这则十多年前的旧闻是不是就没有新闻报道的价值呢? “接近性”标准看似一个可以从地理角度上进行量 化的概念.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简单。血缘和族群上的接近就可以跨越地理空间的界限,让受众关注万里之外的一举一动。战争在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打响了,中国受众会关心侨胞们的生命安全和中国政府的撤侨行动.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感使得即便远在万里之外也有感同身受的接近性。同样,人咬狗之所以被称为新闻,而狗咬人则没有报道价值,也是因为相对于人咬狗而言,狗咬人是无足轻重的大概率事件,人们无法想象在怎样特殊的情况下才会上演人咬狗的闹剧。新闻传播都存在“地方新闻的悖论:读者越少,利润越多”。甚至“有些小型周报在很大程度上只依赖新闻发布会,根本没有独立的、调查性的或批评性的报道”,更别说要它遵循什么新闻价值规律。

因此,在新闻生产中,新闻生产者显然不可能拿着新闻价值要素的尺子去找新闻,面对瞬间即逝的新闻事件对它们进行逐个的新闻价值评估,然后再决定是否报道和怎样报道。用这样的方式即便找到了新闻,这新闻或许已经成了旧闻。 另一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一个新闻事件也都是有一定新闻价值的,只是它们的新闻价值各不相同、互有差异而已。在具体的新闻生产实践中,有经验的新闻生产者总能通过自己的感知、比较和判断找出深藏平常新闻内部的新闻价值要素,把握、权衡并决定不同新闻信息间的价值差异,进而决定后续新闻生产的过程。

总之,从新闻价值本体研究出发的评价标准已经有些脱离融合新闻生产的实际,已经不能原封不动地用来指导今天的新闻传播实践,尤其无法指导融合新闻生产的实践。一切事物都在与时俱进,新闻价值五要素的内涵也需要适应媒介融合的时代要求,不断更新和拓展。媒介融合的新形势急需建构一种综合考虑各方面需要和情况的、更为科学并具有实用性的当代新闻价值标准。

二、新闻价值:新闻接受者的需求

谁是新闻价值的最终评价者?新闻接受者!作为新闻信息的最终消费者,新闻接受者有权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和选择新闻,判断这一新闻是否真的有意义。

如果说新闻价值“五要素说”或者“六要素说”是新闻生产者衡量和选择事实是否可以成为新闻的标准,那么作为新闻接受者也应该有衡量和选择什么样的新闻可以接受或阅听的标准。新闻传播的全部过程必须通过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的有机互动才能真正完成。如果只片面强调了新闻生产者的主动地位和生产特点,只强调新闻事实本身包含的素质特点,而忽视新闻接受者的心理需求和接受特点,这既违反新闻传播规律,也不符合媒介市场规律和媒介运营的实际情况。

传播学的满足需求理论认为•新闻接受者面对大众媒介不是消极、被动的作用对象,而是积极、主动的行动者,他们会衡量和选择自己所喜爱的和所需要的传播媒介和媒介内容,而且不同的受众还可以通过同一个媒介讯息来满足不同的心理需要,并达到不同的个人目的。因此,不是新闻媒介在作用受众,而是受众在使用新闻媒介。在新闻接受者的眼里,新闻价值并不是新闻事实本身能满足生产者的需要,而是它能满足受众的需要。没有受众的信息接受需要,大众媒介和新闻传播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新闻生产的目的和新闻的价值就在于能够满足受众欲知而未知的需求。

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书中提岀了人的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首先是生理的需要,其次是安全的需要,再次是社交的需要,第四是心理需要.第五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的层次由下而上,层级越来越高.紧迫性却越来越低.也就是说.人们在满足了较低层次的需要后,会依次提岀更高层次的需要,需要的五个层级总体上可以分为生理需要与心理需要。

如果说新闻是价值的体现者,记者是价值的寻找者,媒介是价值的负载者, 那么受众就是价值的确定者和受益者。因此,从受众需要的视角分析,所谓现代新闻价值观就是指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过程中满足其需要所表现出的效用。其效用主要表现为:获知性、激励性、实益性、娱乐性。

当然,受众是一个模糊的群体,他们是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社会阅历的公众,对于新闻的兴趣爱好、价值判断各不相同、多种多样。“受众是上帝!”“受众中心论。”“受众决定论。”新闻生产者经常以这些口号,或以满 足受众需要为借口,越俎代庖地成为受众的新闻价值判断者。他们自以为掌握 了受众的心理、需求和口味,大量传播刺激感官的低俗、庸俗、粗俗等低级趣味的 新闻,媒介充满血腥、暴力、色情、八卦和猎奇的内容,使得新闻媒介的舆论引导作用失去方向,影响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有时甚至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换句话说,在传统新闻生产的过程中,新闻生产者与受众之间是缺乏互动的.彼此间没有顺畅沟通的渠道.信息的反馈也是滞后的。新闻生产者并不清楚自己真正的受众在哪里?也不知道受众欲知而未知的新闻价值标准是什么?其信息接收的水准和欣赏品味又如何?所有这些,新闻生产者大多是以己度人,以自身的经验和喜好来推测,以为通过这种换位思考的方式能揣摩、推演甚至深人受众内心得知其需求奥秘,殊不知这种缺乏严格科学实验的换位思考往往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传者的新闻价值标准代替受众的新闻需求标准,往往同受众的真正需求相去甚远,有的甚至毫不相干。因此,必须思考将传者的新闻价值标准同受众的新闻需求标准有机结合起来,从中找到最佳的融合点和交汇点,使其既互相制约又互相依存,同时媒介的新闻价值观又能在融合和交汇中适当引领、升华受众的新闻需求走向。

在新媒体和网络传播时代,新闻生产者和受众之间沟通交流的渠道被完全打开了,有了真正的融合点和交汇点,并正在慢慢地形成交流沟通的平台。我们看到,网络新媒体对于数据的忠实记录和平台的开放互动,已使新闻生产者们可以更轻易地通过比较精确的量化数据了解新闻产品受消费者欢迎的程度。新闻的点击量、阅读时长、网上评论和新闻转发等数据资料,不仅清晰明白地告诉新闻生产者受众对相关新闻内容的兴趣程度和对新闻内容的评价与期待,而且直观地将受众对新闻价值的感知判断、立场态度呈现出来。原本模糊不清的受众需求在融合新闻生产时代突然间变得清晰,媒体又以点击量、阅读量、评论与转发频次对记者和编辑工作进行打分,从而构成巨大的压力和推力,促使融合新闻生产者更加严肃认真地对待受众和对待工作,更加准确地做出新闻的价值判断。

融合化的新闻生产带来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大数据”的支撑,网络媒体对于受众信息的大体量的收集、存储和分析,使得融合媒介可以对分散和零散的受众进行分析和判断。在传统媒体中只能被推测的受众构成情况,在大量数据的支撑下变得越发清晰而透明,受众的所在区域、年龄层次、阅读喜好、时间选择、关注热点等,都可以被量化和预测,并作为新闻传播商业化市场定位的重要依据。原本不曾被广告部和市场部看好的“分众”“小众”甚至部分特殊受众都被作为某种资源进行深人挖掘和分析,被作为特定的媒介市场领域进行清晰的定位和认真的对待,新闻生产者据此组织生产适合不同人群要求的有针对性的形态多样的内容产品,并进行精准化的产品投送。

因此,在当下,新闻价值的标准运用也不再千篇一律,甚至也不再局限于原有的“五要素”或“六要素”的框架范围,而变得更有针对性和现实性,更加灵活而 富有弹性,从而能够让不同的受众群体或小群体受众需求在精细化的小量的新 闻生产和传播中得到充分满足。

三、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价值观

时至今日,不论是从新闻生产者的视野,还是依据新闻消费者的需求,新闻价值标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飞速发展的新闻传播新格局、新生态有点格格不人。因此,为了适应媒介融合的新环境和新形势,我们不能用孤立的、保守的新闻价值观去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而要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和互动的观点去审视新闻现象、把握传播本质,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认真研究受众需要,对传统新闻价值标准进行科学审视、理性分析和合理选择。

1.比较的观点

新闻价值标准从来就不是绝对的、僵硬的,而是相对的、变化的。新闻价值标准是相比较而言的,是众多的新闻信息、新闻素材在质量、数量、轻重、缓急、主 次等各种各样的相互比较的过程中,所做出的新闻价值性权衡、判断和选择。任 何新闻信息都有其自身的比较价值,它们的价值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或轻或重、 或主或次、或政或经、或文或武、或有教育价值或有娱乐价值等。我们经常看到, 传统媒介认为没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却成了社交媒体上的热点新闻、爆炸性新闻, 而主流媒介拼尽全力采写的重大新闻和热点新闻却被受众熟视无睹、充耳不闻。

要正确理解和科学运用新闻价值理论.就要不局限于单一主体的特点和需 要,要综合考虑传者、受众需要和新闻本身价值特点等各种因素,在三者之间寻找平衡点和交融处。这样,新闻生产者就要在采访、写作、编辑和传播的过程中对媒介特点、受众需求、所搜集的新闻事实价值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权衡轻重优劣,从而不断提高新闻传播的精准性和高效性,不断提高对受众的吸引力和影 响力。

在传统新闻生产时代,新闻素材的采集与获取,与媒介所在地域政治、经济、 文化生态和媒介传统、实力、影响范围等要素直接相关。与全国性的外地媒体相比,本地媒体在获取地方新闻资源、把握地方新闻价值方面,显然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文化优势;国际性、全国性媒体在识别影响全局性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价值方面,也要比地方媒体更具有洞察力和敏感性。也就是说,国际性、全国性媒体记者认为没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对于地方媒介却是重要新闻;而不人地方媒体记者法眼的新闻,有时又可能成为具有全国、全球影响力的新闻事件,有的甚至可能引发外交纠纷。可见,同样一则新闻.在不同的媒介、不同的记者眼中,其价值是不一样的。

在这个过程中,新闻生产者首先要占有大量可供比较和选择的信息资源,才能形成一个优中选优的良性循环的新闻生产和接受机制。记者掌握第一手的信 息资源,与从他人那里获取的第二手信息资源相比.第二手信息资源的价值是要 大打折扣的。长期缺乏对第一手信息资源的有效掌控,意味着媒体没有核心竞 争力,有失去话语权的危险。

当然,在今日一般信息资源爆炸、新闻信息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并不一定会导致印刷媒体“开天窗”或缩减版面,也不会导致电视节目的停播,更丝毫不会影响网络媒体页面上的热闹非凡,因为有大量的一般性信息可以用来填充多余的媒介空间和媒介时间,但新闻资源的不足一定会带来新闻价值标准的下滑、错乱和一般信息、劣质新闻的泛滥。

2.发展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世界。新闻价值理论也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甚至也必将是一个新价值观代替旧价值观的过程,尽管这种更新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但它符合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客观规律。因此,对于新闻价值观.我们也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反对认为新闻价值观是一成木变的静止观点。

新闻价值观是一个从无到有、由模糊到清晰、由传统到现代的发展演变的过程,是新闻媒介诞生以后逐步形成的衡量和评判新闻价值的标准化产物。传统新闻价值观孕育于大众化报纸产生时期。大众化报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面向全社会各阶层、各文化层次的广大读者发行,为了扩大发行、吸引广告,报人们就要思考采访、选择什么样的事实才能引起社会大众的兴趣。经过长期摸索,根据他们的经验教训,慢慢总结出以社会大众作为对象,以刊登社会新闻等通俗内容为主的办报思路,报道内容涉及人情世态、逸闻趣事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注重新闻的显著性、新奇性、接近性、趣味性、人情味,尤其注重趣味性。大众化报纸的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报纸的竞争,极大地促进了新闻事业尤其是报业的发展。

但是,大众化报纸过分追逐商业利益、过度媚俗阿世、缺乏社会责任等也常遭到人们的垢病。“西方大众化报纸的发展过程,可以说是不断使新闻商品化的 过程,不断利用新闻获取利益的过程。办报刊如同办企业一样,都是为了发财,为了发财,新闻像制造商品一样被‘制造’出来。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报人们发现,受众对于‘新闻’比对的观点’更感兴趣,越能迎合受众心理、引人兴味的新闻,

就愈能获得利润。”传统新闻价值观突出趣味性、人情味、接近性.竭力追逐冲突、 刺激、异常,以离奇的事件满足人们消遣、娱乐、发泄、共鸣的目的,这种注重浅层 次心理需求的价值观来源于西方社会崇尚的快乐主义价值观。“于是,能够给人 们带来感官享受的带有冲突性、人情味、新奇性、隐私和暴力成为选择新闻时的 首要价值取向。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奖的获奖作品往往是表现战争、暴力、丑闻的作品,原因就在于此。”

在中国,一些晚报、都市报等大众报纸也存在过分追求商业利益、追求市场最大化,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将社会责任放到了次要地位的问题。在新闻的选择上,它们追逐冲突、刺激、异常、消遣、娱乐。在版面上,广告所占的比例过大,有些超过40%,甚至由广告数量决定版面数量。在服务对象上,媒介存在“嫌贫爱富”的倾向,它们追逐城市、嫌弃农村,巴结富豪、疏远穷人。甚至可以说今天 的大众传播媒介基本上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城市媒介,媒介生态在某些方面已经 城乡失衡。

同时,我们也看到,今天的晚报、都市报等大众报纸的新闻价值观的演化同西方大众化报纸有所不同,它们的演变似乎映照出特定的中国国情,同社会转型的整体趋势相适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比如,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人们开始关注日常生活方面的信息,于是大量的无关时效性和显著性、内容平淡、不以猎奇和冲突取胜的生活类新闻进入新闻传播的渠道。随着社会矛盾的增多,人们热切关注这些问题如何解决,于是那些没有趣味性、新奇性等价值特点,但注重社会矛盾调査研究的深度报道、调查报告、解释性新闻等就大量占用了新闻媒介的空间和时间。还有随着社会逐步进人消费阶段,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开始发生变化,面向社会大众的晚报、都市报等媒介,其新闻价值也慢慢向世俗化、通俗化、娱乐性、时尚性和消费性方向转变。这些转变和特性使得这些大众报纸与党报、专业性报纸的价值取向有所不同,当然这与大众报纸不以社会精英而以社会大众为文化服务对象的媒介定位直接相关。

总之,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传统新闻价值观必然要转向现代新闻价值观。 它要满足受众的各种精神需要:满足人的求知欲望和提高人的精神活动的能力 (获知性);提高人的正义感和生活勇气(激励性);报道大量生活新闻、经济新闻、 天气或灾情预报使受众获得实际利益,避免损失(实益性);让人们从新闻中获得 乐趣,陶冶性情或得到轻松感(娱乐性)。在媒介融合时代,现代新闻价值观必须继续以一种开放、革新、发展的姿态迎接挑战,勇于接受发展过程中来自各方 面冲击所带来的必然改变。普利策曾经说过:“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媒介融合语境下的中国媒介和中国记者不仅应该是社会变动的瞭望者,还应该是密切关注自身改革变化的瞭望者。

3.整体的观点

现代信息传播过程正“由单向传播模式向双向传播模式、互动传播模式和整体互动模式’进化,传播学研究所面对的也不再是孤立的、个别的传播现象和问题,而是从一定角度、窗口审视和研究‘整个世界’,即它向自己要解决的那个任务的所有现象开放”。同样,对于新闻传播的价值的思考与选择也要采取整体的观点,要从整体、大局、完整、统一等方面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新闻价值的讨论强调从新闻生产、新闻产品和新闻受众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研究,其实正是一种整体研究的转向。它要求我们不能再局限于过去的单一的要素和角度,而要采用立体的全视角的整体的眼光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可以将新闻产品的时效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新奇性、人情味等价值要素和受众需要的获知性、激励性、实益性、娱乐性等价值要素融合、揉搓在一起进行综合的、统一的考虑。

在人人都是小广播的时代,新闻价值的体系不仅应该是发展的和变化的,而且应该是开放的和多元的,还应该是统一的和完整的。因为,从传统新闻价值观念出发,认为没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可能却偏偏又是个大新闻;依据某个地方新闻生产的标准可以成为头条新闻的东西,也许整体观却认为可能是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影响区域大局的不能报道的新闻内容;某些新闻价值要素的特点非常鲜明,但是另一些新闻价值要素却可能具有负面意义。因此,对于新闻价值各种要素的权衡和驾驭,必须从整体的高度进行思考和运用。

如今新闻报道的生态环境日趋复杂,媒介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社会敏感性也日益增强,面对新闻报道机会的稍纵即逝,新闻生产截稿时间的不容拖延,群体性报料对新闻报道速度的步步紧逼,谣言四起后媒介辟谣的尴尬无力,媒介舆论监督对象的公关软着陆后的集体失声,新闻从业者迫切需要媒介依据整体观综合运用传统的、现代的,以及当下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价值理论。

整体观非常重视新闻价值体系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社会形态的相互关系,认为新闻价值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新闻价值体系的各个要素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在传播中则互动互助、共进共演。同时,新闻价值体系与政治、经济、文化、科 技、教育等社会形态也是密不可分的,社会的变化随时影响并建构着新闻价值体 系,新闻价值体系在能动地适应社会的过程中也反映并建构着社会生态,推动社 会发展与进步。

4.互动的观点

中国文化是一个互动的心场结构,其基本理念是,人世没有超绝存在、没有绝对真理、没有生死之争、没有二元对立主义,人世是一个互为延续和互为关系的互动整体,任何个人对他人都构成延续和互动。在信息传播活动中.则表现为天、地、人、媒四者之间合一共构、相辅相成、互动互助、共进共演。

在融合新闻生产时代,网络互联互通,新闻互动共演.现代传播科技使得任何信息资源都可以轻易冲破空间和时间的阻碍.成为所有媒体、所有人都可以共享、共用的公开信息资源。新闻生产者与新闻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成为常态,导致新闻素材的采集和选择范围无限扩大.跨文化传播、跨区域报道已不再是国家通讯社和中央级媒体的专利,而变成了当下各级、各类、各种新闻传播媒介的家常便饭。“7 • 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的许多新闻信息都是通过新浪微博由事故列车上的乘客向外发出的,对于所有新闻媒体而言,在这些信息资源的选择上不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而且这些消息都是新闻当事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其质量和可信性也没有什么问题,唯一的区别在于新闻生产者对待这种信息互动及其所带来的新闻价值的变化。事实证明,有强烈新闻敏感、能认真对待并及时行动、在第一时间赶往新闻现场的媒介记者,由于充分地利用了当时网民在现场发出的信息素材,准确判断出这起动车追尾事故具有重大的新闻报道价值.从而成为媒体和受众关注的焦点,在新闻竞争中抢占了新闻和舆论传播的制高点,写出了为许多媒介引述和转载的新闻。

网络世界的蓬勃发展给新闻媒介带来了全新的报道空间。我们经常看到. 原本可能根本没有新闻价值的东西,经过微博上的一番围观、质疑、讨论、分析之后会突然间成为媒介的热点新闻。当今,网络虚拟空间虽然不同于现实社会,但与现实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紧密联系。在这一网络虚拟空间,网民既是积极主动的新闻接受者,也是积极主动的新闻生产者。即使他们没有发送新闻,只要他们在热情地围观、激烈地讨论、不时地质疑,偶尔给点建议、角度,或者只发出一个表情、手势、符号,或者说感动落泪了、怒发冲冠了、悲观失望了,等等,所有这些互动都极有可能在突然之间激活、引发这一新闻事件非同一般的新闻价值,结果

经常是一个微小事件(如一支香烟、一块手表、一根皮带、一个微笑、一个口误等) 不仅进人主流新闻媒体新闻价值和新闻报道的选择范畴成为热点新闻,而且可 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事态发生质的甚至是根本性的变化。南京官员“天价香 烟”事件、延安官员“不当微笑”事件、甘肃官员“手表门”、福建官员“皮带门”、广 西官员“日记门”,还有“干爹门”“裸照门” “开房门”“艳照门”等官员“失德”事 件,都是近年来网络上热门新闻素材的典型。

有的“门”虽不涉及腐败,但同官员的素养有关。有些官员说话不动脑子,会说出一些弱智的“雷人雷语”,结果酿成民意沸腾的网络事件和新闻事件。比如, 2010年7月南京化工厂爆炸案发生后,江苏省委办公厅副主任徐光辉逼问现场 采访的记者“哪个让你直播的”,由此酿成一桩“直播门”;2013年4月河北小朱 庄出现“红色地下水”,导致近800只鸡饮水后死亡,沧县环保局局长邓连军辩 称:“红色的水不等于不达标的水,比如说咱放上一把红小豆,那里面也可能出红 水。”院士闻声反驳:“红色地下水肯定不达标,官员睁眼说瞎话。”2013年4月7 日CC T V《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河北红色地下水事件追踪报道”,红色地下水 最严重的区域苯胺含量超标70多倍。铁道部新闻发言人说:“不管你信不信,反 正我信。”云南省官员:“你(原政协主席)怎能用政府给你配的车带老百姓上访?” 宜黄县官员:“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江西万载官员:“如果我们不拆迁,你们 这些知识分子吃什么?”网上流传:“我躺下来都比你高。”“我只为领导服务,你们 算个啥! ”“小心你的命!”此类“说话门”在网上互动、热炒,更多的是对官员心态 和作风的一种监督和不满。还有“芙蓉姐”“冥想姐”“吃面姐”“犀利哥”“房叔房 婶”等网络滑稽事件。

官员的各种“门”,民众的“特殊生活事件”,在网络上频繁出现,见诸主流媒介,不同事件间的示范效应也逐渐显现。虽然反腐专家说依靠“门”监督官员“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但现在似乎舆论一旦形成,就成了纪委监察部门对相关官员进行立案审查的最好切人口。民间的一些滑稽事件为何也一直保持着有增无减的态势呢?我认为,这些特殊生活事件一方面彰显出一定的新闻价值,暗合着公众的社会情绪,检验着公众的社会伦理,另一方面又显示出一定的娱乐价值和喜剧效果,能激活并符合消费社会中大众消遣、排解的信息接受心理。

总之,比较、发展、整体、互动的新闻价值观主张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相沟通,传者价值、新闻要素与受众需求相融合。主张科学掌握新闻价值判断的尺度,准确把握新闻价值变化的趋势,及时在最佳的时间点抓取最具新闻价值的事实进行报道,这既是采访、获取优质新闻的基本保证.也是成功进行新闻生产的前提条件。因此,网络时代的融合新闻生产应该具有更加精准的新闻价值定位,而且应该具有更加广泛、开放、灵活的新闻价值标准、体系和充分的选择自由,其结果必然是能够出现更多的更加符合传者需要、新闻要素与受众需求的新闻报道。

判断题

融合新闻生产的策划理论

新闻策划理论也是融合新闻生产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朴素理论。策划是针对未来要发生的事情作当前的筹划。策划就是要找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来龙去脉,据此思考和探求通向未来的可操控的路径和手段,并采取对策。新闻策划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有中生彩”。新闻策划的对象也不是新闻事实,而是新闻报道和新闻业务活动。新闻策划理论不应该成为“制造新闻”的理论根据,而应该成为提高新闻传播效果、增强新闻报道磁性、扩大受众接受范围的理论武器。

一、新闻策划的概念及其言说

新闻策划是新闻媒介和记者在特定时期为了达到某种传播效果而对某一新闻事实的报道过程和方式所进行的精心设计和谋划。新闻策划不是新闻的策划,而是新闻报道过程和方式的策划,一切必须以新闻事实为依据,以客观存在为基础。刘海贵认为:“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竞争、新闻改革的产物,且策划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重大题材报道的成败。而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传播工作人员对新闻传播活动最佳效益的谋划。即这是一种把看似孤立发生的客观事物,看似彼此没有内在联系的事物,看似零散与片断的事物,通过系统、思辨的手段及严密的设想和规划,从内涵上把它们联系、贯串成一体的活动过程。”^这就是说,新闻策划并不是要改变新闻事实本身,更不是制造新闻事实,而是根据新闻事实充分地利用和协调媒体的采编报道力量,选择特定的报道角度,制定不同的报道策略,从媒体竞争的战略层面上,充分运用好媒体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及信息资源,形成最佳的新闻报道效果。

为了更好地说明和理解新闻策划,我们列举一个“穿越天门”的新闻策划案例。

张家界偏居湖南湘西一隅。在20世纪90年代初.即使是湖南人也很少有人知道那儿居然有一片风光旒旎的人间洞天。后来张家界一鸣惊人,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胜地.源于一个“穿越天门”的策划。其策划高手就是时任张家界黄龙洞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叶文智。

早在数年前,法国曾经举行过特技飞机穿越埃菲尔铁塔的活动,引得举世瞩目。也许正是受了此事的启发,叶文智1999年突发奇想:何不举行一次飞越天门洞的特技表演呢?天门洞是张家界独有的一个天然穿山巨洞,位于天门山上。海拔1261米,洞高127.37米,洞深279.42米,洞宽最宽处58米,最窄处仅 28.03米,而且两边对穿,彼此可以遥望蓝天,属世所仅见。与埃菲尔铁塔比起来,天门洞更富有情趣.也更刺激,更有挑战性。更重要的是埃菲尔铁塔作为已经拥有相当知名度的旅游景点,飞越活动无法增加它的无形资产,而天门洞尚属 “养在深闺人未识”且有巨大旅游潜质的独特景点,通过穿越活动可以迅速为它带来巨大的知名度。

为了论证其可行性.叶文智先后邀请国家地质测绘局的专家和国防科技大学航天系的专家、教授进行实地考察,得出的结论是:一般民航机和战斗机均不宜做穿越飞行,只有航空运动型的飞机可以尝试。此结论虽然大大增加了穿越飞行的举办难度,却也启发了叶文智的思维:对啊,何不就请航空特技飞机?在穿越的同时还可以表演别的特技飞行,观赏度岂不大大提高?

要做就做最大的,叶文智决定邀请国际航联(FAI)来张家界天门山举办“世界特技飞行大奖赛”,同时进行穿越天门洞表演。再考虑到当时全世界都沉迷在 迎接新千年的气氛之中,叶文智决定将两者结合起来,举行主题为“穿越天门,飞 向21世纪”的世界特技飞行大奖赛。

有了绝妙的策划方案,还需要去落实每一个细节,特别是跑批文,涉及30多 个部门,从市到省,从地方到中央,从政府到部队,从民航到体委,从国内到国外, 叶文智和助手们跑了一圈又一圈。功夫不负有心人,9月1日,国际航联世界特 技飞行大奖赛总干事Monnat先生亲临张家界荷花飞机场和天门山实地考察, 最终同意于1999年12月在荷花机场进行世界特技飞行大师穿越天门洞表演。

这样的重磅新闻自然是所有媒体都感兴趣的,一时间,包括海外各大通讯社的各种媒体都纷纷予以报道,天门山和张家界的名字被高频率地到处传播,越来越多的记者开始向张家界聚集。特别是到了临近比赛的日子,几乎每天都有新闻报道“世飞赛”和天门洞的筹办情况。

与此同时,另类的声音也在响起:一是指责举办者没有考虑山区变化无常的天气,更何况飞机穿越近300米的山洞时洞口的侧风及洞内形成的涡流很可能引起航线的偏离和误差,一旦出现机毁人亡的情况,将会造成十分严重的恶劣影响;二是许多人批评这是拿自然资源在冒险,因为一旦飞机撞上山体,将对人类自然风光造成不可修补的损害。应该说,这些批评都有一定道理,但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万无一失的事情.更何况以特技大师们的水平.只要不出现特别恶劣的天气,穿越应该没有很大的风险。此外,策划者通过专家们向公众介绍:即便飞机不慎撞上山体,以山体之巨,也无法构成实质性的损毁。事实上,此时的争议,正是最好的造势,同时可以形成巨大悬念,大大增加事情的刺激性,使人们想不去关心、了解都难了。

大赛如期举行。来自9个国家11个代表队的15名飞行大师准时参赛,其中世界冠军及世界排名前10名的选手就来了 6名,可以说是顶尖水平的角逐。 经过3天的激烈比赛,很快就到了众人期待已久的压轴戏——穿越天门洞。此时,中央电视台和湖南卫视进行联合现场直播,同步向世界报道表演实况。据估计,比赛现场有10余万人观看,世界各地的电视观众更是高达8亿左右。

12月11日14时23分,匈牙利特技飞行大师彼得•贝森耶驾机升空,在绕着天门洞飞了几圈之后,飞机校正方向,突然一头钻进了天门洞,拖着长长的浓烟从山洞的另一边呼啸而出……围观者顿时情不自禁地鼓掌、欢呼。紧接着,第二架,第三架……所有的飞机都穿越成功!

“穿越天门”取得了巨大成功,张家界的美丽山水通过电视画面被推向了世界人民的视野。活动结束后,张家界的旅客接待量连续两年保持50%的增长率,景点收人从1999年的]2. 6亿元上升到2000年的19. 7亿元,再上升到2001年的27. 6亿元,可谓节节攀升。对此,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中国航协主席魏纪中及湖南省主要领导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张家界市委书记刘力伟说:“‘穿越天门’ 活动,成就了‘世飞赛’无数个第一,第一次在世界自然遗产地举行,第一次与旅 游促销结合,第一次与企业联手,第一次人类驾机穿越自然山洞,第一次与大型 文艺演出及多种航空表演相结合……”

对于这一非常成功的策划案,徐一化评论,就张家界黄龙洞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策划“穿越天门,飞向21世纪”事件本身来说,它是广告策划;就国内外媒体对 “穿越天门”事件的报道来说,它是新闻策划。这既是新闻策划与广告策划的区 别,也是它们之间的关联。因此,他认为:“党报要做好新闻策划与广告策划一起 抓”

新闻策划因竞争而生,也因竞争而兴。融合新闻生产背景下的媒介竞争已经上到一个新的层次,这种竞争跨越了不同的媒体平台,超越了传统媒体的地域范围,更重要的是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使得新闻媒体在信息资源竞争上出现了“无差别化”的趋势。也就是说,随着传播全球化,大众化、草根化的出现和发展,一家媒体要想通过掌控独家新闻或信息资源来战胜对手,其机会已经变得越来越渺茫。这使得“媒介的融合发展,各类媒体之间的竞争中心将逐步转变为媒体采编人员的信息资源发掘能力与新闻专题的策划能力上面,通过对信息资源的进一步挖掘,为广大受众提供恰到好处的解读与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不断变化的外部世界”。这才是当今媒体在新的竞争形势下,争取主动权、话语权,争夺受众,获取优势的根本措施。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随着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和新闻工作者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新闻策划必将大有用武之地,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多种多样的融合新闻策划

在媒介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新闻策划被认为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是媒体由被动变主动,由劣势变优势的重要手段。新闻策划要遵循可信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变通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实效性原则,还要根据主客观情况和新闻事件的性质,灵活地采用相应的不同类型的新闻策划。

根据不同的标准,客将新闻策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依据新闻策划的运行时态,可以分为周期性新闻策划和联动性新闻策划;根据新闻事件发生状态,又可以分为突发性新闻策划和预知性新闻策划。下面主要介绍这两种策划的运作。

1、突发性新闻策划

这是指无法遇见的突发事件的报道策划,如地震、火灾、飞机失事、战争爆发等,都属于突发性的新闻报道内容。这类突发性新闻一般无法提前得知,通常是在事件发生之后立即策划报道活动。媒体迅速投入对突发性新闻事件的全面报道当中。这就如同战场上的“遭遇战”,媒体的猝不及防的情况下突然遭遇重大事件,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调度新闻采编报道力量投入对到当前的紧急状态之中。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媒介度突发性新闻事件的重要性、复杂性、影响范围等不明,以及受到报道资源动员事件的局限,最初的报道规模通常不会太大,但随着各种媒介、各路记者的陆续到位,新闻事件开始逐步呈现和日益明晰,新闻报道的规模逐渐扩大,各种细节和真相也被逐一挖掘出来。因此,突发性新 闻策划活动无法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而主要集中在新闻报道的中后期, 体现为对新闻事件原因和后续等内容的深度挖掘。例如,美国的“9 • 11”事件, 2010年11月15日上海高层居民住宅火灾事故,2010年8月16日黑龙江伊春市鞭炮爆炸事故,2011年7月23日甬温线特大动车追尾事故,2010年到2011年间河南和山西频繁发生的矿难,面对这些突发性重大事件,部分媒体记者虽然可以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但作为媒体根本来不及在第一时间组织策划全方位的新闻报道方案,只能在对事故原因的调查、后续报道中发挥新闻策划的效用。

由于事出突然,且影响面广,不论是武装冲突、灾难报道还是公共卫生事件,媒体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往往一哄而上。“除了报道真相之外,媒体竞争的核心更多地还在于策划手法的高明、观点表达的鲜明与独特以及深层原因是否触及等。”可以说,新闻报道策划的好坏不仅反映媒体对事件认识的深度,而且直接影响到其媒体的公信力与权威性。以2008年9月爆出的三鹿奶粉事件为例,总体印象是都市报表现积极,全方位报道了整个事件,然而观点略少。《南方周末》 除了有事实报道,而且有评论员文章《无良公关凸显媒体病变》,直指媒体弊病, 指出媒体健康状况并不理想,需要恢复其正常机能,做阳光媒体、干净媒体、专业 媒体,重建社会免疫系统。

2.预知性新闻策划

这是指对能够预先知道的即将发生的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进行的报道策划。如香港回归、奥运会、航空母舰首航、神舟飞船升空等事件性新闻或活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等非事件性新闻或活动等,都属于可以预先知道的新闻报道内容,因而可以提前进行新闻报道策划。

在媒介的日常新闻报道策划中,最多的是事件性新闻或活动的策划,非事件性新闻或活动策划相对较少。由于可预知的重大事件“已经有明确的发生时间 或者时间段.整个事件的大体安排和走向都是已基本明确的或预知的新闻事 件”。因此,对这些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策划往往在数月甚至一两年前就开始筹划和运作,提前为报道设计详细的采访报道流程、各种人力资源的整合协调、大型采编设备的购置和试用,以及各种历史的现实的信息资源的搜集与整理,等等。最为典型的就是四年一届的奥运会的报道,媒体往往在奥运会开幕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就开始关注运动员的集训与备战,而对即将展开的赛事更是有详细 的时间表和参赛选手信息,甚至媒体对运动员的夺金概率都有着相对明确的预 测和把握。这时,新闻报道就不再是一场“遭遇战”,而是一场经过长期运筹帷幄 的“有备之战”。所有的采编报道力量严阵以待,各类人力物力资源准备就绪,部 门间分工协作也已经全部就位,只等事件发生。新闻策划使得新闻媒体对于这 些可预知的重大新闻报道有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媒体可以根据新闻事件可能的 发展进程合理地安排和谋划新闻采访报道的流程,使之能更加有效地捕捉新闻 现场的信息资源和各种细节,而不再是将重点放在新闻事件发生后的后续深度 报道当中。

新闻策划除了可以按报道对象来划分以外,还可以按照策划的重要性程度和运用的资源规模进行划分。一类是对那些社会民众高度关注的重特大新闻的 报道策划,“新闻单位负责人、其他相关人员共同策划,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展开 大规模的战役报道。另一类是新闻题材的涉及面相对较窄、规模较小,时间较短 的报道策划,一般由一个或几个部门的负责人进行策划,展开‘局部’战役”。 当下,不管是哪一类型的新闻策划,或大或小,或宏观或微观,或重现场或重深度,融合新闻生产的介人都为它们带来更多的变化和可能性。

三、融合新闻策划的新变化和新优势

从媒介管理学的角度来说,新闻策划其实就是媒体管理者针对不同类型的重大新闻报道对媒体资源实施科学合理的调配,其中包括媒体人力资源、设备资源、财力资源,也包括新闻生产所需的信息资源、时间资源和空间资源。传播科技助推下的媒介融合不仅包括上述资源融合,而且包括媒介形态、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从而为融合新闻生产的策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

1.融合新闻策划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成为常态

在日常融合新闻生产的过程中,往往自然而然地伴随着持续不断的新闻策 划。融合新闻采编中心的编辑们对新闻素材进行梳理、编辑、筛选、判断和加 工,或者根据不同媒体平台的特点和需求,对采访报道人员、报道对象、采访地 点和时间等进行资源整合和调配,或者根据记者采访新闻素材协调共享、切割、加工,不同媒体将生产的不同类型的媒介产品根据市场分析和定位发送和传播给特定的受众,这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的策划协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还要考虑兼顾媒介集团旗下的每一家媒体平台的特色和需求,每一家媒体平台又要在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的同时做好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工作,让丰富的媒介资源全部发挥出最佳的效应,进而达到最佳的新闻传播效果。

2.融合新闻生产意味着媒介的采编能量得到充分释放

在传统的媒介生产中,原本单一的媒体(报社、杂志社、广播台、电视台等)只 能生产一种类型的媒介产品(报纸、刊物、广播节目、电视节目等),媒介融合之后 融合新闻生产使得单一的生产方式逐步消失•随之而起的是综合的生产方式的 逐步崛起,新的媒介企业具有了全能的立体的生产能力和手段.新闻记者也具有 了复合性的多技能的新闻采写编评摄播的本领.新型媒介集团的新闻生产力、传 播力和影响力得到了无限放大,释放出无比巨大的能量。如果我们将以往的新 闻策划比作筹划打一场战役的话.那么融合媒体则能够连续不断地策划进行一 系列立体的和全覆盖的新闻报道活动.而且乐此不疲、习以为常。与此同时,融 合新闻生产可以调用多媒体平台的优势,让不同的媒体平台拥有不同的优势,指 向不同的受众,获得不同的传播效益。譬如.网络媒体在时效性和互动性上具有 无可比拟的优势.印刷媒体在深度报道方面占据优势,而电视媒体则在视听结合 的呈现效果上超越其他媒体形式。

这就是说,融合新闻生产中的新闻策划可以有效地利用不同媒体平台的资源优势,将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进行有效结合,以最合理的媒体组合形式,通过最佳的传播方案将新闻信息迅速及时地发布和传播出去。因此,融合媒体不但在新闻策划报道资源的调配上拥有一般媒体所不具备的全媒体动员能力,而且在新闻信息的传播上拥有多媒体平台所形成的“和声”,从而可以轻易超越单一媒体平台的单一传播效果,而获得立体的、综合性的传播效果。

3.不同媒体平台生成的内容产品优势得到充分展示

在融合新闻生产中,各媒体平台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信息汇集,也可以极大地提高新闻策划的丰富性和质量水平。譬如,传统报纸媒体提供最具洞察力的深度分析,电视媒体提供最为直观的视频画面,而网络媒体则可以通过及时高效的互动机制采集到最为丰富的受众反馈和社会舆论信息,这些信息还可在媒体内部进行深度加工,有的切割成短小精致的媒介产品,有的改编成不同主题的系列产品,更多的被原封不动地存贮在媒介数据库,同媒介全部产品一起供公众浏览、下载和分享,新闻生产者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拓策划和生产思路,进一步制作和生产出更加丰富的信息产品以满足受众不断增长的需求。

4.融合新闻受众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新闻策划作为一场有指挥、有调度的媒体行为,其根本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 满足受众需要、吸引受众关注。如果融合媒体的传播内容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受 众的实际需求和心理需要,符合他们的欣赏习惯和接受特点,是受众迫切需要了 解的难点、热点和疑点,那么融合新闻媒介就会赢得受众的青睐,就会在竞争中 取得主动权。媒介单向传播走向终结和媒介综合传播逐步兴起,为最大限度地 满足受众需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撑。融合新闻媒介的异军突 起,告知了人们一个简单的道理:让受众离不开的媒介才算是真正好的新闻媒 介。网络和新媒体同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精准,即 可以精准地知道受众的地理位置、工作特点、经济地位、心理需求和信息偏好等, 因而可以弥补传统媒体收集受众反馈信息迟缓、分析受众需求不准确等缺憾,媒 介融合中的大数据统计可以迅速将受众讨论、反馈、需求和社会舆论加以量化, 接着新闻策划者可以根据受众数量、质量、接触媒体频次、接触时长和接触稳定 性等量化数据,准确地锁定受众目标,指挥媒介实施精确定位、精准传播,从而可 以比较准确地实现预期目的和传播效果。

四、融合新闻策划的组织重构与流程再造

“新闻策划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意识的高级形式。”“意识的能动作用,不仅 表现在人的认识活动中,而且表现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即意识对实践的指导上。” 在新闻策划中,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①报道的事实是不变 的,事实的报道是可变的;②报道的事实是发展的,事实的报道是可测的;③报道 的事实是客观的,事实的报道是能动的。®融合新闻的策划是一种对客观存在 新闻事实所作的采访、写作、编辑、传播上的能动性的预先谋划和设计,它不是凭 空肆意的安排,更不可能脱离客观实际去做漫天想象。融合新闻策划是一项有 层次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做细致的分析、精心的谋划和合理的安排。所以,融合 新闻策划必须有一个相对科学严谨的操作流程,才能保证新闻策划达到预期目 的和效果。复旦大学刘海贵教授认为,新闻策划的运作流程为目标锁定、制订方案、落实措施、目标矫正四个基本步骤。贵州大学林涛认为:“新闻策划应该充分考虑到,确定策划项目、选择媒体与策划机构、确定策划人、拟定策划书、策划实施五个步骤。”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郑京湘从业界的角度出发认为:“重大新闻体裁的策划大体要经历,选题研判与确定,策划内容结构规模与版面包装,收集资料并形成完整的报道计划,记者采访,形成初稿,与编辑沟通,稿件见报,反馈总结,八个步骤。”这些观点都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传统媒介新闻策划流程的认识,其实融合新闻策划的运作流程同上述流程在基本要素上大同小异,但必须思考融合新闻生产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趋势,新闻策划需要通过媒介组织重构与流程再造发挥更大的作用。

1.重构全媒体全流程的新闻策划运营机制

在现代传播科技建构的地球村里,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 移动媒介等新型媒介组成的信息网络渗透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合新闻生产面对的新闻事实和信息生态变得日趋复杂,“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不一而足,所需处理的信息资源类型的多样化,直接提升了新闻采编工作的复杂程度”。新闻资源的开放性程度越来越高,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新闻进人传播渠道的门槛也越来越低,纯粹的独家采访和独家新闻已变得十分稀有,新闻 同源化、同质化、浅层化现象已经司空见惯。除此之外,网络空间中复杂多样、参差不齐、真假难辨的巨量信息资源也十分突出地呈现在融合新闻报道的视野之中,挥之不去,不招却来。以往按部就班的静态的单一媒介的新闻策划流程和反应滞后又相互分割的新闻采编机制,已经跟不上媒介融合的步伐,难以适应多媒体的融合新闻生产的最新需要。因此.基于新媒介和网络传播科技的融合新闻生产呼唤重构全媒体全流程的新闻策划运营机制,使得新闻策划和编辑中心能够对融合新闻生产实施动态的、实时的监控和管理。从实地新闻采访、占有信息资源,到对信息资源进行摸底调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甄别新闻的真实性,分析挖掘新闻价值,再到新闻产品的制作、加工、处理、编辑、发送、反馈和后新闻产品的运营和再生产,等等,都必须以一种全新的甚至是颠覆性的思维方式进行分析思考,重建符合时代要求和具体实际的立体的全面的融合新闻策划机制加以应对。

2.建构以编辑部为中心的新闻策划运营机制

传统媒体的新闻策划往往是以个体(编辑或记者)意志为主导,采编经验比较丰富的人的意见往往处于主导位置,因为他们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的经历决定了他们有把控重大新闻报道的能力和手段。但是,在融合新闻生产中,新闻策划往往是一个集体的头脑风暴过程,是一个充分激活和调动编辑部内来自不同媒介的全体人员知识积累和采编智慧的过程。融合新闻策划也不再只服务于某一个媒介平台,而可能同时服务于多个不同的媒介平台,而不同的媒介平台对于新闻产品的内容和形式可能有完全不同的要求,甚至对新闻内容生产的思路和风格都会有相应的规定和描述。在融合新闻生产的后半段,新闻产品往往又与新媒体技术加工、美化和包装紧密结合,比如新闻内容需要通 过什么样的形式表达,通过何种介质传送,传播给什么样的对象,这些对象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些反应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和效果,这些影响和效果又能给媒介带来什么效益,等等,都需要通过以编辑部为中心的新闻策划运营机 制来完成。

建构以编辑部为中心的新闻策划运营机制,旨在形成科学的宏观、中观与微观结合的新型全媒体编辑体系,以及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结合的新型信息传播体系,媒介集团通过赋予全媒体编辑相应的职权,让编辑部直接在总编辑的指导下,在选题策划、指挥调度、稿件取舍、检验把关、时空搭配、资源整合、 关系协调、多媒体制作等方面起关键的、核心的作用,从而使整个采编传输流程 决策迅速、信息畅通、调度灵活、高效合理。同时,为保证编辑部充满活力,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和竞争力,还要对编辑部人员实行严格的竞争上岗、流动换岗制 度,使得编辑部活水长流、创意不断,不仅将编辑部建成媒介的新闻策划中心、融合中心和调度中心,而且要将编辑部建成媒介的新思想、新观念、新创意的生产中心和输出中心,以及媒介的人才培养中心和轮训中心。

3.构建从新闻策划到发送全流程全方位的控制评估机制

在传统媒介的生产过程中,新闻编辑对新闻稿件的控制和评估,往往是记者 交稿后才介人的,这种事后介人式往往被讥讽为“马后炮”“事后诸葛亮”,如果被 推倒重来,记者还有抵触情绪,有的甚至甩手不干,导致编辑比较被动。因此,必 须变事后干预为事前介人,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变短程监控为全程监控,变 领导管理为集体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既包括新闻策划、选题确立、人员调 配、资料准备、启动运行,也包括各部门协调、全方位跟踪、多资源整合、受众意见 收集、传播效果评估等。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新闻策划方案的控制与评估。新闻策划建立在预见新闻事件的基础之上,而真实发生的新闻事件可能与预见中的 不尽相同.且新闻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又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这也就要求新闻策划 要有极大的灵活性,要能够适应新闻事件的任何变化,否则就有可能导致整个新闻策划陷人困境甚至无法完成。

融合新闻编辑策划管理中心的主要工作通常包括:①组织日常策划会、选题 会或采前会;②对策划好的不同选题进行分工,将编辑与记者进行配对,共同完 成采访编辑过程;③编辑部对各个选题采访过程进行监控,根据了解的情况,变 换采访策略,调整报道思路,改变报道手法;④根据前方情况.调度版面或时间, 准备背景材料.制作相关图表,收集链接资源,必要时配发相应的言论;⑤根据新 闻事件和内容特点制作成适合在不同媒介发表或发送的文本和产品;⑥对发表 和发送的新闻产品进行效果追踪.收集受众反馈意见,实施修复、删除、撤换甚至 致歉等补救措施;⑦对收视率、阅读率、点击率、评论率、转发量等数据进行统计、 分析和存贮;⑧整理受众信息偏好、接受习惯等各种情况,用于指导下面的新闻 传播;⑨对编辑和记者进行考核评估,并同收人、奖励、晋升等联系起来。只有通 过对新闻报道从策划到发送再到反馈等全流程进行控制和评估.新闻产品质量 才会不断提高,新闻产品的价值才会不断提升,传播效果和效益自然也才会越来 越好。

4.打造全媒体的新闻传播与信息互动平台

融合新闻生产要突破现有的限制和流程.就要在网络传播与新媒体技术运用和所有媒介形态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的整合和重构,打造全新的、全媒体的新闻传播与信息互动平台。首先,媒介集团内不同媒介公司之间的平台要联通和整合.要打破以往部门与部门之间、媒介与媒介之间、编辑与经营之间的隔阂与界限,实现跨部门、跨媒介之间基于共同愿景和利益的合作与协同;其次,对融合新闻生产(采写编评、摄录播管)的全部过程进行融通和整合.新的平台不再是一报一网一台的新闻生产者各行其是,而是根据需要和可能,打破原有的媒介体制框架和组织形式,对不同的媒介新闻生产流程进行评估、打散重组;第三,鼓励、支持媒介集团内不同媒介、部门、个人开通官方的或个人的微博、微信和博 客,或者建立网站或网页,同正规的新闻传播平台相呼应,形成全方位的、多层次的、立体的、互动的传播网络。

建立全媒体新闻传播与信息互动平台.还要以动态新闻生产观促进内容产品升级,延伸新闻生产链。编辑部的核心业务要从版面制作转到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新闻内容创造上来;要在文字精致化、图片优质化、文稿多样化上下功夫,为平台提供多种多样的新闻产品,实现一次采集、动态整合、多个渠道、多次发布的数字化传播;这种新型的组织形式还需要新闻生产线上各种资源整体联动,从而不仅可以满足新闻滚动播发的需要,而且对同一新闻内容能同时制作出多种形 态的新闻产品。例如,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就建立了滚动新闻部,编辑不断与在现场采访的前线记者连线,将最新消息在网站等多个平台上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手段滚动发布,然后再作为素材进行新的整理和加工,形成不同的新闻产品供不同媒介选用。

在新闻策划的实施中,必须有这样互动、控制和评估的过程,新闻策划的指挥中枢要时刻控制着整个实施进程的走向,并不断对新闻事件的发展及新闻报道的效果展开评估,对新闻事件的发展、变化,新闻传播效果出现的偏差及时寻找对策,实施修正,以保证新闻策划最终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判断题

融合新闻生产的采访理论

新闻采访是融合新闻生产的前提,是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生产素材而进行的一种职业性的调查研究活动。人们常说:“新闻报道是七分采三分写。”新闻采访在融合新闻写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没有过硬的新闻采访基本功就写不出好的新闻。每个学新闻的人都很清楚,从事新闻工作的人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用的专业技能,而且需要强壮的体魄、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要“手勤、眼勤、嘴勤、脑勤、腿勤”。

一、“五勤”——新闻采访的基础

新闻采访被称为记者感觉器官的全方位调动,不是简单的问与答,写与录,而是记者大脑及眼、鼻、口、耳、舌全身感觉器官的同时运作。有经验的老记者们常常将成功的采访过程总结为“五勤”,也就是手勤、眼勤、嘴勤、脑勤、腿勤。还 有“六勤”“七勤”之说,也就是在“五勤”的基础上加上“耳勤”,或加上“勤学”和 “勤练”。

1.手勤——“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手勤更是记者的基本功,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便是记者一项主要工作内容。在新闻采访中记者要勤于记录、快速记录,更要懂得如何记录,知道怎样记重点、难点、疑问点、特色点,怎样将趣闻逸事、生活琐事等都记录或摄录下来。今天的记者无论你是用笔记录、用键盘记录,还是用手机记录、用机器摄录,采访记录的过程等于新闻生产的前期素材采集过程,它将直接决定新闻后期生产的费力程度和新闻产品的最终质量。

2.眼勤——炼出“火眼金睛”

新闻采访要求记者们都有“火眼金睛”,一走进新闻现场就能发现新闻线索,找到新闻价值。记者们要有一双具有穿透力的敏锐眼睛,能发现身边的新闻。要懂得用眼睛扫描和过滤,目光掠过之处便能迅速捕捉最有价值的新闻素材。他们能掌握看的规律,总是先捕捉动态的再留意静态的,先捕捉宏观的再观察微观的,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由内到外。他们的眼睛就好比一台不断按动快门的照相机,拍摄着新闻现场的一个个鲜活画面。他们还要用心去看.用心去记.将 看到、记住的画面转化成为客观的文字;他们还要带着思考去看,思考读者和公众所关注、需要的是什么。

3.嘴勤——“多问也是金”

新闻采访是沟通交流的职业,要通过人际间的沟通交流搜集和获取新闻素材。因此,如何通过自己的巧妙提问打开对方的“话匣子”,显得十分重要。这些都使得记者的嘴不能闲着。会说话的记者懂得如何拉近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距离,懂得如何同采访对象建立彼此间的信任关系.懂得如何让新闻当事人据实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想。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记者嘴巴不勤是办不到的。只有多开口、勤提问,才能得到新闻生产所必需的新闻素材。

4.脑勤——勤动脑、多思考

脑勤,就是记者的脑子要动得快,要勤动脑、善动脑,懂得自己去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而不是人云亦云。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通过思考拨开新闻的迷雾看到事物的本质,通过思考发现新闻背后的新闻,发掘新闻的潜在价值和深刻的报道内涵。因此,好新闻必然是新闻生产者思想的结晶,没有思考的新闻生产是机械的,也是缺乏新意和价值的。

5.腿勤——“好新闻是跑出来的”

新闻现场对于新闻报道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没有深人第一现场的脚踏实地的采访,没有亲历现场的真切感受,新闻就如同“水中花、镜中月”。那些自己编织、想象出来的新闻现场是经不起推敲和检验的,唯有亲自去听、去看、去核实、去记录,才能获得第一手的新闻素材,才能建立独立的思考和认识,进而生产出生动鲜活的好新闻。“好新闻是跑出来的”,走南闯北、东奔西走是新闻记者们的工作特色,腿勤也就成了好记者的典型特征。

在融合新闻采访和生产中,新闻生产者的“五勤”依然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背包记者”“全能记者”马不停蹄地奔波在一个又一个新闻现场,他们操弄着各式各样的先进数码设备,眼观四面,耳听八方,问这问那,精心记录,勤奋采集,积 极思考,目的就是完成高质量的报道任务。

二、虚拟空间——新闻采访的新场域

在传统意义上,新闻采访的“五勤”要求是建立在现实社会的客观基础之上的,它要求记者将自己的全部精力用于新闻采访活动之中,必须深人基层、亲临现场、脚踏实地,要用自己的眼睛看、嘴巴问、耳朵听、脑子想,因为所有的新闻元素都来源于此,需要通过人与人之间实实在在的沟通交流才能获取。

但是,在网络传播与社会化媒体迅速崛起的当下,不仅新闻事件的发生时空已经与往日有很大的不同,而且新闻来源、新闻变异、新闻生产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网络虚拟空间中的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短信等也已成为热点新闻的发源地,于是新闻采访的“五勤”要求也必须与时俱进,相应地改变原先的运作姿态和活动方式。

2011年6月20日,有一个名叫郭美美的20岁姑娘在新浪微博上突然蹿红,晒豪车、晒别墅、晒名包的她自称是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这个经过新浪微博认证的“红十字会”身份一时间激起了网友的关注,事件的新闻效应在网络虚拟空间中不断发酵。不断聚集的网友关注和讨论、对于红十字会的质疑,以及有人透过各种渠道提供报料,短短几天时间郭美美事件就成了国内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直到当年8月事件仍然未能平息,郭美美母女甚至还在宁夏卫视的《解码财经》栏目中接受财经学者郎咸平的专访。更为严重的是,郭美美事件引发的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仍然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中持续,并直接引起了之后红十字会的相关改革措施。此后,有关方面还提出“要重查郭美美事件”。就是这 样一个震动了社会各阶层的重大新闻事件,它的来源竟然是网络虚拟空间中的 无知和炫富。在现实社会中这样的新闻或许根本发掘不了,但是在网络空间中来得却是如此容易。

虚拟空间是一个信息快速传递的场域,在这个场域中人与人并不做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无论是传播者还是受众都隐藏在网络终端的背后。这使得虚拟空间中的信息交流可以变得更加隐秘、更加随意。更多的人也并不将虚拟空间中的表达等同于现实世界,现实社会中的束缚和压力在这里得到解脱,进而形成了巨大的信息汇集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自然也包括了新闻信息,甚至包括了很多具有重要价值的新闻信息。

因此,在融合新闻生产时代.新闻生产者的“五勤”事实上已经突破了现实社会的局限,勤奋的记者不仅应是现实社会中的活跃者,而且应是虚拟空间中的网络达人。这也就是说,互联网对于记者而言不仅仅是简单的使用,更是要融人生活和工作中去,要对虚拟空间中的新闻信息有敏锐的嗅觉,深谙网络传播之道,知道哪里是网络新闻最有可能出现的地方,它们会首先传播到哪里,造成怎样的影响。

同时,网络虚拟空间中的信息虽然是丰富的,参与网络信息交流的也是网络终端背后的个人,但虚拟空间中使用虚拟身份发言,往往并不像现实社会中一样,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因此,新闻生产者在网络空间中采访获取信息时更要学会判断、懂得甄别。再好的信息素材,只要是杜撰的,就没有任何价值。

三、公民记者——新闻采访的新力量

在传统的新闻报道中,记者的“勤”是有限度的,新闻生产者不可能无限制地对新闻展开没日没夜的调查和挖掘。作为个体的记者,无论在时间上、精力上,还是在空间上、在新闻生产的视野上,都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全方位报道和无限制的深度挖掘。个体的限制在客观上造成新闻报道无论在深度上、广度上,抑或角度上,都有其局限性,适度的新闻报道成为新闻生产中的一种必然选择。

在实际的新闻报道中,无论新闻生产者多么勤奋地投人工作,都可能岀现新闻采访调查中无法顾及或是疏漏的现象。好的新闻题材往往不可能在一次性报道中完全到位,或是采访不周全、新闻聚焦有偏差,或是受众的兴趣点没有完全找准,新闻的深层次价值尚有挖掘的潜力,这些都成了传统新闻报道方式的局限性。

在融合新闻报道时期,原本新闻产品的接受者——受众成了新闻采访调查的热情参与者和新闻产品的积极生产者,他们从传统新闻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积极响应者、互动者和传播者。对于那些能够激发他们激情和兴趣的新闻报道,他们主动地投人精力搜集、上传相关新闻信息,他们乐于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时间和精力:有的积极动用自己的资源优势介人到新闻调查和采访中来,并将自己所掌握的内部信息或秘密分享给他人;有的撰写、制作新闻,开始发挥专业新闻生产者所担负的传播职能;还有的在挖掘新闻旧题材和老新闻潜在新闻价值上乐此不疲,同专业新闻工作者较劲。

我们不得不承认,公民记者正试图通过对生活原生态接近真实的记录,改变媒体记者和编辑习以为常的新闻视角;试图通过自己的行动对少数媒体垄断者手中的传播权力发起挑战或进行革命;或者试图通过强调个性化表达和个人对社会和自身的关注,显示出对传统新闻学和主流媒介的不屑与嘲讽,进一步强化和推动新闻自由;或者是想通过自己的行动,对社会中的丑恶和不公进行监督和揭露;同时,在处理和报道突发性事件中,公民记者也以自己的神勇和眼线多、信 源广、少遗漏的优点,让主流媒体自叹不如。

受众的广泛参与使得新闻素材在网络空间中交汇融合越聚越多,分散在网络虚拟空间中的每一个受众都可能成为公民记者。也正因为有越来越多热心的公民记者开始不计酬劳、不辞辛苦地参与新闻的生产过程,为新闻报道提供素材,提供意见建议,或直接参与新闻作品的撰写和制作,才使得融合媒体新闻生产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极大延伸,打开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新闻生产空间。面对虚拟空间中的众多可能,无论新闻记者多么勤奋,都不可能预知在无边界的虚拟空间中谁可能成为推进报道的“深喉”。因此,在网络时代,新闻记者不仅要努力调查和采访.还要努力建立自己的网络资源和社会资本,让自己成为零散信息汇聚的中心或网点;要懂得如何运用网络时代的媒体工具,将媒体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拓展到网络的虚拟空间中,让受众在掌握新闻信息的时候能够通过网络即时与媒体取得联系。

判断题

融合新闻生产的报道理论

新闻报道是对新闻事实的客观描述,它要求新闻从业者以尽可能准确的语言、简洁精练的表述方式,公正、客观地将事实原原本本地传达给受众。新闻报道是一门客观呈现新闻事实的艺术。新闻是为读者、观众服务的,必须适应他们的接受特点和具体需求。受众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有思想、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希望看到的是生动鲜活的报道,期待的是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受,想被唤起和新闻当事人一样的内心共鸣。

因此,新闻报道其实又是一门平衡的艺术。它既要客观报道,又不能拒受众于千里之外;既要生动活泼,又不能偏离对新闻事实的追求;既要适应受众的心理和需求,又不能完全不顾传播主体的权利和需求。正如没有人会以文学巨著的标准去要求新闻报道,也没有人希望它成为教科书,不会有人期望哪一天电视新闻会有电影特技一样的拍摄效果,但也不希望电视新闻报道的视角和技巧一成不变。

在传统新闻媒体时期,信息是一种相对稀缺的资源.媒体掌握着丰富的信息资源,而受众通过媒体获取信息。因此,传统新闻媒体所担负的就是信息采集者和告知者的职责。网络与新媒体的快速崛起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信息传播的格局,受众的信息获取不仅不再是难事,而且必须面对信息爆炸的威胁和海量信息的推送。在信息社会里,新闻报道的意义也不仅仅在于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还在于能给受众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和精神享受。

一、人情味报道与故事化表达

融合新闻生产的背景是新闻资源不再稀缺,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如何通过不同的新颖的新闻报道方式吸引受众成了新闻媒体竞争的焦点,而人情味报道和故事化表达则成了新闻报道屡试不爽的成功秘籍。

所谓人情味报道,是指“那些侧重于表现新闻中人性相关的内容,同普通人的思想情感紧密相连,人文意蕴较为浓厚”®的新闻报道形式。西方新闻学者将人情味作为新闻价值的一种要素,认为人情味是新闻报道的基石,因为人情味可以与人类生活中的一切情感相关联,如喜悦、愤怒、嫉妒、伤痛、悲哀、愤恨、风趣、 幽默等。因此,人情味报道往往更容易吸引受众,调动他们的情感神经,通过新 闻媒体文字、画面、声音的渲染去触动受众的情感,让受众全身心地投入新闻报 道的体验当中。

当然,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新闻都可以成为人情味报道的范畴.类似政治决策类、财经行情类的报道都很难向人情味报道方向靠拢,而社会类新闻则与人情味相关的元素较多。因此,媒体的主要空间开始向社会类、情感类新闻转向,传统印刷媒体中社会新闻占了大头,电视媒体中方言类社会新闻栏目热播,网络新媒体的首页空间也主要是社会新闻。

除了人情味报道,另一变化就是新闻报道中故事化的表达方式。但故事化的表达并不是一个新鲜事,因为新闻的最早期形式很有可能就是故事,那些流传至今的神话、寓言、历史故事在当时可能和新闻其实不分彼此,事实上不论哪个时期人们都有爱听故事的传统,故事或曲折离奇、或亲切感人、或形象生动,它们显然比那些呆板枯燥的文字更能激发起受众的好奇心,吸引读者阅读。哥伦比亚大学James W. Carey教授认为:“新闻学是一门经过严格训练的叙述艺术。” 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不仅赞赏这一定义,更提出“新闻学就是一门关于采集和讲述故事的学问”。那么讲述什么呢?李希光认为,“就是要写我们这个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写他们对事业的追求,写他们是怎样的人,写他们是如何生活的,是怎样谈吐的。这就要求4描写!描写!再描写!’”,主张要用找故事的艺术培养 “建筑大师”。®因此,“故事是新闻作品的‘核’,用故事讲述新闻是新闻回归事实的新思路,也是新闻采写的最高技艺”。

事实上,随着新闻行业的飞速发展和激烈竞争,故事化表达在新闻报道实践中的运用已经十分普遍。布隆代尔的《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详细解释了《华尔街日报》为什么产生了那么多令人惊叹的报道。“它告诉新闻记者们一件事情,就是如何用高品质的报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让这种注意力一直保持下去!”认为“所有被称为伟大的故事,都来自伟大的创意,几乎在所有伟大的故事创意中,都有一种人性的展示”。美国媒体核查联盟(AAM)于2013年3 月发布报告称,虽然《华尔街日报》纸质版发行量同其他报纸一样下滑,但数字版却在持续增长,两者相加,《华尔街日报》依然是美国销量第一的日报。这与其高超的讲故事技巧不无关系。

国内报纸《南方周末》的报道风格之所以为国内读者所喜闻乐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其拥有一批会讲故事的记者。而电视媒体上也有一批故事类的新闻节目,如《文涛拍案》《王刚讲故事》都是凭着在电视上讲故事取得成功的。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媒介市场化的浪潮席卷国内,追求新闻报道可读性和吸引力成为国内媒体的目标,到了 21世纪,网络和新媒体的加人更是在内容上极大地丰富了受众的阅读享受,激烈的媒体竞争也将人情味报道和故事化叙述的新闻报道方式推向了高潮。

二、平民文化与草根语言

在传统新闻生产中,新闻生产者处于信息传播的中心,在整个新闻生产与传播过程中占据着主动地位,受众虽然可以选择媒介,但终究要遵从某一媒体的报道风 格与特点,只能生产什么就消费什么。但在融合新闻生产中,新闻生产者则不断地 放低身段以取悦受众,因为今日受众不仅可选择的媒介日益增多.而且自己也在某 种意义上成了媒介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并且在网络空间中拥有属于自己的平 民文化、草根语言,而媒介反而变成了这种文化的追随者和附和者。

新式的平民文化是相对于传统的精英文化而言的,也可以将其称为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高雅文化更注重沉思,而通俗文化则倾向于外在刺激;高雅文化注重的是再现形式,而通俗文化关注的是被再现的事物。”®但是,在新闻生产实践中,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的区别更多地反映在受众的不同心理需求上,民众的心理需求形成了平民文化的主要根基。譬如,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平民文 化更需要一种简单、轻松的愉悦;对于生活中的压力,平民文化更需要短促而直 接的释放。

当然,贴近平民文化并不意味着新闻生产就可能会有“媚俗化”“低俗化”的趋势。事实上,随着教育的发展,社会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平民文化尤其是网络空间中的平民文化也逐步上升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一方面,他们关心国家大事、世界形势、政治经济的动态,积极参与各种社会问题的讨论;另一方面,平民文化十分关注民生,着眼生活,从柴米油盐到衣食住行,民众用自己的眼睛去感知民生问题,诉说属于自己的新闻。聪明的新闻生产者则不断调整自己的采访重心和生产方向,以适应平民文化的前进步伐。

平民文化的传播特征、叙事风格和内容特点,也铸就了属于自己的草根语言。尤其是在网络空间中,网民们信息交流日益频繁.传播速度日益快捷,也促成了网络草根语言的快速成长。从开始时“博客”“斑竹”“网虫”等网络中约定俗成的专有词汇,再到如“高富帅”“白富美”“屌丝”等调侃社会现象所形成的幽默词汇,网络词汇的适用范围变得越来越广,网络草根语言也开始渐渐走出网络空间,进人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现实生活之中,也进人了新闻生产的语言系统之中。

当然,对于这种草根语言现象和趋势,学界和业界也有不同的观点和评价。 有人认为,网络草根语言在新闻生产中的运用破坏了语言应有的标准性和规范性;但是,也有人认为,新闻语言与网络语言并不对立,使用好网络语言恰恰能够对新闻报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丰富新闻语言,使新闻报道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更加贴近受众。当然,这两种观点各有其道理。应该说语言本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越来越多的网络用语和流行语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并逐渐得到标准化的注解.新闻报道的语言也必将变得更加鲜活生动。

三、网民观点与舆论报道

融合新闻生产的另一点变化就是对于网络民意和社会舆论的密切关注。在传统新闻报道时期,民意和舆论的生成和反馈速度远不及融合媒体时期,因此,在客观上也造成了传统新闻生产中一般很少涉及民众的观点和意见。如今,各种微博、论坛、博客及新闻的互动频道都成了民意汇聚的场所。对于媒体而言,将网络民意和社会舆论作为新闻生产的信息素材在技术上已经没有难度,在道理上顺理成章,在社会和经济效益方面更是可以直接提升媒体声望和新闻传播效果的捷径。

首先,融合新闻报道及时反映最新的舆情动态能使新闻更具时效性,而快速报道网络民意和观点也使得新闻报道更贴近受众的情感特点,更符合受众的心理需求,也就更能吸引受众的关注和参与,有助于增强新闻传播的叠加效应。

其次,融合新闻报道中对于各种网民观点和舆情动向的及时呈现,也使得新闻生产者在问题处理中掌握了话语权,获得了主动性。他们可以对社会中不同的舆论观点进行平衡处理,这也有助于在新闻报道中形成对新闻事件多角度、多层次的观点组合,在客观表现社会舆论的同时,可以通过观点的公开交锋形成有效的舆论引导作用。

第三,媒体通过融合报道社会各界观点、分析和引导舆论,也更容易形成媒体影响力和品牌效应,树立公正、客观、平衡的媒体形象,增强媒体的公信力,使媒介自身就能够产生对受众的吸引力。

判断题

融合新闻生产的传播理论

传播理论是与融合新闻生产密切相关的又一个朴素理论。传播理论告诉融合新闻生产者要十分重视受众需求和传播效果,要思考如何让新闻更好地传向受众并为受众所喜爱,和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和新媒体显然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高钢教授就认为,网络技术给新闻传播带来了七大优势:

第一,传播信息的速度十分迅捷;

第二,极大地方便了读者的阅读;

第三,与读者的联系更密切;

第四,同时传送文字、图像和声音,从而造成一种动态的立体传播的效果以吸引读者;

第五,不限时不限量地贮存信息,运行各种信息数据库,使得读者可以对历史文件进行检索;

第六,能够对读者状况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和掌握;

第七.低成本的运行。

彭兰教授也同样认为:“数字传播技术大大突破了传统信息传播技术的种种障碍.克服了传统信息传播技术的特点,同时也形成了很多的传播特点,如:技术门槛低、制作低成本、复制传播便捷、存储循环利用方便、信息传播双向性、传播模式多样化、传播渠道交叉融合。”

近年来,融合新闻传播的发展动力来源于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媒介融合进程的不断加快,其中既包括了移动媒体的异军突起,也包括了传统应用软件与新闻传播的结合,还包括了社交媒体拓展出的新闻传播的新空间。

一、移动媒体的个性传播

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智能终端,无疑已经成为当下新媒体传播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将新闻放进口袋里”,这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方式已经从一种时尚迅速发展为一种普及性的新闻接受习惯。

移动智能终端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商业化的推动下,发展速度极为惊人。 2011年是移动智能终端发展转折性的一年,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两种移动智能终端的出货量首次超过了网络终端台式机与笔记本电脑.在2012年又有大幅度增长,而且预计在未来的两年中增长速度还将进一步加快。据美国一份调査显示,在2011年29%的美国成年人已经拥有一部平板电脑或电子阅读器,到2012 年底,近1亿美国人拥有这类设备。移动智能终端市场占有率的快速提升,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信息接收的习惯。

“如果说2001年9月11日的早上,人们还在公交车上通过报纸阅读美国世贸大楼事件中惊悚的图片和抓人眼球的标题的话,那么十年后的今天,纸作为主要信息媒介的时代正在电子化时代的铁蹄下与我们渐行渐远,那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智慧集成单位的App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信息沟通的主流工具。”这里所说的App也就是运行于移动智能终端中的第三方应用,而新闻类的App 正是第三方应用中的一个重要门类。

以美国为例,在苹果iPad开始热卖的同时,传统的内容生产型媒介就可以与其展开对接,《华盛顿日报》《纽约时报》《今日美国》及BBC等分别开发出相应的App应用,从而将融合新闻生产的数字内容产品与移动智能终端接驳起来,让受众可以随时随地接收新闻,获得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而另一类则是Flip- boarcl式的全新媒体,作为一款被誉为iPad平台最佳移动阅读应用的软件,它首 创了九宫格式阅读方块,将不同类型的阅读内容分列在界面之上,同时将同一类 型的网站信息整合在一个门类下以方便受众阅读。

Flipboard的成功使得国内效仿者纷纷跟进,ZAKER、腾讯爱看、网易阅读、 鲜果联播都以几乎相同的形式发展移动阅读的业务。“所谓RSS,即简易信息聚合(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的缩写,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内容定义格式,任何内容都可以采用这种格式来发布信息,而在用户端,RSS阅读器软件的作用就 是按照用户的需求,有选择性地将用户感兴趣的内容聚合到该软件的界面中,为 用户提供多来源信息的‘一站式’服务。”

因此,在移动智能终端中的新闻传播变成了极为个性化和私人化的传播过程,新闻接受的界面可以由用户自行选择和组合,新闻信息也是由受众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后形成新闻聚合,在有限的移动屏幕范围之内,那些受众所不需要的新闻界面、新闻信息被有效地排除在外。受众不需要再像十多年前一样,在报纸的版面中耗费时间筛选出自己所关心的内容。定制化的新闻的传 播变得更加高效,且更具影响力。与此同时,新闻类App所提供的即时交互 设计,给予了新闻受众自我表达的空间,受众阅读新闻的同时可以分享新闻、 评论新闻,同时可与共同关注这则新闻的其他受众展开讨论,从而使得新闻传 播的效果更加深人人心。

二、应用媒体的强制传播

与移动智能终端中新闻传播的个性化、私人化不同,网络应用程序所经常使用的弹出式新闻传播则是一种强制传播,受众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被动地接受新闻信息突如其来的“骚扰”。

对此,陆地和高菲在《新媒体的强制性传播研究》中认为,这是一种强制传播,即“新媒体的运营机构或个人在没有征得公民意愿的情况下,以强制手段扩散信息以求达到某种目的的传播行为”。他们认为,强制传播的构成要素之一就是新媒体的强制手段对于受众而言避无可避、躲无可躲,他们处于无可选择的境地或视听器官的天然感应性造成对信息的被迫接受,使得受众的注意力资源被强行占有或掠夺。

网络新媒体中强制传播现象颇为复杂多样,其中最为风行的就是弹出式的广告窗口。出于增收盈利的目的,各类门户网站、应用软件不经意间弹出的广告窗口,现在几乎已经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引起了广大网民的反感和厌恶。

另一种形式则是弹出式新闻。“弹出式新闻的技术原理与弹出式广告基本相同,两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们所呈现的内容。弹出新闻的对话框是多种讯息的集合与集纳体,且具有极强的时效性。” ®对于新闻信息的强制性传播,陆地和高菲两位学者将其称为“有益的强制性传播”,因为“这些重大的新闻资讯、天气预报、路况信息等,对于受众而言起到一种趋利避害的功能.或者能够满足其特殊需求,在他们的相关调查中多数受众对于收到的强制性新闻资源内容持肯定的态度,认为是一个补充消息来源,了解新鲜事物的有效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闻信息的强制传播者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而是 一些市场占有率极高的网络应用服务提供商,例如,即时通讯软件(QQ、网易 P()P()、新浪UC等)、网络下载软件(迅雷)、网络安全软件(360安全卫士)、音乐 播放软件(酷狗)、视频软件等。在这些应用软件中,腾讯QQ作为即时通讯领域 的霸主,其2012年11月统计的月活跃账户数为7.89亿,季度最高同时在线账 户为1.67亿,其网民的覆盖率高达80%以上。“迅雷作为一款网络下载软件,其2011年日均覆盖人数高达5518万人,日均网民到达率高达22. 1%。”奇虎 360公司在2012年第一季度的财报中宣称其活跃用户数已经达到4.11亿,其 中360杀毒和360浏览器用户都已双双突破2亿。

由此可见,这些应用型软件在提供新闻信息时所具有的优势极为明显。没有哪家传统媒体可以达到这样的受众覆盖率、信息到达率,以及新闻信息传播的高效和即时性。另一方面,作为一款应用软件,其提供非营利新闻信息的动机极为明确.那就是在以新闻吸引受众注意力资源的同时,将受众资源销售给广告主。这些弹出窗口中常常是一半新闻一半广告,采取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方式将广告信息植人其中,既不使受众厌烦又能实现其商业目的。虽然,这其中部分应用软件的表演方式极为“拙劣”,但仅就重特大新闻的传播效果而言,强制传播无疑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传统媒体无法匹敌的新闻传播效果。

三、社交媒体的交互传播

如果说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最底层是以产品为中心,中间是以平台为中心,那么最高层则是以社区为中心。互联网之父Tim Bermers-Lee认为:Web〗• 0是基于信息的网络,Web 2.0是基于人的网络,Web 3. 0则将是基于开放的结构化数据的网络,倾向于让计算机自主阅读和理解互联网。社交网络成为一个集中化的平台,一个开放的内容仓库,用户不能完全控制自己发布的信息。社交网络的应用越普遍,Web就会变得越支离破碎,我们就越无法享受到一个完整的、统一的信息空间。

社交媒体是近年来新闻传播领域讨论的热门话题。作为一种迅速崛起的新生力量.社交媒体不仅强烈地冲击着传统媒体的领地和地位,而且正在重新诠释大众传播的理念。

社交媒体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社区、搜索、微博、博客、微信、即时通信等,它们 都是以社交功能为主的交流沟通平台,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方便快捷地 发布、分享、搜索、评论新闻信息,甚至有媒体人士将这类社交媒体称为“永不闭 幕的新闻发布会”。彭兰教授认为:“微博的微小降低了个体参与新闻传播的门 槛.提高了新闻传播的频率•,与手机等移动平台的对接则使得信息传播的空间方面限制减小,时效性进一步提升;转发的便捷使得新闻可以轻易地实现‘病毒式 传播而开放性则更容易持续刺激人们处于兴奋状态,促进更多的人参与新闻 传播。”《2009年美国新闻媒体状况报告》也曾指出:“受众在某种程度上正在脱 离原来依赖的品牌新闻机构,转而通过搜索、电子邮件、博客和社交媒体获取新闻信息。”

同时,美国 PEJ(Project for Excellence in journalism)的研究发现:“美国网 络新闻消费者对新闻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在相当多的美国普通公民看来,获得 新闻是一种重要的社交行为,新闻消费是一种社交参与和受社交驱动的活动,尤 其是网络的新闻消费。网络新闻消费者跟踪新闻的动因非常相似:72%的人认 为,他们喜欢与他人谈论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 69%的人认为,这一行为是他们 社会责任和义务的体现;50%的人则认为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将自己已知的 新闻告知熟悉的人。”®

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美国网络新闻消费者已经将新闻传播作为社交媒体的一种主要功能来看待。对于中国社交媒体的新闻功能,浙江大学崔波分析道:“中美两国的社交媒体虽然有所不同,然而前者的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后者,原因在于中国社交媒体对于政治性的新闻事件有着极高的关注度,以及中国人的关系形态是在先赋性关系影响下,再通过交往获得的。”因此,中国的社交媒体更是理所当然地担负起了真相追逐、意见表达、观点交锋的新闻媒介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社交媒体中的新闻传播方式与传统大众媒介的传播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传统新闻传播是一个由中心向外围扩散的过程,传播的主体是传统媒体的运营者们,他们占据着新闻传播的中心和制高点,进行着单边控制的传播过程,受众是整个传播过程中相对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这种新闻传播更像是辐射式的传播,各个媒体形成自己的辐射范围,尽管辐射范围或大或小,但共同的特点是越远离中心所受到辐射的影响越小。而社交媒体是建立在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网络基础之上的,通过人际网络再扩展到虚拟的网络空间,每个用户都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他们与多个节点形成连线,而这些所有的节点与连线共同构成了新闻传播的庞大网络机制。

社交媒体中的新闻传播模式有人称为“病毒式传播”,即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看似低效的“一对一”传播方式,其实在高效快速的网络技术的助推下,当整个网络中的节点都投入新闻信息的传播中时,新闻信息可以快速遍及整个网络世界,且没有中心,难觅源点。在社交媒体中,新闻信息不仅仅是被推送给受众,而是在网民所处的无数个链接中分享信息、感受关系。在这种“病毒式传播”的过程中,新闻信息往往免不了会发生变异和扭曲,每个个体都会尽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评论、分析、质疑、追问,这常常使得新闻失去其本来的面目。当下.已有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开始投身社交媒体的建设与运营,在不断增强自身影响力的同时,也有效地保证了网络空间中新闻信息的可靠性。

判断题

融合新闻生产与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是德文Anthropologismus的意译,乂译人本学。希腊文词源 antropos和logos,意为人和学说。通常指人本学唯物主义.是一种把人生物化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学说。一般认为人本主义有三种含义:一是特指14世纪下半期发源于意大利并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哲学和文学运动.它构成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个要素;二是专指18世纪到19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三是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看作万物的尺度,或 以人性、人的有限性和人的利益为主题的哲学,其中主要指现代西方哲学中与科学主义相对应的,以人的本质、价值、地位等为研究重心的哲学思潮.包括生命学、哲学人类学和存在主义等。

人本主义是西方近代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向来强调关注人的价值和生存状态,认为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都应当是人这个中心的本质观念。新闻学与人本主义结合常常表现为一种新闻工作者的担当。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俯仰天地的境界,悲天悯人的情怀,大彻大悟的智慧,正是新闻工作者关注人、重视人的最高境界要求。在新闻报道中人本主义体现为媒介与新闻工作者的人文关怀。既然人本主义把人作为“万物的尺度”,一切以人的需求为中心和衡量标准,那么新闻报道就应该将人的多层次需求作为核心内容和最常见、最实用的报道角度。可见,人本主义在新闻学中具有指导性的理论价值。

在媒介的发展中.人本主义也同样起到了贯穿始终的作用。人既是信息的生产者与传播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因此,媒介与传播的发展必然是围绕着人的需要而展开的。1964年麦克卢汉(McLuhan)在《理解媒介》一书中就直截了当地指出“一切媒介都是我们自己的延伸,或是我们肢体向物质材料的转换”,在这位传播学大师看来,机械技术使我们的肢体在空间中延伸,电力技术使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延伸,一切的技术和媒介都是在提升人的功能,所以它们可以被视为“人的延伸”。因此,当人不满足于刻板的文字时,广播媒体出现了;当人不满足于只能听见声音时,电视媒体出现了;而当人不能再忍受始终被动地接受信息时,网络媒体出现了。“正是受众/用户主动参与互动传播的需求,即人本主义促使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寻求融合,‘媒介融合’在全球媒介领域风起云涌。”

判断题

人本主义与融合媒介发展

媒介是用以满足人的需求的。用马克思的观点来说:“没有需求,就没有生产。”媒介的生产与消费也是如此。没有媒介生产,媒介消费就没有了对象和前提;反之,没有媒介消费,媒介生产就缺乏动力和目标。媒介生产与媒介消费是互为前提与手段的关系。媒介的一切生产活动其实都是围绕着受众的消费需求展开的,无论这一消费需求是传播者主观想象的,还是经过实际调査和科学验证的。

1957年马斯洛就根据需求的不同层次,将人的需求分为了五类: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严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传播学者舒尔茨根据人际传播标准,提出在信息沟通中人有三类需求:维持和谐关系需求、控制的需求和情感的需求。“在大众媒介中,受众的需求说到底是一种信息需求、精神需求,这一需求通常可以再细分为十大具体需求:求真、求善、求知、求新、求美、求和、求乐、求 安、求慰、求富。”这就是说,在媒介传播的过程中受众从来就不是被动的,他们 主动地寻求信息,他们花钱订报、买杂志、打开电视、选台,他们有明确的目标,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并且他们是积极的选择者,是由他们最终决定通过何种传播渠道来获取满足。

受众对于信息获取渠道的选择并不是随机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传播学鼻祖”威尔伯•施拉姆为了揭示受众在传播渠道选择中的规律,根据经济学中的 “最省力法则”提出了著名的传播学选择或然率公式: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 选择的或然率。也就是说,受众对于某种传播渠道获取需求满足预期的可能性越大,而费力程度越低,那么选择某种传播渠道获取信息的可能性也就越高;相反预期的报偿很小,而费力程度很大,那么选择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因此,某一传播渠道想提高自己被受众选择的概率时,可以通过两种途径: 一是提高分子值,即增加受众可能得到的报偿;一是降低分母值,即减少受众需要付出的努力。虽然离施拉姆的公式提出到现在已经有了半个世纪的时间,但选择或然率公式至今依然有较强的应用性,对于媒体的内容设置、广告的投放都有分析和指导价值。我们也可以根据施拉姆的选择或然率公式来分析融合媒体是如何围绕人的需求来发展的。

一、让更多样的信息可以获取

按照施拉姆的选择或然率公式,任何一种传播渠道要提高被受众选择的机会,途径之一就是提高分子值,也就说尽可能提供大量的受众需要的信息,让预期的报偿保证提高。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他们面临的是自身特点所造成的局限性,拫纸无法突破版面的限制而无限制地向受众提供信息;广播电视无法突破频道和时段的限制,一个频道一天只能提供24小时的信息量,而一天中广播电视节目收听收视率最高的“黄金时段”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以广播电视为例,据受众抽样调査显示,中国电视的黄金时间是每天18:30〜22:00的三个半小时, 广播的黄金时间在每天早晨6:00〜7:00的一个小时。

因此,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要用有限的版面和有限的时间吸引最多的受众选择,途径显然不是尽可能去任意丰富产品内容,而是尽可能找到一种能够迎合最广大的受众需求的内容。于是都市报上必然提供的是大量的本地社会新闻,因为最广大的受众选择都市报就是为了能够了解本地的社会状况,而不是专业性的知识。在电视的黄金时段,往往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娱乐节目和影视剧作品,因为只有这些内容才最有可能将尽可能多的受众吸引到电视机面前。

传统媒体的另一局限性在于,它天生不可能生产和丰富同自己媒介异质的产品内容,印刷媒介除了提供文字和图片供受众消费外,不可能同时提供音像、动漫等视听结合的媒介产品;广播电视虽然可听可看但又往往无法传播深度文字信息,音像信息传输转瞬即逝,内容往往缺乏深度。

融合媒体是多种传统媒体的结合与延伸,新媒体技术打破了传统媒体之间的隔阂,各种媒介渠道的功能得以相互交融,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融合媒体中.文字不但可以与图片相互搭配,甚至可以和视频、音频一同发布; 而图片新闻也可以配音乐、配文字,传统媒体中不可能逾越的鸿沟在融合媒体中轻易被打破,进而受众满足的报偿也得到极大提高。

另一方面,媒介融合打破了传统媒体因为自身特点造成的局限性。以电视为例,电视与网络联姻之后,受众可以通过网络任意时间选择自己想看的节目,掌握了收看的主动权,打破了传统电视媒体频道与时段的限制。更关键的是,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融合之后,拥有了海量的存储空间,可以允许融合媒体将一切信息存储下来以满足受众的需求,这在根本上突破了传统媒体的空间局限.原本在传统媒介中无迹可寻的分众、小众内容产品,在融合媒体中都可以得到充分满足。因此,融合媒体的产生和发展其实是将人的预期满足报偿不断提高的过程.受众的任何预期都可以通过融合媒体的渠道得以满足,这时候融合媒体渠道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受众首选,并且越来越多地挤占传统媒体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二、让信息更容易获取和传播

施拉姆公式中传播渠道被选择的另一个因素就是信息获取的费力程度。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那就是获取信息的费用,即为了获取那些本来不知道的部分的信息,人们得花费额外的成本。例如.要知道当下城市中PM 2.5指数,我们要在城市安装相关的测试设备,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要知道明天的天气情况.我们可能还要发射气象卫星:这些都意味着庞大的信息费用的存在。信息费用既然是一种成本,那么在经济人自私本性的驱使之下,人们就会有动力去降低信息的费用。在信息费用的降低上,从受众角度岀发和从传播者的角度出发意义是完全相同的,那就是通过让信息更容易获取,也就是施拉姆所说的降低信息获取的费力程度,进而降低受众的信息费用,但同时这其中又有一定的区别。

1.受众层面的信息费用降低

对于受众而言,获取信息的成本来源于几方面。首先就是为获取信息所支付的费用,经济学中信息和普通商品一样,是稀缺的,因此它也有价格。既然有价格,也就可以给掌握它的人带来收人,所以它是一种资产。从这个角度来讲,受众从融合媒体获取信息的成本并不低,受众不仅需要为此购买相应设备,还需要为掌握相应的设备接受相关的教育和学习。这样的成本远高于受众在街角买一份报纸获取信息。而另一角度是受众从融合媒体获取信息所支付的时间成本大大降低。容易获取和传播信息是“新媒体”的主要优势之一,在发布信息、引起对话和分享知识方面,“新媒体”都占有优势。超文本和搜索引擎是“新媒体”尤其是互联网的两种特征,它们使信息的获取非常便利。两个因素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当下“信息鸿沟”或“知识鸿沟”不断加剧。新闻媒介总是系统地向某些人群传递信息,具有更高社会经济地位的人又总是比其他人获得 更多更好的信息。媒介技术越发展,信息获取费用的差距也就越大,获得更多信息的群体和获得更少信息的群体之间的差异也会日益增长。这种数字鸿沟造成的差别正在成为我国继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体差别“三大差别”之后的“第四 大差别”。数字鸿沟造成的国内分化将演化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因为“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现实及趋势,会使社会不满情绪上升,不稳定因素增多,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2.传播者层面的信息费用降低

一方面,相对于传统媒体,融合媒体初期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例如设备购置、员工培训、系统采购等,但是随着融合媒体数量的增加,各方面的成本都在逐步降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章于炎(Yuyan Ernest Zhang)在其博士论文中认为,运用“朴素理论”(Simple Theory),其中包括机遇规模经济理论(Theories of Scale Economics)和范围经济理论(Theories of Scope Economics),高质量的新闻业可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并增强媒介机构的竞争优势,®进而也可以使 信息生产费用得以降低。另一方面,如何让受众更容易选择自己的媒介,这里所 谓的“容易”,在经济学的角度,就是传播者的信息生产费用较低或受众消费信息 费用较低的意思。

因此,不管是在传统媒体时代还是在融合媒体时代,媒介的营销推广都必不可少。媒介直截了当地告诉受众,如何通过我们的渠道获取信息、获取哪些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满足受众的哪些需要。不同媒介之间的融合与联盟形成了强大的媒介品牌影响力,在这种影响力的号召下,受众更容易消费有品牌保障的高质量信息产品。传统的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媒介集团在媒介融合之后正好通过旗下的不同媒介、不同平台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推广来不断放大原有的 影响力,不断提升整个融合媒体的品牌形象。

除此之外,融合媒体还通过“以本伤人”这种以低于成本的价格与对手竞争的方式来降低信息费用,拉低门槛,抢占市场份额,将市场中的其他竞争对手淘汰出局。但无论如何,媒介间的竞争始终是一场“内容为王”的博弈,尤其是在受众花费较高信息费用的时候,他们对于信息的预期及满意程度直接决定着融合媒体的发展与生存。

三、让大众传播满足人际传播的需要

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大众传播是指职业传播者和传播机构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电影等)向大众提供信息、知识、观念、娱乐等的过程。人际传播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情感的活动。当下,网络社交媒体已经成功地将线下的人际传播搬上了网络,博客、微博、人人、豆瓣一类的网站在线上构建了庞大的虚拟社交网络。而融合新闻也将传统的新闻媒体搬到了线上,于是新闻成了网络社交媒体的重要内容,进而媒介融合中的社交功能已经开始成为融合新闻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融合媒体之所以能够如此迅猛地发展,而且成为当下媒介发展的一种趋势,不仅因为它满足了人们对大众媒介的需求预期,而且因为它也满足了人们对于人际沟通的需求。

普尔将媒介融合称为一种功能同一化的趋势。当下融合媒体不但承担了大众传播的职责和功能,而且开始满足人们对人际传播的需要。以网易新闻为例,一条“陕西4房姐’被警方控制”的置顶新闻,在短短一个小时内就积累了数百名网民的跟帖,更有数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网民参与互动,其网友互动讨论的信息量远远超出了这则新闻本身。这些当然不是大众媒介所能承担的新闻传播职能,而是融合媒体与人际传播社交网络进一步融合之后的新功能和新趋势。让大众传播满足人际传播的需要,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可以分为三个过程。

1.从新闻发布到网民讨论

与传统媒体的受众不同,网络受众不仅仅是接受者与旁观者,他们还更多地积极主动加入传播的过程之中,有时他们主动提出自己对信息的需求和意见,有时则对传播的内容提出解读和看法,有时则将自己认为有价值或有趣的信息放到网上传播。融合媒体受众主动参与新闻传播的欲求,来源于受众作为人的自主性和互联网前所未有的开放性。融合媒体与人际传播、社交网络建立融合点的关键在于,给受众以参与新闻生产互动的空间和机会。从媒介守门人的角度来看,开放受众互动评论的机会和空间自然是有利有弊,精彩的评论可以激发受众更高的参与热情,也是对融合媒体最好的宣传和推广。但是,具有破坏性的、 骚扰性的评论.同样也会对媒体、对其他受众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为此,如何控制和引导受众互动和评论,成为融合媒体在满足受众自主性需求时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议题。

2.从网民讨论到新闻转发

同参与评论相比,转发分享是融合媒体与社交媒体新的融合点,将融合媒体新闻发布平台直接与社交媒体平台建立链接也是当下媒介融合的简单做法。受众在微博、QQ空间、微信的文字、图片下面设置新闻链接,或者将自己看到的新闻转发、分享到微博、博客等社交媒体平台,并且辅以评论.甚至号召粉丝们对相关新闻话题集中讨论,这其实与小范围的阅读小组又有什么区别呢?他们同样都是一种社交活动,而新闻、小道消息从来就是群体社交活动中最永恒的话题。对于融合媒体来说,这样的分享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其原理就如同苹果公司任由购买iPhone的消费者疯狂抢购、大排长龙一样,当各大微博、论坛、网站都开始热议这种狂热的购买欲望时.这就成了最好的广告和营销手段.潜在消费者的好奇心、购买欲求就都被调动起来了。新闻媒体也是如此,当全社会都在流传分享关于陕西“房姐”的相关新闻时,最淡定的受众也无法置身事外了,被激发起来 的受众开始主动寻求相关的信息以满足需求。

3.从网民发帖到新闻生产

有网友于2013年3月在新浪微博发帖:“#网友晒幸福感:月人万元经理不如高校老师#目前流行一种新的工资计算方法:工资不等于月薪,也不等于年薪,工资等于时薪!武汉一位髙校老师月人4000元工作80小时,算下来,时薪 50元左右。私企销售经理工资上万,工作320小时,时薪只有31元左右。在月薪和时薪之间,你选择哪一个?”接着就有媒体网友微博评论:“这种算法只能说明他不了解高校教师的工作量!”又有高校青年老师(“青椒”)跟帖:“我们都是8 小时上班24小时工作。”很快就有了 83人转发、34条评论。这引起了纸质媒体 的注意,某报纸于3月3日做了 2/3版《大学“青椒”压力调查》,引起社会反响。

网民发帖引起传统媒介报道和评论的案例很多,比如一则《中国在南亚的战略:以孟加拉为基点耗死印度》帖子,被印度智库网站“南亚研究中心”转发和评论后,印度《经济时报》又以“中国战略家说分裂印度”为题对此进行报道,引起印 度国内轰动和两国口水战。中国媒体也曾将网民发帖内容延伸做成新闻误报。 2009年1月,“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在曼德海峡迫使印度4基洛’级潜艇浮出海面” 被中国媒体广泛报道,但事后证明这是一条网民杜撰的新闻。而印度海军官员却称:“这是中国海军对印度的一次心理战。”近年来南海问题成为焦点,中国网民的举动也屡屡被南海周边国家媒体关注。比如,由于越南两次三番挑衅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引起一些中国网民愤怒,于是有网民为泄愤竟然炮制出了所谓的 “中国进攻越南计划”,引起越南的高度重视,数家媒体和电台纷纷报道。中国著名军事专家戴旭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说,中国对待南海和边疆问题上有官方的立场,也有民间的立场,互联网是民意的体现。了解对方民意并非坏事,但媒体不应被这些纷纷扰扰的“网络新闻”而左右,给双方民间情绪的怒火添油加醋。

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4.20 亿,稳居世界第一位。在网民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网民的意见表达也曰趋活跃和开放。美联社记者曾向中国同行坦言,怎么发现中国新闻,答案之一就是——上网!比如邓玉娇刚刚获释,美联社记者就已经同步发出了评论,称赞中国网民成为推动社会反腐的重要力量。

4.从网民加工再到新闻生产

在网络传播时代,受众的自主性并不止步于评论、转发和发声,他们也愿意在新闻信息的基础上加工创造,进而引发新一轮的新闻生产。2012年11月25 日,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成功起降歼-15舰载机后,舰载机指挥员在起降过程中的手势动作引起中国网友的浓厚兴趣。航母起飞指挥员以半蹲为姿势,右手蜷缩伸出食指和中指,指向飞行甲板前端,代表“允许起飞”信号。起飞指挥员帅气、干净、有力的“起飞手势”成为最大亮点,于是乎“航母Style”在中国成千上万的网民中开始流行,大家以不同的方式模仿并热情追捧。于是由新闻引发的、网友互动创造出的新的新闻生产点诞生了。这样的例子在网络时代很多,官员的 一个微笑、一支香烟、一块手表由于突然激活了受众的好奇心、窥探欲,进而在网 上寻求更多的新闻信息,这种寻找经常是官员们一落千丈甚至成为阶下囚的重 要诱因。其实,新闻引发网友的再加工、再创造进而形成新的新闻生产点并无必 然的因果联系,网民的智慧大爆发开始常常是“无厘头”或是偶然随机的新闻事件,但网络受众自主性需求却是一种客观存在和真实呈现,融合媒介需要满足他 们,也必须满足他们,因为受众的这种真实、客观的需求正是新闻生产的不尽 动力。

判断题

融合新闻生产中的人本主义

“客观新闻学”走向“对话新闻学”的关键是对新闻生产人本主义的尊重。史安斌、钱晶晶曾归纳Hartley(2008)和SoffeK 2009)①关于对话新闻学的四个核心观点:①新闻报道是记者与其报道对象之间相互对话和沟通的产物,也是不同话语和立场相互冲突、调和与协商的结果;②新闻媒体和记者应当是某个特定政治和社会群体的一分子,而不是所谓“局外人”;③新闻文本是一个具有多重意义的、开放性的、蕴含多种阐释可能性的“话语建构”(Discur.si ve Formation);④新闻报道的首要功能是在政治和社会领域内引发建设性的“公 共对话”。

我们感到对话新闻学的核心观点也许同样适合用来解释融合新闻生产中的人本主义精神。“以人为本”在融合新闻生产中已经成为一种共识。这种共识主要集中在对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人文意识、人文价值等要素的关注:强调新闻在涉及民生的报道中要敢于为民直言不良之事,弘扬正气,传递真情,替民解忧,关注弱势群体强调面对大灾大难的报道.新闻价值必须让位于生命价值;@新闻报道应该弘扬人的心理和精神.重视受众的知情权;以及在新闻报道过程中要重视新闻当事人的感受。

融合媒介新闻生产中的人本主义较传统媒介实行得更为彻底,因为融合媒介新闻生产是真正的人人参与的新闻生产、人人参与的新闻互动和人人参与的新闻传播。

一、人人参与的新闻生产

2001年9月11日,两架飞机撞毁了美国世贸中心,新闻媒体采用了大量私人拍摄的影视图像,他们恰巧带着摄影机拍下了现场令人难以置信的那一幕。 而《草根媒体》(% TTie              的作者丹.吉摩尔(Dan Gillmor)却在想象:“如果飞机上和建筑内的人都有照相手机,我们的记忆会有什么不同?他们会不会从被恐怖分子占领的飞机上传送影像?他们会不会从那个变成多人坟场的双塔内传出影像?如果有那些影像和声音在世界各地流传,我们的记忆会有很大的不同。”《这样的想象很快就变成了现实,在2004年印度洋海啸、2005年伦敦地铁爆炸案和2013年陨石撞击俄罗斯事件中.普通公民用手机或车载摄像头拍摄的影像资料远比媒体摄影记者拍摄得更完备、更清晰,那些昏暗的、摇晃的第一手画面很快成为媒体竞相采用的珍贵资料。伦敦市民威廉•达顿在伦敦地铁爆炸案发生的第一时刻,就用手机拍摄了大量照片,并且在朋友的博客上以近乎图片直播的方式报道了灾难的现场,而他的这些照片很快便进入了各大电视网的 新闻头条。

一时间,有关“公民记者”的讨论变得沸沸扬扬,普通人开始变成了新闻事件的主角,不需要记者,他们就是记者,就是电视台,他们就在现场,他们完全可以 自己来报道新闻。丹•吉摩尔引用一个韩国网络报纸的宣言来代表他对普通人参与新闻报道的认识:“每位民众都是记者。记者不是特殊族群,任何想找出新的发展并写成报道,供他人分享的人,都是记者。”

五年前或十年前,“公民记者”这个概念对于普通人来说,也许只是在重大的突发性事件中恰巧站在历史关键点的普通人的闪亮一刻。但是,在今天“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电视台”的年代里,已经没有媒介会忽视普 通人在新闻生产中的作用了。这些非专业的市民记者已经成为当今新闻生产的 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媒体向他们展开双臂。如果说,1998年麦特•德拉吉在淘汰新闻材料中获得震惊世界的新闻,为自己的博客创下了数百万的点击量,直接导致克林顿走下美国政治舞台,是开创了一个“公民记者”时代的话,那么这个时代的全盛时期正在到来,越来越多的“麦特•德拉吉”们正在通过博客、 微博、论坛、QQ、微信等各种媒介渠道发布属于自己的新闻。

人人参与的新闻生产之所以在融合媒体时代如此蓬勃发展,一方面自然与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没有网络技术、移动便携数码设备的普及,普通人参与新闻生产或许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但是,另一方面,这又是一个人的需求与满足的问题,那些被丹•吉摩尔称作“原本的受众”(the former audi- ence)群体已经不再满足于做个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与事件旁观者了,他们急迫地希望发声,希望告诉世界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于是他们在新闻的进展中做出反应,深度参与,甚至改写了整个故事”®。对于融合媒体而言,试图限制“原本的受众”的发言需求显然是不明智的,并且融合媒体更倾向于不断鼓励和激发“原本的受众”对于新闻生产的热情.让他们融入新闻生产体系中来,不但解决了融合媒体内容不足的问题.而且获得了一群积极主动的免费提供者。

当然,人人参与的新闻生产也有它的利弊.并不是受众畅所欲言,媒介获得人气,一切皆大欢喜这么简单。这些非专业的市民记者既是报料人、围观者,又是评论员、转发者,同时也是受众,这种多重身份的重叠状况是否有利于维护新闻的客观性、公正性、严肃性和专业性,这是不得不让人思考的。

二、人人参与的新闻互动

克莱•舍基(Clay Shirky)在《未来是湿的》一书第一章讲述了一部手机失而复得的故事。伊凡娜女士丢失手机之后,通过电话公司发现手机在一名叫莎莎的女孩手上,对方不仅拒绝归还手机,甚至还辱骂、威胁伊凡娜。伊凡娜愤怒之余将消息公布在自己的网站上,其后新闻网站E)igg转载.地方性和全国性媒体开始热烈关注,于是事情开始发生了变化。参与新闻互动的网友中有人发现了莎莎和其男友的MySpace,接着又有人查出了莎莎的全名和地址,还有人开车前往莎莎的房子,将视频放在网上供人浏览,新闻的不断更新使得上百万网民开始关注事件、发表评论、献计献策.随后数家主流媒体也开始介人报道.最终纽约警方迫于压力逮捕了拒绝交还失物的莎莎,并将手机物归原主。这是一个发生在大洋彼岸的人肉搜索”故事,作者克莱•舍基通过这个故事讲述了无组织群体是怎样形成并发挥出巨大影响力的。如果从新闻生产的角度来分析.我们则可以看到在网络媒体空间中,受众是如何通过互动来推进和完成一个新闻事件的。

类似的事件发生在2012年8月26日16时,一网民微博发表一条关于“8 •26”特大交通事故中一名官员微笑的评论并配以图片说明,一时间事件激起热烈讨论和互联网大量转载。当天19时,有网民指出,当事人系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下文简称“杨”)。当天22时,网民发布一张杨的戴表照片,并称“怀疑是价值3. 8万多欧元的欧米茄”。当天23时,网络又发布了杨的五张不同戴表照片。8月27日,网民指出杨所戴手表款款价格不菲,因此网友戏称杨为“表哥”。其后,置身舆论旋涡的杨达才先后在媒体接受采访,在微博回应质疑。但随后网友又上传四张杨的手表照,其间又有网友爆出杨的手镯、西装、眼镜可能也价格不菲。有学生向陕西省财政厅提交公开杨达才工资申请。直至9月 21 日,事件经历短短20多天的互动,最终以杨达才因存在严重违纪问题被撤职 而告结束。

在整个“微笑表哥”事件中,有四类受众参与新闻生产的过程。首先,就是微博报料人起到了发起新闻事件的作用.而其后新闻事件的发展其实就是在网友不断互动中自发地进行着的。其次,就是在整个事件中不断提供新的新闻素材的事件追踪者,大量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激发了这部分受众直接参与到新闻事件的追踪和素材收集当中,进而使事件的热点不断地转移延续。再次,则是事件中的评论者,他们是从受众中涌现出的意见领袖,他们为新闻生产提供专业知识、理性分析、深度解剖,进而引导事件中的舆论走向。最后,则是沉默的围观者,他们数量庞大,不参与新闻生产但或看、或转,是潜在的新闻生产者,他们对新闻的生产者产生一种耀目的刺激感,激发他们更多地投人精力,同时他们对新闻的当事方又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

由此,我们看到了一种融合媒体时代以无组织形式进行新闻生产的新模式,它与传统新闻从采访到编辑到发布的模式截然不同。它从报料人发布第一则新闻开始,随后在不断的互动中新的追踪者提供素材,推进事件发展,直到事件解决,最后在众人的添砖加瓦下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且极为庞大的新闻产品。

三、人人参与的新闻传播

“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有麦克风”,这是自媒体时代里的流行语。网络新闻、评论跟帖、论坛、博客、邮件、微博……网络新媒体迅速发展,舆论信息随时随地互动传播,网民早已不再满足于从网上获取新闻,他们已经成为新闻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按《牛津英语大辞典》的定义,“新闻记者”就是“为报纸或杂志写稿,或者准备新闻给广播电视台或电视播出的人”。克莱•舍基(Clay Shirky)调 侃这是一个奇怪的定义,因为它只强调了 i己者这一职业的雇佣关系,在出版商少 的情况下这个定义没有问题。“然而现在情况完全变了。大体上,发达世界里任 何人在任何时间可以发布任何事情,并且自从发布的那一瞬间,它就可以被检索 并能从全球访问到。如果任何人都能成为出版商,那么任何人都能成为新闻记 者。”® “新闻和新闻节目不过是对任何事件的任意反应。”®当然,这全拜信息技 术所赐,人的自主性再一次得到彰显,传播渠道为所有人所共有,你可以随时向 全世界发言。

传播技术的发展让人际传播进人大众传播的,首先要算是毕昇发明的印刷术,他首次让文字信息的复制和传播速度大为提高,而后磁带、胶片的发明提高了图像、声音的复制和传播速度,可以说复制速度提高了大众传播的速度和效率。互联网是继印刷术之后诞生的最重要的媒体,它的特点之一就是信息复制的便捷快速,近乎完美的复制能力使得人际传播进入大众传播变得如此之轻易。 李开复在《微博改变一切》一书中算了一笔账:“在微博时代,你有100个‘粉丝’,你就像一个小规模报纸的编辑;1000人,你就是街头海报、大字报的创作者;1万人,你就会有创办杂志的成就感;10万人,你发出的信息就像地方报纸一样受人瞩目;100万人,你的声音会像全国性报纸的头条那样有影响力;1000万人,你就可以像电视主播一样让全国人民听到你的声音。”®这样的微博影响力,主要来自于网络平台中信息方便的复制、转发和自我生产。复制、转发、生产让网络传播时代的普通人轻而易举地成了大众传播者——记者、主持人、出版商。但是,问题在于基于网络传播科技的博客、微博、QQ、论坛、微信等传播形态的“粉丝” 就等同于传播影响力了吗?

2010年12月6日晚上7时许,一条有关金庸因脑炎在香港尖沙咀圣玛利亚医院去世的消息通过微博、互动社区等途径在网络上疯狂传播,一时间引起不少信以为真的网民“惊呼”和“围观”。事后不久,金庸的助手出面证实,金庸先生身体状况良好。这样的假消息在“人人传播新闻”的时代比比皆是,仅金庸一年就两次出面辟谣,证实自己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可见,在融合媒体时代,受众虽 然可以成为新闻传播的强有力支撑,可以在短时间内为新闻事件释放出巨大的影响力,但受众终究不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媒体记者,不具备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养,个人媒介也不能取代大众媒介尤其是主流媒介。

过去,人们常说,“新闻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融合新闻生产时期,我们也许可以说,“新闻正在蜕变为一种草率的生产”。如今的媒介活泼有余、严肃不足, 内容生产草率马虎,节目生活化、庸俗化、粗鄙化、草率化,受众感受不到新闻生 产的高尚性、专业性、规范性和严肃性。随着网络和新媒体进人大众传播领域, 草率化生产趋势将会日益明显。

判断题

人本主义透视融合媒介

融合媒体新闻生产没有背离传统新闻生产人本主义中对于人的重视,相反融合媒体语境下形成的一种跨越空间和时间的无界限竞争,使得最能迎合受众口味的媒体能够吸引受众、占领市场,于是乎所有媒体无不使出浑身解数来巴结、逢迎和取悦受众。这使得人本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已经被无限放大,甚至可能被严重扭曲,只要是受众需要的就是正确的,就应该得到满足,于是受众的欲求得到无限制的追捧,整个融合媒体环境弥漫着低俗、血腥、情色,变得乌烟瘴气。

一、沦为平台或中介的融合媒体

人本主义视野下的融合媒体不仅仅在新闻生产中重视人,而且将更广大范围的人放置到了新闻生产、互动、传播角色上来,“原本的受众”成为新闻生产、互动与传播的主力军。而媒介则开始渐渐地沦为“原本的受众”信息交互的平台与信息传递的中介。“这是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昨天,一切都围绕着党派;今天,一切都围绕着媒介,并局限于媒介的空间。”“然而,这种‘媒介化’(Media- tization)的政治至多是这样一种情形:新闻业能够成为市民社会的代言人,能够 挑战政治自大和政治欺诈,但是,在民众对政党忠诚度降低,给媒介扩张提供了 新的空间之际,媒介机构并没有因此而对公众更负责任。”

当下,越来越多的新闻事件是由“原本的受众”引发,越来越多的新闻事件是由他们热烈互动而将其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越来越多的新闻是由他们的添砖加瓦而形成的完整故事,更有越来越多的新闻是因为他们的复制、转发而变得众人皆知。对于自媒体时代民众自发的新闻生产热潮,融合媒体几乎敞开双臂表 示热烈欢迎,甚至退出了自己的领地和放弃了作为媒体应尽的职责。难怪新闻 学界对新闻业界的批评不绝于耳:“新闻是新闻工作者使用各种方法的结果。” “新闻是经新闻记者加工的。” “我们没有说新闻记者伪造(fake)新闻,我们说新 闻记者制造(make)新闻。”我们“既非贬低新闻.亦非指控它为虚伪,而是要提醒 大家:就像所有的公共文献一样,新闻是被建构了的现实,拥有它自己内在的有 效性”。®负责的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应该坚决地向虚构新闻、伪造新闻说 “不”。新闻是一项公共事业,不是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新闻是一种文化形式, 是被结构了的、制造公共意义的一种或者一系列类型(genre)”。“新闻还是一件 物质产品,它是如何生产、如何分配以及如何为受众所用,应该从政治经济的、社 会的和文化的向度去理解。”

经济学家哈耶克将信息作为“知识”一般化阐释,认为知识可以给掌握它的人带来收入,进而成为一种资产。资产的收人是租金,信息这种资产给掌握它的人带来收人,就是“信息租值”,这跟拥有房子的人能通过房子获得租金收入是一样的或者说像掌握了买家与卖家信息的房产中介,因为他们掌握着信息.就从每一笔房产交易中收取佣金。媒介企业中这样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各大通讯社通过向客户提供需要的信息收取相应的费用。《纽约时报》数十年来积累的数据库.因为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因而也可以从中获利。许多中外学术数据库,它们本身并不生产知识.但它们却能通过保存和积累这些知识发财。因此,对媒体而言,不是一定要做新闻的生产者才能获取经济利益,只要成为“原本的受众” 信息交互的平台与信息传递的中介,就可以掌握足够的信息资本,从而可以在 “信息寻租”中获利。

这种现象在传统媒体时期很少出现,但是在融合媒体时期却并不鲜见。如,网络视频媒体鼓励受众自己拍摄视频、发布信息,一方面满足了受众社会交往、情感释放、彰显个性的需求,实现了个人监督权、讨论权、表达权等,另一方面满足了网络视频媒体获取廉价信息资源、扩大信息资本、谋取商业利益的需要。这种不加限制的鼓励和宽松的把关标准,导致各种低级媚俗、粗制滥造的视频涌向网络,各种“炫富门”“低俗姐”频频出现,甚至一些低级情色炒作也借此机会粉墨 登场。2006年,一个叫“雅阁女”的女网民数次在网上发布自己的视频录像,宣 扬“崇富”思想,扬言“月薪低于3000元都是下等人”,一时引来上千万网民的口 诛笔伐。2011年,一则半裸体视频在网上蹿红,发展成“浴室征婚门”,干露露母 女从此言语粗俗、丑态百出地登上媒体舞台,甚至在一场恶骂中导致江苏一家电 视频道被广电总局勒令关门整顿了两个月。

显然,当下主动沦为受众平台和中介的融合媒体不在少数,即便是那些以自产新闻内容为主打的融合媒体,也不能忽视受众在新闻生产、信息互动与主动上传中的作用。但是,主动出让大众传播的权利和平台,沦为二流的垃圾信息的展示平台和庸俗内容的传播中介的媒体,是否具有免责权?是否不必为不负责任的受众发布的各种违法、违规、违背伦理道德的信息承担责任?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大众传播媒介应该与文化、教育、卫生等单位一样,属于公益事业和公共产业。它应该成为服务大众的社会公器,而不应该损害社会和危害社会,更不应该成为少数人的牟利工具。

二、置身旋涡的融合媒体

今天的融合媒体置身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信息飞速增长,娱乐信息急速攀升,广告信息更是铺天盖地。媒介以内容竞争受众市场,这就是一场彼此间信息与信息、内容与内容的比拼。什么样的信息更能取悦受众,媒介就呈现什么样的信息。于是为了在竞争中取胜,追逐最大的经济利益,大肆炒作明星绯闻、渲 染色情暴力、注重感官刺激、迎合猎奇心理,就成了融合媒体低俗化的显著表现。 文化被“娱乐化”了,而“娱乐”又被“商业化”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推动下,一些媒 体正在失去方向,失去重心,一步步地走向坠落,媒体正在演变、蜕化为美体、迷体、 妹体、媚体和霉体。对于融合媒体而言,低俗化是一个可怕的“旋涡”,如果低俗是 大多数受众的需求和选择.那么背离受众的需求就将无法继续生存;如果屈从于少 数受众的需求,那就将在这个旋涡中越陷越深,最终也难逃覆没的命运。

丹尼斯*麦奎尔(Denis McQuail)在《受众分析》一书中曾明确指出:“受众对诸如娱乐消遣、间接感受刺激和浪漫故事的需求,要高于对教育、宗教等内容的需求。”而且,受众确实在信息选择中更倾向于暴力、色情、恐怖等低俗内容。

至于原因,受众这种选择的心理机制目前尚未得到完善的解释,但不少学者已经 从“猎奇心理”“弗洛伊德本我论”“最省力原则”等几种理论视角进行探讨。还有 学者从潜抑制(Low Latent Inhibition)角度提出观点,认为现代人的大脑中依然 保留着数千年前原始生存环境所需的“暴力倾向”“冒险倾向”“对失去的恐惧”。 因此,“恰恰是暴力、性、恐怖等‘庸俗’内容.能够引起人的注意,因为其中包含的 ‘生存’‘危险’‘繁衍后代’这些原始信息能够轻而易举地越过潜抑制,引起人的 注意”®。尤其是在环境信息过量的情况下,面对大量信息,无所适从的受众更 容易被与这些古老任务(生存、危险、繁衍后代)相关的信息所吸引。从某种意义 上说,媒体越是发达,提供的信息越是丰富多彩.受众越是无从选择,也就越容易 被低俗内容所吸引。

也许正是在这种人本主义的前提下,媒体界掀起了一股低俗媚俗之风,各种 “艳照”事件频出,各处凶杀暴力之声不绝于耳,“木子美”“芙蓉姐姐”“凤姐”“小 月月”一个接一个地冲击受众的审美底线。“一些传媒以性和色相为看点,狂打 擦边球,报道内容常与女明星的三围相关,新闻用图火辣暴露,用字含蓄暧昧。 这些带4色’的新闻,有的以批评的腔调出场,借批评的名义行炒作之实;有的干 脆毫不遮掩.图文并茂十分火辣。” ®其主要的原因是过分追求形而下的“快感”, 而忽视了形而上的“美感”,导致媒介“人文内涵”缺乏。在当下的媒介内容中,文 化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甚至审美功能都受到了抑制,而强化和突出的是它的感 官刺激功能和游戏功能。相对于不少横下心来“跳火坑”的媒体而言,融合媒体 的低俗之路走得还算遮遮掩掩,主要表现为三种形态:主打严肃,适度低俗;图片 低俗,文字严谨;标题低俗,内容正派。但即便如此,这也有违媒体良知与社会 责任。

融合媒体对于人本主义的关注不应该走向极端和扭曲,而应该致力于提升 媒介生产内容的品质和品位.做到不肤浅、不流俗、有深度、有魅力.或者说要通 俗而不庸俗,用情而不滥情.娱乐而不愚乐,平凡但不平庸。融合媒介不计后果 地、肆意地刺激受众欲求,无限度地满足受众的非理性欲求,可能导致受众为了 寻求感官的强烈刺激,深陷各种暴力、色情、八卦、无聊、庸俗信息的汪洋大海之 中,而迷失自我、不能自拔。这是媒体对受众极不负责的行为,严重背离了媒体 应有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

作为融合媒体的受众.一方面要合理利用媒介对个人的新闻功能、教育功

因所望尘莫及”。他还认为,迷米是人类文化的原始汤,只要“原始汤一分子具 备能够进行自身复制的条件.复制基因就开始繁盛了起来”。所以,迷米也是文 化信息传承的单位.其文化传承的过程同生物演化的过程也都遵循着某种进化 的基本原理:复制—变异—天择。®举例而言,人类大脑中的某个观念(迷米). 经由模仿或学习“复制”到不同人的大脑中;而经过复制的观念并不会与原来观 念完全相同,因此产生“变异”;这些相似又有所不同的观念,则在散布时互相竞 争,因此出现类似“天择”的现象。这个循环重复许多次之后,存活的复本族群会 逐渐获得新的性质,那些性质让它们更能在制造复本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道金斯说:“我们死后可能留给后代的东西有两种:基因和迷米。我们是作 为基因机器而存在的,我们与生俱来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基因一代一代地传下 去。”但是,基因在人与人之间复制,结果并不完美。因为“每过一代,你传给后代 的基因都要减少一半。这样下去不消多久,它们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小,直至达 到无足轻重的地步”。然而,“如果你有一个精辟的见解或作了一个曲子.发明一 个水花塞,写了一首诗,所有这些都能完整无损地流传下去”。苏格拉底、达•芬 奇、哥白尼、马可尼等人的基因复合体可能已经消失无踪,但他们的迷米复合体 却依然盛行于世、完好无损、历久弥坚。因此,在文化传播和新闻传播中,迷米可 能具有更精确的复制能力,也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迷米的复制过程没有操控者,却能从混沌中创造式样。“迷米的复制没有预见能力。它们都是无意识的、盲目地复制基因。它们进行自身复制.这个事实再 加上其他一些条件意味着不管愿意不愿意,他们都将趋向于某些特性的进化过 程”®,但这些特性在本质上又都是自私的。媒介融合和融合新闻生产的过程在 某种意义上也类似于迷米复制演化的过程,它在混沌中产生,在模糊中发展,在 没有什么东西操纵和控制的情况下,可能也是在自私本能的作用下,无意识地、 盲目地创造着丰富多彩的媒介形态和传播样式,并一步步地走向不可预知的 未来。

但是,这个结论同大多数演化论者的假定相抵触.因为他们认为:人类文化 的终极功能是为基因服务,协助基因存活。如果迷米真正具有精确复制的能力, 那么迷米就会像基因一样,为自己竞争精确复制的机会,自私的迷米就会释放出 巨大的能量进行疯狂复制和传播,从而导致文化传播包括媒介融合失去控制,朝向不利于散播文化基因的方向发展,使得异态文化和异型传播大行其道。

基因是人本主义的物质单元和精神内核,而迷米只是它的仆人和外衣。人类的行为是听从基因的呼唤,还是听凭迷米的操纵,这还没有得到科学家的实验 证明。我们认为,即使文化传播、媒介融合可能会在自私迷米的推动下朝向不利于散播文化基因、坚守媒介正义的方向发展,以基因为依归的“天择”迟早会将迷失方向的迷米性文化和迷米性媒介拉回正道,就像主人总能有效地控制着不太 听话的狗一样。根据这个观点,说到底,迷米就是基因的奴隶。如果说迷米是匹野马.那么基因是个骑士。无论迷米怎样狂奔撒野,驾驭迷米的缰绳仍然紧紧抓在基因的手中。毕竟产生迷米的脑子是人类的基因建造的,能协助文化基因扩散的脑子才是聪明的脑子。

文化的DNA序列是人类文化的真谛,反映人类文化演变的规律。世界文 化传播史上发生的一切变化,都与文化基因的序列特征息息相关。国学大师冯 友兰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中写道:“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 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4周虽旧邦,其命维 新’者也r®中华文明成为世界几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其古史典 籍、图片资料可谓卷帙浩繁,这充分说明了中华文化基因的强大生命力,也说明 文化迷米并没有听任自私本能的任意驱使,失去发展方向感和责任感。

同样,媒介融合和融合新闻生产的核心也必将是以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为 发展导向,不断发展和创新传播科技、媒介形态和表现形式,而不会一味迎合迷 米的自私本能,相反,它们只会唯文化基因的马首是瞻。

判断题

新闻生产与公共利益

在融合新闻生产领域,公共利益依然是一个值得挖掘的新话题。一方面媒介融合正在急剧地改变着传统的新闻业,融合新闻生产正在改造着现有的新闻生产模式。另一方面,“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而新的传媒格局尚未完全建立,特别是在公共利益的守护上出现了传媒真空地带”。也就是说,融合新闻生产对公共利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融合新闻生产能否守护公共利益,该如何守护公共利益,都是值得深人探讨的话题。

新闻生产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勾连主要通过大众媒介对公共事务(Public Af-fairs)的关注,也就是说,媒体将报道焦点集中在涉及社会公众的共同利益,关系 社会整体的生活质量,以及这些活动最终结果等问题中。例如,政府重大的政治 经济决策,社会中关乎民生的重大变革,社会问题的解决途径,等等。

一、公共利益的界定

对于公共利益的认识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譬如亚里士多德把“最高的善”在现实社会中的物化形式称为公共利益,卢梭的观点则认为个别利益的一致才使得公共利益成为可能。

如果从卢梭“公”与“私”的角度来理解.那么公共利益就是区别于“个别利益”的“公众利益”。在公众的界定上,德国学者洛厚德(C. E. Leuthold)在19世纪末提出以地域基础作为界定公众的标准,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占大多数的人称为公众,他们的利益称为“公共利益”,而区域中少部分人的利益则被称为“个别利益”。德国学者纽曼(F-J. Neumann)又进一步提出了“不确定大多数人理论”,认为公共利益是一个不确定多数人的利益,这个多数人就是要超过 半数。因此,对于公众的普遍认识也就是在一定的区域和空间中的超过半数的大多数人。

那么又该如何去界定利益呢?行政法学教授胡建淼的观点认为,“利益的概念具有不确定性与多面性的特点,首先,价值判断的对象存在多元性,不仅包括物质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如文化、风俗、习惯与宗教等利益。其次,利益内容的不确定性与多面性还表现在价值判断的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人们作价值判断的标准是不可能完全一样的,存在差异是客观的,因此,利益的内容必随着动态的国家社会情形而有所不同,呈现不确定性与多面性。再次,在做出价值判断时,离不开主体判断的主观性,离不开人们个人的好恶感觉,因而,利益内容的不确定性与多面性更是自然”。

既然如此,公众可以通过民主的多数来决定,而利益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那个公众利益是什么似乎变得非常复杂,它既可以是绝大多数个体的收人增长,也可以是一个社会中普罗大众对于高品质幸福生活的追求,也可以是社会中绝 大多数人的理想和诉求。

二、新闻生产的公共属性

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公共新闻运动开启了公共新闻生产的先河,对于美国受众而言,政治选举就是他们所有公共事务的核心.因为选举不但决定了未来数年内国家政治经济决策的走向.更关系到置身于这个国家中的每个个体的利益得失。1990年堪萨斯州《威奇托鹰报》(TAe              率先联合当地电视台KAKE-TV对当地选民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大量调査并进行了一系列的 新闻报道,还对选民进行选举知识教育,鼓励选民积极参与投票,产生了很大的 轰动效果。在此之后类似公共新闻报道在美国形成了燎原之势,“在美国所有的 1500家日报中,至少有322家,也就是五分之一以上在1994—2001年间,进行 了类似的公共新闻报道方式的变革,几乎所有报刊相信这对当地社会产生了积 极影响”。

事实上媒体代表公共利益、报道公共新闻、为公众服务的理念由来已久。浙江大学吴飞教授在《新闻专业主义研究》一书中指出,媒体“公共服务”的内容包括“竭诚‘服务公众’;守护‘公共利益建构•公共领域’三个方面”并逐一列举,早在1936年张季鸾执笔《大公报》时就强调“报业天职”是“拥护国民公共利益”。1922年美国报纸编辑协会的声明中也有具体规范,如“收集和传播新闻与 意见的最初目的是服务大众利益,将情况通知他们,使他们能对当时的情况做出 判断”。在1934年美国国会制定的《通讯法》中也强调要“符合公众利益、便利性 和必要性”。可见大众媒介的公共属性是由来已久的,甚至是与生俱来的。而大众媒介的公共属性源于三个方面。

1.媒介权力的公共性

媒介占有的空间中经常伴随着彼此的竞争,来自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约束,他们可能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来控制和设置议程,以及有着不同的开放和闭合程度.但整个社会中媒介就如同教育一样始终掌握着支配信息生产、传输、接收整个流程的权力。然而,这种权力并不应属于任何媒介企业、垄断资本或政治力量,媒介作为信息的载体,它的权力应该属于被赋予思想表达自由的受众。这一观点最早的理论来源是米尔顿的《论出版自由》,之后便是“观点的公开市场”

理论,认为媒体应该是公众行使知情权和自由表达各自意见的公共平台。而媒介权力来源于“公众对其分散权力的让渡,从而形成一种4大众传播权这种大众传播权,源自公民知情权、表达权与公共事务监督权的一种让渡” 。

2.媒介产品的公共性

大众媒介是面向大众提供信息、知识、观念、娱乐的专业机构,大众媒介所提供的信息产品是否能够满足受众的需要则成为消费者是否愿意为之“买单”的决定性因素。受众的购买或选择媒体又决定了成为媒体的发行量、收视率数据,成为媒体的一种财富,广告商通过广告投放向媒体购买这些发行量与收视率,这是媒介大众产品的经营之道,这也使得大众媒体机构必然无法忽视大众的接受需求和观点。因为,一旦背离了大众的需求和期待,即意味着在这个竞争的媒介空间中丧失了生存所必需的财富。

3.媒介资源的公共性

公共性是媒介的天然属性,一切媒介都具有公共性的基因。“媒介的公共属性和社会责任源于其作为公共资源和战略性资源的属性。”®虽然国内外媒介管理体制有所区别,但不论是印刷媒介的刊号.还是广播电视媒介的频道资源,都是来源于国家权力机构的分配。在政府的管理和分配中所考虑的不仅是媒体机构经营资质,也包括对这些公共资源的运用方式。因此,不论是私营媒体或是公营媒体,因为其掌握着公共资源的现实状况,其自身必然具有公共性,也理所当然要为公众利益服务。中国大众传播媒介作为公共事业的一部分,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具有了公共性,并且承担了为公共服务、为公共谋利的责任,表现出了浓厚的公共性色彩。

三、新闻生产与公共利益的实践

美国的公共新闻运动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至90年代中期达到高潮, 虽历经波折,但仍在演进、推广之中,并且影响越来越大,如果做历史阶段性的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90年代早期开始,《威奇托鹰报》 (The Wichita Eagk)的率先尝试使公共新闻主要集中在增强民众对于政治选 举的关注程度上,并且提高了选民的参选率。第二个阶段在90年代中期,公共新闻开始深人到社区公共生活,公共安全以及社区教育中的公共事务。第三阶 段在90年代中后期至今,公共新闻报道的趋势则是通过新兴科技手段,与受众 就更广泛的公共话题、公共政策展开互动,通过受众的主动参与加深对公共事务 的理解。” @在这长达十多年的运动过程中,美国媒体不仅在新闻报道的侧重点 上发生了转移,更是在自身角色上发生着转变,“媒体担当起更积极的角色,去加 强公民的职责和权益保护,推动公共讨论和复兴公共生活” 。同时,美国媒体新闻生产的风格也在进行调整,从传统报道中强烈的说教口吻,到温和引导受众 的参与思考,从热心极端对立观点交锋,到关注中间意见平衡极端力量。可以 说,公共新闻运动给美国现代新闻生产带来了重要的转变,进而被Jim Carey称 为“试图改革现代新闻学的第四次运动” 。

中国的大众媒体虽然没有经历过美国的公共新闻运动,但是在对于公共利益的关注和诉求方面也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如果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媒体对于公众利益的实践进行划分的话,大致也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1.党性原则时期

从1942年4月1日《解放军报》发表社论《致读者》标志着我国新闻媒体坚持党性原则开始.党性原则不仅成为中国新闻工作的指导方针,也成为中国新闻事业的灵魂和发展的基石。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其工作就是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体现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可见,我国媒体一直以来所坚持的党性原则不但不与公众利益相违背,而且是我国新闻媒体行业实现和担负公众利益的有效保证。

新时期的党性原则更要求我国新闻媒体要“要努力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努力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使新闻报道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 近群众。要认真研究新闻传播现状和趋势,善于运用现代传播技巧,充分满足受 众的信息需求,积极回应社会的舆论关切,使新闻传播人眼、人耳、人脑、人心,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公信力,使新闻工作掌握话语权、赢得主 动权,真正占领舆论引导的制高点”®。可见,党性原则已经包含了新时期对公 众利益的关注。

其实在西方世界,甚至“无论在何处,主流出版机构的新闻记者也总是与当权政府的政治文化保持一致”。西方新闻学界的一系列研究也发现:“新闻记者们与政府的各种官僚机构保持着高度的一致。”事实上,“对新闻记者来说,整个世界已经被官僚式地组织了”。“新闻机构以条线给记者分工,记者们所报道的绝大部分新闻都是从相应的各种官方政府机构那里得到的。”“以官僚机构的结构看待社会,正是记者能够发现各种事件的基础。”同官僚们保持良好关系的好处在于官僚机构能“保障记者不断发现各种事件”,“得到可靠而稳定的新闻素材。”

2.双重属性时期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各个行业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人,我国媒体行业也开始踏上了市场化之路。李良荣认为,“事业性质,企业管理”成为我国新闻事业中的外在表现形式。“这意味着,新闻事业的性质决定了它不能像一般企业那样可以自由出人市场,可以自定方针,而必须服从党和政府领导,但在管理上采取企业方法,新闻媒介是独立法人,在经济上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这给我国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同时也给整个行业注人了新的活力。

在这一时期,媒介间的竞争开始逐渐加剧,各个媒介企业对于细分市场的关注,对于媒介内容的精心设置,使得媒介对公众利益的报道进一步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细枝末节当中。与此同时,新闻报道的方式与方法也在悄然发生着转变,变得更为丰富、更为生动、更为受众所喜闻乐见,而这一切的核心在于更加贴近受众的客观需要。

3.三重属性时期

所谓三重属性时期就是指当下,媒介产业已经成为公共产业、信息产业和营利产业的综合体。“作为公共产业的媒介除了要履行告知功能、表达功能、解释功能和指导功能等组织层面上的专业功能之外,还必须发挥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和文化功能等社会层面上的公共功能。”作为信息产业的媒体职能是,在信息化的社会形势下,担负起人类信息文化生产者的功能,其“产出物都是信息,投人物大部分也是信息,售出物更是信息”。在这一时期媒体行业作为经营产业,其事业性功能正在进一步弱化,记者成为媒体的雇员,新闻产品连同其他文稿及广告作为商品一同出售.媒体作为上市企业开始追求其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受众也转变成为媒体的财富进行买卖,媒体产品的买卖过程转变成为增益的过程。

在这一时期,媒介关注公共利益的过程变得充满了功利性,公众利益成为吸引受众、贏得市场、获取行业竞争优势的一种手段。正如丹尼尔•贝尔和埃尔文•克里斯托尔在1965年为《公共利益》杂志撰写的发刊词中指出的,“不存在 ‘公共利益’这样的东西;只有私利——个人的、团体的、阶级的私利——他们都试图获得最大范围的公共影响和公共权力.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看待公共利 益”。所谓自己的方式,就是利用公共利益来使自身利益合法化。在众多所谓 “为了公共利益”的姿态之下,往往掩盖着谋取团体私利或者个别群体利益的 目的。③

对于上述批评,也有观点认为,媒介如果不受媒介企业的控制,不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通常它就会接受政府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进而会成为国家的传声筒,甚至会成为激进思想的温床。也有人认为,如果以一种过于僵化的观点来看待政府对媒介的控制,以为同政府保持某种一致性就必然会伤及公共利益和新闻自由.那么历史上和现实中的许多媒介产品和新闻现象就会变得不可理解,因为新闻媒介在推动社会进步、声张公共利益、开放多元声音等方面所做的努力,毕竟是一种不可否认的事实。因此,尊重媒介的三重属性,兼顾各方的利益诉求.应是媒介产业和谐、健康、稳定发展的基本思路。

4.融合媒体时期

在融合媒体时期,媒介行业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是传统媒体的已有格局正在逐渐瓦解,另一方面是新兴媒体的快速崛起造成新的行业格局尚未形成。虽然“网络媒体和各种自媒体的发展壮大,不断拓展和重塑公共领域,成为守护公共利益最肥沃的土壤”,但是在没有制度保障、规则约束和狼烟四起的竞争环境下,网络媒体和新媒体为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不顾一切地追逐自己的商业利益,有的甚至完全摒弃了维护公共利益的最高诉求,或者是以自己的方式和途径去谋求公共利益的商业价值转化,而传统媒介也不甘心落后,于是就形成了一种竞争激烈、混乱无序的公共领域或生态环境。原本传统主流媒介独享新闻产业利益的格局已经不复存在,新闻生产所应有的 真实、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也无从谈起,而挑动起来的喧闹嘈杂、尖锐矛盾、 偏激观点却在媒介上大行其道,完全背离了媒介维护公共利益的真正诉求。 全球性的媒介融合运动实际上已经演变为“不可预知的信息运动”,而不可预 知“信息的即时性传播极易制造社会危机”,同时,也导致“全世界的城市突然 出现了令人费解的喧嚣,全球和地区也出现了不适时的社会混乱”,“世界正处 于被围困的状态”。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冷静对待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 大媒介与小媒介、媒介内与媒介外等各方的利益诉求,营造良性竞争的生态环 境,建构维护公共利益的有效机制,是值得政府、学界、业界等方面认真研究和 思考的。

四、融合媒体时期公共利益的理想与诉求

融合媒体结合了不同媒介形式的传统优势,并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它可以 像纸媒一样传递文字信息,且更加迅速、更为便捷;它可以像广播一样传递声音, 且更加自主、更多选择;它可以像电视一样传递画面,且双向传播兼带互动。融 合媒体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为公民提供一个完全开放的信息沟通交流的平 台,它可以吸引更大范围的公民,直接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与互动。

融合媒体具有如此优势,该如何利用好这些优势为公众服务,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层次去实现融合媒体维护公共利益的理想与诉求。

1.建构公共领域

哈贝马斯的观点认为:所谓公共领域,是在社会生活中公民可以对与公共利 益相关的事务进行自由结社、自由发表意见,并形成接近于公共舆论的一个领 域。今天的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就是公共领域的媒介。按照哈贝马斯的观点 延伸,那么我们今天的新媒体、融合媒体也都应该属于公共领域。公共领域不需 要一个具有物质实体的空间,也不需要信息的传播者与接受者面面相对,口口相传地交流。公共领域更多的是一个公共利益的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中所有的 参与者是平等的,所有的信息传递是畅通无阻的。浙江大学吴飞教授的观点认为:“当今社会,政治权利的强行干预、媒介私有化和商业化的浸透使公共领域已经受到严重的威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坚守传媒的社会公器角色,守护社会公共领域的建构是当务之急。这就意味着,传媒要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信息交流与意见表达的平台,成为全民了解自我、他人和社会真相的交流工具。”那么在融合媒体时代下,新媒体的技术能否建构起一个相对理想的公共领域,在这个空间中更少干预、更多平等、更怏交流,甚至更多积累,从而使得公共利益得到更好的维护?

2.消弭社会矛盾

建构公共领域为信息提供一个自由平等无障碍、无干扰的沟通平台是融合媒体维护公共利益的一个层次,另一层次则是如何应用这个平台。笔者认为媒介作为社会中的公共领域应该更多关注社会的中间观点,而非将焦点放在极端对立的矛盾双方,将自己也投身于冲突之中。在融合媒体格局没有建立的背景下,很多原本信息交流的空间与平台,转变成为社会矛盾激化的战场、观点对立双方相互攻击谩骂的格斗场,不少处心积虑的媒体甚至蓄意营造出冲突,将受众割裂成为不同价值观主体,将空间演变成各种形式的批斗会。公共利益俨然成为赚取人气、吸引眼球、获得票子的幌子。在此,引用展江教授的观点:“传媒应 该明确和维护自己的社会公器角色,成为公众信息平台和公众论坛,防止在不良政治和经济势力的侵蚀下退化,但同时传媒所传递的是社会中负责任的成员的理性和批判性的声音,而不是非理性的和被操纵的意志。”®因此,融合媒介需要对自己所辖公共领域中的信息担负起责任,需要对公共领域的目的有明确的认识和界定。

3.达成最高智慧

关注和维护公共利益的目的是什么?在公民意识尚未崛起、公共新闻尚未大行其道的时代,社会决策仅仅来源于社会精英,政治家、专家、学者等展开讨论最终形成方案,于是普通民众只能木然接受安排。而大众媒介对于公共利益的维护是将决策所需的所有信息告知公众,在监督决策的同时,向与之利益息息相关的民众寻求解决之道。公共领域的信息平台不是一味地抱怨,不是满腹的牢骚,更不是毫无道理的指责和谩骂,而是为解决问题更大范围的个体参与交流协商,进而形成符合公共利益的最高智慧。这是融合媒体公共领域的最大价值,也是媒体维护公共利益的最终目标。

判断题

融合新闻生产与公共利益

在《信息乌托邦—书的中文版序言中季卫东感叹:“在电脑空 间俨然存在一片全民参与的社会公共领域,几乎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进人和退 出,还可以在这里就决策问题收集或提供信息、发表意见和建议。借助多种技术 手段,公民们可以充分实现信息聚合,并对既有提案不断进行编辑、论证、修改以 及补充。这样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做出的结论,归根结底总是正确的、适当的,至 少,是比较好的。” ®可见,网络空间在公共领域的建构当中具有诸多的优势,而 融合新闻生产在网络空间的公共领域中起码扮演了四重角色:①作为公共利益 的维护者角色;②作为公共领域中信息提供者的角色;③作为公共领域中信息存 贮者和记忆者的角色;④作为公共利益的协调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一、公共利益的维护者

大众传媒是公共利益的守护者,这是社会共识。中国大众传媒的最高宗旨是始终把社会效益和公共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大众,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利益,也是大众媒介获得公众信赖、产生社会影响的重要手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众媒介要完全舍弃自身利益,只是要求大众媒介必须在维护公共利益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合法的渠道去谋取自己的经济利益。融合新闻媒体作为具有综合性、平台性、集聚性的巨型传播基地,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发挥出较传统媒介更大的作用和优势。

首先,融合新闻媒体作为一个人人能够参与的、平等的和理性对话、沟通平台,可以有效地促进和监督政府民主施政、清廉施政,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护公共利益。其次,融合新闻媒体具有信息量大、互动性强、影响面广、利益输入比较直接的特点,因而也是公共利益的输人渠道和讨论平台,公共利益可以在公众沟通、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张扬和公平分配。第三,融合新闻媒体减少了利益输人的中间环节,这也有助于将公众最重要、最迫切的利益诉求及时传达到决策中心.从而不仅使公共利益得到有效表达,而且利于及时解决。第四.融合新闻媒体作为沟通公众与政府的桥梁和纽带,无远不至、无处不达的传播技术,也为弱势群体、社会底层向最高层领导人表达诉求、反映情况提供了方便.从而扩大了社情民意和政策问题的来源,有助于克服政府决策的一些“盲区”,增强政府行为的合理性。

事实上,融合新闻生产者也都将守护公共利益作为自己的理想与诉求,尊重并鼓励公众对于公共利益的知情权和表达权。融合新闻生产在新的数字化媒体技术的协助下不仅是一种高效的信息生产传播模式,也是一种开放的信息生产模式。这种开放不仅是融合媒介内部对于公共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不同媒介平台之间对于新闻信息资源彼此沟通分享,也是融合媒介与公众之间的开放分享。融合新闻生产提供开放的新闻空间,公众在接收信息的同时.对新闻信息进行修改、补充、完善,进而形成一个更为完整的新闻报道。就如同维基百科一样. 不论你是否为其做出贡献,你的许多同胞正在不断地为它制造渐增的、聚合的信息。大量的信息在融合新闻生产的平台中进行整合交汇,形成信息的自由市场供公众自由地选取和接收,从而也维护了公众的利益和权益。

一方面融合新闻生产者通过真实客观地传播信息来满足公众对信息的知情权与共享权,引发舆论关注和公众思考,另一方面也引导公众进行合理的利益选择,聚合形成真正代表大众的公共利益。这就需要融合新闻媒体提供足够的平等的公共利益协商、讨论的无障碍空间.让各种各样不同的观点、意见和诉求可以在这个公共领域中得到充分表达,逐渐积累,形成公共意见,直至解决问题。 因此,我们可以说,融合新闻媒体是当下公共利益最忠实、也最可靠的维护者。

二、公共信息的提供者

要维护公共利益,或者说保证公共领域中的信息交流与讨论行之有效.就必须让公众全面深入地了解和认识相关的公共事务,才能据此展开真正意义上有价值的协商。融合新闻生产在这方面承担着公共领域信息提供者的角色。

1.融合新闻生产是快速的信息提供者

数字化的媒介技术已经使得新闻媒体的新闻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媒介记者可以在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同时展开报道,可以在新闻采访的同时将 相关的新闻素材发送到不同的媒体平台,进行加工处理成为新闻产品,甚至可以 直接将原始的新闻素材作为新闻发布出去。

2.融合新闻生产是丰富的信息提供者

融合新闻不再受到传统媒体容量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将大量不同历史时期 的新闻信息一同发布出来,并且长期保存,保证公众对大容量丰富信息的需求。

3.融合新闻生产是权威性信息的提供者

与大量个人信息发布者不同,融合新闻生产作为媒体新闻事业的一部分,担负着媒体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其最根本的要求就是确保信息的真实性。正因为有了媒介的真实性保证,融合新闻生产具有了高于一般信息提供者的权威性。

除此之外,融合新闻生产还提供最广泛的公众接触面和社会影响力,融合媒体整合了多个不同媒体平台,结合了各个媒体平台传播的优缺点,因此在信息的提供过程中可以做到更大的覆盖效果和更广泛的社会影响。

三、公共信息的存贮者和记忆者

大众传播媒介是公共信息的最佳存贮者和记忆者。人类的文化与历史就在于媒介记忆。对于整个人类社会而言,记忆的存在则意味着文化的传承、知识的累积与人类历史的留存,没有记忆和学习就没有我们现在的人类文明。甚至可以说, “没有记忆,人就不能辨认自己,也就不再存在”®。媒介记忆作为个人记忆与社会 记忆的纽带,作为公共信息的存贮者和记忆者,被社会赋予了特殊使命和责任。

记忆是人从一个独立的人转变成为一个社会人的开始,记忆就是人类社会化的发端。大众媒介在很早就开始担当起了人的社会化的作用。媒介记忆是人类社会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众通过接受融合新闻信息完成对基本社会制度、社会习惯的认识,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

媒介作为社会事件的记录者和报道者,担任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记录者的职责。融合新闻生产者必须通过自己的方式和方法,关注着人类社会的细微变化。融合新闻生产追求客观公正的报道目标,可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人类社会经验的积累、记忆与传承。媒介记忆虽然不可避免地具有主观、片面等局限性,但仍能成为传播公共信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角色。

融合新闻生产在记录和报道社会现状的同时,还能够从众多的媒介记忆中获取有用信息,学习经验教训.由此引导人类前进、促进社会革新。

同时,融合新闻生产者在搜集各种历史事件与社会事件时,具有高度的灵敏性,能够唤起个体对人类自身、环境、动物、社会、地球等的关注,并在众多的历史 记忆中寻找相关信息进人融合媒介,由此,在人们面前展现出来的媒介记忆就会 起到一定的社会危机预警功能。总之,对于整个人类社会而言,媒介作为人类信 息的存贮者和记忆者,是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总积淀,是人类社会发展数 千年的宝贵财富。®

四、公共利益的协调者和引导者

维护公共利益,让公众有一个空间可以自由地交流与协商,并不意味着媒介就放弃其自身的引导者角色。而融合新闻生产同样承担着公共利益协商引导者的角色。

首先,融合新闻生产虽然承担着服务公众、守护公共利益的职责,但是在关注公共事务的选择上依然具有主动权。媒介通过议程设置的方式,引导公众关注公共事务,激励公众积极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这些都是媒体的工作与职责。

在融合新闻生产中,新闻生产者同样也可以设置新闻的主次关系.设置新闻报道是否处于最热点位置,例如是否置顶.是否加粗,是否配合一定的效果,等等。

除此之外,融合新闻生产也可以通过不断的跟进.引导公共讨论的走向,平衡不同方面观点,以及对一些偏激的、非理性的观点进行相应的处理。

判断题

新闻生产的繁华与公共利益的隐忧

当下,媒介融合之后新闻生产正处于重构的历史进程之中,新闻生产与公共利益在相互作用中互构着其内在特质与新的边界。这种互动过程使新闻生产者作为个体和群体重返公共生活并以总体性的方式再生着自身,公共领域及公共利益的传播诉求也在量与质上成长着。媒介融合所呈现出来的繁华景观,融合新闻生产者所勾画和描绘的美好愿景,使我们对公共生活特别是诱人的公共利益充满期待。但是.融合新闻生产与公共生活互动共构的同时也在衍生着隐忧, 让人不得不思考:融合媒介所建构的公共领域是否是真正的公共领域?而在这个空间中所讨论反映的民意是否又可以称为真正的民意?融合新闻生产又能否真正地维护公共利益,并且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媒体实现公共利益?它能否保证人类历史和文化的永续传承与记忆?

一、谁是公共利益的媒介代言人

融合媒体、融合新闻生产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媒体服务空间,通过不同媒介平台生产、管理与内容的融合,融合新闻生产满足一批新生代受众的需求。针对不同的群体,服务不同的受众,代表不同的公共利益,显然是融合新闻生产所应该遵循的。在融合媒体新闻生产中网络受众的互动、网络民意的表达已经成为融合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于网络空间的各种投票、意见反馈、态度表达似乎已经成为社会公众的代表,成为公共利益的代言。然而,融合新闻生产所服务的受众能否代表公众,他们所讨论的话题又是否符合公众兴趣,还依旧是值得商榷的问题。

胡泳在其2008年出版的《众声喧哗》中就曾经提出过相同的问题。从美国的研究结果来看,“从年龄上网络社区的参与者代表不了美国人。无论是发言者还是潜水者,都比普通公众要年轻很多。在性别上男性主导了网络讨论,另外未婚者、高学历者、富裕者是网络讨论的积极参与者”。

根据2012年12月底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5. 64亿,互联网普及率还仅为42. 1%,中国网民男女性别比例为55.8 : 44. 2,男性与女性居民的互联网使用率仍存在一定差距;年龄层次上中国网民中10〜30岁之间的网民占了总体网民人数的55. 6%;职业上学生占了中国网民总数的1/4;而初高中学历的网民占了网民总数的近七成。

从网民规模上来看,占总人口 42. 1%的网民数量显然无法代表所有公众。而现有的网民绝大多数集中在城市,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网络的使用和普及在我国城乡相差一倍,这样的差距背景,是否意味着来自农村的民意可能会被忽略。与此同时,我国幅员辽阔,在东中西三个部分之间,还存在着过大的差距问题。

胡泳还引用了胡鞍钢“四个世界”的观点来印证这一问题。“占全国人口 2. 2%的北京、上海、深圳是第一世界,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占全国人口 22% 的广东、浙江、江苏是第二世界,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收人水平;占全国人口 26% 的中部省份是第三世界,只有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占全国人口一半的贵州、西藏等中西部省份则是第四世界,属于贫困地区。” 0虽然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发展势头迅猛,后发优势惊人,但差距依然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可能导致的又将是网络空间中民意的偏差。

从性别上来看,男性网络使用者比例明显占优势,而同时由于男性与女性网络使用目的和习惯的不同,在网络空间讨论中男性占有更大优势.这也就意味着在更多的公共利益讨论中,女性利益可能遭到忽视甚至损害。

更为糟糕的是,从我国网络用户年龄层次及学历水平来看.有很大一部分网络用户是10到20岁之间的初高中学生.他们对于网络的应用很多是教学或娱乐,而非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

同时,胡泳的研究关注到,“在美国.普通民众的兴趣在网络讨论中并不能精确地得到反映,所以,通过网络讨论来判断什么对美国公众是重要的,将会产生很大的问题。而在中国,网络论坛所反映出来的公共舆论,是较为富裕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对政治有高度兴趣的一个群体的观点。把网络讨论当做标准民意,就好像在用一个城市的富人区中的人口来代表城中所有的居民”®。

由此来看,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网络的使用者、网络讨论的积极参与者与社会公众之间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融合媒体与融合新闻生产如果仅仅将网络民意作为自己所维护的公共利益,显然在空间和区域选择上都有所偏差。

二、谁来保证融合新闻生产的质量

新西兰学者沃克(Tamara Walker)在关于融合媒体对公共利益影响的研究中认为:“融合媒体对公共利益产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表现为新媒体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民主协商,媒介融合为公民提供了更多、更全面的新闻资讯,更大程度上满足了公民的知情权,提高了公民对公共利益的认同程度与支持程度。消极的一面表现在融合新闻生产的质量可能下降,全媒体记者的报道能力不如传统媒体的记者,媒介融合削弱了新闻报道对公共利益维护力度。”

在维护公共利益中,融合新闻生产可能导致新闻质量下降的观点,主要源于三方面理由:

首先,悲观的观点认为媒介市场中跨媒体所有权的融合,将导致整个市场中媒体的数量减少,而不同媒介间内容的共享则可能会扼杀新闻的多样性。 事实上这样的担忧并非没有依据,媒介融合是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转变图存的一种无奈之举,在残酷的媒介市场竞争中很多有个性、有特点的传统媒体已经被逐渐地淘汰出局,而宽松的政策导致媒介集团可以越做越大,最终整个市场的话语权被集中到少数几个媒介巨头手中。而在此基础上的新闻生产又变得集约化,通过同一路径生产出不同的产品,它们的多样化程度是很难保证的。

其次,沃克还认为,“当下不仅越来越少的媒体从事新闻生产,而且内容共享的趋势正在替代独立报道”。融合新闻生产的实践热衷于将同一个媒介信息 加工成为不同媒介形式,在不同的媒介平台上进行多次传播,进而获取信息产品的增益,甚至追求一个记者采集的信息可以供给多家不同类型媒体使用。因此,融合媒介更多地将重点和热情放在增加传播的渠道方法上,而非增加不同的声音和观点上。这也导致整个新闻产业中新闻质量的下降。

再次,“很多知名传统新闻媒体人都表示公开反对融合新闻生产,因为融合新闻生产使新闻生产者没有时间去思考、去反应、去分析”。当下越来越多的融合新闻生产工作是在传播信息而非收集和采访信息,记者和编辑们变得越来越少有时间去进行深度的新闻报道和采访,他们开始习惯于被动地接受信息,然后经过简单的加工将信息传播出去。

在坦帕新闻中心的案例中,一个新闻记者从到达新闻现场到完成融合新闻生产的整个流程就只有大约半个小时。另外,融合媒体记者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也使得他们无法专心地完成新闻报道任务,他们忙于操纵各种设备,而使得他们无法真正精心地组织报道。

三、谁是人类历史与文化的传承者

媒介作为一种历史与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其中一个重要使命就是生产并保存好历史与文化的精华和信息。但是,网络传播基础上的媒介融合的大众媒介越来越像一个健忘的巨人,或者说,媒介失忆正成为历史与文化传播中的特殊疾病,影响着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可以说.媒介失忆是对媒介记忆的反动, 是对文化与历史的吞噬。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教授Michael Bugeja和Daniela V. Dimitrova在研究了六本传播学专业期刊后发现,在这些期刊所刊登的学术论文中,其网络脚注在论文发表后的短短一年时间后,竟然有近一半都无法链接到原始的文件档案。®而另两位学者Casserly和Bird在测试从图书馆和自然科学期刊中随机挑选出的500个网络脚注时也发现,42. 6%的脚注已经从原有的网络地址中消失了。®这种媒介失忆情况不断发生,直接导致许多有识之士呼吁要严格控制学术论文、研究成果中不断增加的网络脚注,而应该更多地使用印刷文本脚注。

在这些学术期刊中被不断发现的“短命”网络注释(Half-life Internet Foot- note)给了我们许多警示:数字技术其实并非完美无缺、光彩照人,相反它更像一 位健忘的巨人,它一方面遮蔽人类多彩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又以让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忘记我们大多数人依然记得的许多东西,进而会不可避免地造成“信息黑洞”、传播危机和文化断裂。问题还在于,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普及和数字存储技术的更新,媒介失忆的问题不但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和解决,相反却进一步恶化了。

我们看到,曾经在几年前非常普及的5. 2寸软盘,现在已经很难再找到电脑设备去读取这些软盘中的数据了;1.44寸、3.5寸软盘也只经历了短暂的辉煌,就遭遇被淘汰的命运;而DAT格式的音乐现在也几乎完全消失了,而它曾经是主要的音乐播放模式;电台、电视台播出的许多节目同样遭遇到如“短命”注释一样的尴尬,至少也有一半节目内容,不是没有得到很好保存,就是保存得已经再也无法译读。

因此,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就着手研究和解决与“短命”网络脚注相关的各种媒介失忆问题,思考媒介失忆产生的原因,分析其解决的路径,千万“不要等到 10年或20年之后,才发现一代人见证历史的资料已经丢失”。

现在,中国再一次来到了历史的转折关头,我们不能因为自身的轻忽与怠慢,更不能因为部分机体的腐烂和变质,将一个本可解决却不去解决的媒介失忆、信息黑洞问题束之高阁,默默地终结一个古老而辉煌的文化。我们正在从工业时代跳到一个科技为基础的信息社会和媒介社会。这个社会就像是一个信息交汇的大集市,买卖双方数量众多,信息商品五花八门,交易方式各种各样,任何优秀的管理制度也许刚刚出台就已经过时,制度变革永远是跟在实践的后面亦步亦趋。尽管如此,我们也必须尽早开始,以赢得时间,而不要到了若干年后,当我们回首察看一路走来的足迹已经消失的时候,再来思考媒介失忆的严重性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公众需要什么样的融合新闻

公众需要什么样的融合新闻?回答这个问题须正视商业利益力量和网络媒介、新媒介的冲击。

1.商业利益的裹挟

在媒介集团主导下的融合新闻生产其目的是追求媒介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规范化的操作、信息资源的共享、信息产品的增益销售等,无不是从成本和收益两方人手去增加媒介企业的最终利润。而这些主流的大型媒介集团并不是一门小生意,它们常常与其他非媒体行业主要企业有所关联,并形成利益共同体,例如银行、地产、能源等。“美国报业协会媒体中心主任安德鲁•纳齐森(Andrew Nachison)提出,如今媒体的管理者们已经变得太纠结于新闻行业的经济状况,以至于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的决定是基于经济的考量还是新闻的原则。”商业利益所带来的冲击直接造成融合新闻生产在公共利益的守护中出现了传媒的真空 地带,他们不再敢于挑战商业权贵、垄断集团,他们更倾向于利用自身资源达成商业合作,更倾向于被收买或合谋。进而记者编辑们最终发现他们的维护公共利益理想与诉求其实被商业利益所裹挟,甚至被利用。

2.网络媒体与自媒体的崛起

在传统媒体维护公共利益出现真空时,公众谋求其他渠道维护公共利益的呼声就会提高,因此网络新媒体与自媒体的不断壮大就成为公民维护自身公共权利的替代平台。公民自发地投入新闻生产之中,彼此自发地凝聚成为利益共同体,形成维护公共利益的公众力量。这是一股新势力的崛起.虽然在常态下网络空间的公众显得散乱无序.但在面对重大公共利益问题时却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进而形成改变事态发展的舆论力量。

“2000年网络泡沫爆炸之后,Web 2.0在一片灰烬中崛起。这一全新的、以互动性和参与性为特征的网络新媒体现象不断地推进并賦予着网民线下活动的能力。”®万维网的风起云涌和草根的反抗运动,迫使传统媒介不得不以全新的形式来适应新型的媒介社会化趋势。这种趋势对于融合媒体而言.是一种冲击和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在网络和新媒体替代了传统媒体所应承担的部分功能后,其结果也许会使一部分媒体信誉扫地、颜面全无,也许会使一部分媒体俯首 称臣、甘愿成为网络的附庸。

无论是哪种结果,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强势地位都已经被撼动,客观公正、服务公众的新闻生产原则已经有些摇摆,而融合媒体的前景也并非一片光明。 因为,在信息免费、信息膨胀的年代,公众已经不再需要一个不能为自己发声的 媒介,他们将自己为自己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