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传播史知识点总 田业胜

题库预览

判断题

简述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特点 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刊物:

俄国十月革命以来,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列宁关于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在我 国广泛传播开来。建党学说中,包括了创办和利用报刊的问题。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 开展百家争鸣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筹建无产阶级政党的直接需要。 我国首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具有这样的特点: 1以向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者宣传马列主义为基本任务。 2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宣传鼓动和新闻报道工作。 3新闻宣传工作与建党组织工作紧密结合,相辅相成。 多数是新创办的,如《共产党》月刊、 《劳动界》等工人报刊、中俄社;也有由原有报刊经 过改革、性质发生变化的,如《新青年》 。 我国首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在筹建中国共产党的进程中发挥来了宣传、鼓动和组织作用, 为以后的党的新闻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开端。是我国新闻史上前所未有的新型新闻事 业,开辟了中国新闻史上一个新的时代。 “五四”时期我国的新闻事业有何重大改革? 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下, 我国新闻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新闻工作也在多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几乎所有报刊都有不同的变化。 开创自由讨论的风气。当时有三种情况:1、新旧思潮的激战;2、三大论战;3、学术、文化、 思想各方面具体问题的讨论。三者特点性质各异,但报刊让各方发表看法,还把反映各种观 点的材料汇集起来,供读者分析。 政论传统的恢复与发展。民国初年,应景的文字充斥报端,有见地的政论少见,到“五四” 时期,自由讨论之风兴起,也带来政论的活跃与繁荣,政论重新受到重视并发展到一个新的 阶段。 《每周评论》 《湘江评论》等常用的述评形式,政论和新闻报道相结合,夹叙夹议,及 时评论国内大事,是一大发明, 《新青年》 《随感录》 专栏发表的短小锋利的时评,又称杂文, 是一种“匕首” 、 “投枪”式的评论文体,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常用文体之一。 新文风的出现:白话文和标点符号 副刊的革新:四大副刊 报纸版面编排和新闻采写业务的改进。 在报纸版面编排方面, 头版头条已是最新发生的国内 外重大新闻。专栏增多,且注意创新,出现比较新鲜的栏目。标题的制作努力做到醒目、引人。在新闻采写方面,不少报纸聘社特派记者,开辟国内新闻来源,重视直接采访报道,使 国内外消息、通讯比例增加,并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新闻作品。有些报纸还聘请国外兼职通 讯员,从而丰富了报纸的国际新闻通讯。 中共建党时期,党报有何特点 中共早期报刊的主要特点 把党的报刊作为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贯彻党性原则, 在党中央和各级党委领导下 开展新闻宣传工作。 继承与发扬“五四”时期报刊的革命精神,以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 指导革命斗争为基本任务。 在文风上,党的报刊也坚持了“五四”时期倡导白话文的正确方向。 在以广大工人为读者对象的同时,面向民众,面向社会,扩大影响范围。这个特点是由中国 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性质决定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需要实现“民众的大联合” ,党的 报刊不仅要报道与评论民众所关心的一切方面,而且应争取在社会各阶层中拥有自己的读 者。中共报刊的出现,在中国新闻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为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事业道 路迈出了第一步。 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特点和意义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下创建的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 它 是党和人民大众的喉舌。 是苏区人民用以巩固工农民主政权、 争取中华民族解放与人民革命胜利的锐利武器, 虽然当时它还处于初生状态, 很粗糙很不完整, 但它已经形成了一些特点, 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出现,揭开了中国新闻史的一页,具有重大意义。 (一)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特点。 1、适应实际工作需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新闻宣传 3、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办报 (1) 大力发展通讯员 (2) 广泛听取读者意见,采纳读者建议 (3) 吸收优秀通讯员参加报纸工作 4、开展批评与表扬 5、文字通俗,形式活泼 (二)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意义 1、根据地新闻事业是在人民政权下创建的,是中共作为执政党领导新闻事业的开端。 2、开创一条革命新闻事业发展的新道路,即城市——农村——城市的道路。 3、继承和发扬了列宁的党报思想。 以瑞金为中心的根据地时期,其存在时间仅有三年,又处于战争的环境中,新闻事业开创了 一个全新的局面。但这仅仅是开头,有些方面还显示了它的幼稚性,同时根据地新闻事业也 受到“左”倾错误路线的影响(分析形势、干部政策、文风) 评述上海“孤岛”时期抗日报刊与爱国报人的艰苦斗争及其抗日宣传与斗争 (1) 上海 “孤岛” 是指1937年11月12日, 国民党军队撤离淞沪, 日军占领华界地区至1941 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这段时期的上海租界地区。 这一时期,中外各种政治势力,无不利用“孤岛”的特殊环境,创办报刊等各类新闻媒 体,开展舆论宣传活动。其中中共以及其他爱国政治力量与爱国人士主办的抗日报刊,始终 是“孤岛”报业发展的主流,在特殊的环境中发挥了特殊的抗日宣传作用。 (2)1《译报》 、 《每日译报》 。1937年在上海租界创办,中共领导,夏衍主持。是一份纯 翻译的抗日小报, 所登新闻及言论, 全部译自英法美等国通讯社稿和上海租界出版的外文报 刊,但都进过编者的精心选择与改写,客观报道了抗战的基本形势,无情的揭露日军的侵略 暴行, 并准确宣传了中共关于实行抗日统一战线政策, 坚持持久抗战的主张, 深受读者欢迎。 不久被日剧取缔。 “洋旗报” ,1938年该报以英商名义发行《每日译报》 。初与《译报》内容 基本相同,后改革版面,充实内容,除刊登外报译文外,还刊登自己采编的新闻,常刊登中 共中央的文体和负责人的文章、讲话,还采用“特讯” 、 “专电”等形式报道有关共产党和八 路军、新四军的抗战消息,反映抗战前线的战况。1939年被迫停刊。 2《文汇报》 。1938年创刊于上海,创办人爱国人士严宝礼,徐铸成主笔。是爱国人士以外商名义出版的“洋旗报”之一。创刊后,义正言辞地鞭挞汉奸败类。积极宣传抗战, 及时报道中国军民奋勇抗战的事迹,十分重视报道、宣扬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绩,介绍八路 军、 新四军以及延安情况。 拥护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呼吁国共合作, 一致对外。 1938年被迫停刊。 3日伪一面通过上海租界当局交涉设法取缔。一面用恐怖手段迫害、摧残抗日报刊 和报人。爱国报人针锋相对,不屈不挠,坚持抗日。 《申报》 《新闻报》 《华美晚报》 《大美晚报》 《文汇报》 抗战胜利后,1945年在严宝礼的主持下恢复出版。在《复刊词》中,声称该报为无党派色彩 的纯商业性报纸,以言论自由为最高原则,矢志保持高尚的报格。但实际上该报在政治上倾 向国民党,常站在国民党的立场上立言记事。不久后,由于中共党员及进步人士参加编辑工 作,使报纸的政治倾向转向进步。 194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发表了不少鼓吹“第三条道路”的文章,被国民党政府封闭。部分 报社同仁一路辗转到香港,在各界爱国人士的帮助下,在香港复刊。香港《文汇报》 ,目前 已成为全球影响最大的海外华文媒体,在海外、香港以及内地地位非常高,以中国新闻报道 的权威著称于世,内地的政府重要通知,新闻以及海外宣传大多在上刊发。以爱国爱港为办 报宗旨,面向香港全社会的综合性大报,以社会精英为读者定位的主流报纸。 解放后,上海《文汇报》也复刊。 (没有任何隶属关系)复刊后其主要使命是团结知识分子, 促进科学文化的繁荣发展,在贯彻“双百”方针比较积极,相继开展了尊师重道、马寅初的 新人口论等问题的讨论,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是中共上海市委领导下的以知识分子为主要对 象的报纸,不是党的机关报。总编辑是老报人徐铸成,在“大鸣大放”中,大量刊登了各种 批评意见,在文化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反右斗争中,成了被“钓”上来的大鱼,很多人被 打成右派,成了政治运动的牺牲品。 文革时期,成了制造舆论的旗手。 文革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曾经有非常辉煌的历史,发行量达到一百七十万份,在 拨乱反正期间,宣传思想改革的方针,伤痕文学。 建国初期,新闻业务的建设 建国初期, 我国新闻业务的建设也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和变化, 新闻界推出了不少有力地 建设性措施,以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水平。 首先,新闻界从基本的纯洁语言文字、注重语法修辞做起,以端正文风 新华社开展练笔运动,旨在消灭稿件中的事实错误,文法错误和文字冗长现象 促进文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报刊编排形式采用横排 改进报纸图片的运用。

判断题

“文化大革命”小报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兴起,又为什么会迅速退出历史舞台:

文革小报的兴衰特点: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社会上涌现一大批“文革小报”与“红卫兵小兵” 。这种小报 开始是油印,后来发展为铅印,先在学校、机关、工厂内部发送,随后向社会发行扩散。印 数不平均,多为不定期出版,随意性很大,大多没有正式、固定的编辑机构,也没有向有关 部门申请、登记、注册。 分类:1、由红卫兵组织出版的小报;2、各级党政机关群众组织办的报纸;3、厂矿企业群 众组织、革委会办的报纸;4、文化艺术界办的报纸;5、其他各行各业的群众组织。 发展: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1966年夏到1968年秋是小报的活跃期。 1这些小报在“文革”初期填充了大批合法报刊停办后留下的新闻空白区,形成了当 时特有的由少数几家大报发号施令,指明方向,众多小报呐喊助威的舆论宣传阵势。 2小报的快速发展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出现,小报成了党同伐异的工具,刊登未经核实 的小道消息,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四)限制与消失:1967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加强对小报的引导与控制。从公开支持红卫 兵和群众组织办小报到发文对小报进行种种规定与限制反映了中央对小报态度的变化。 1小报兴起的初期,正是“文革”初期党、政、文化组织瘫痪,社会信息渠道不畅,宣传 工具缺乏的时期, 小报满足了人们了解各种情况的愿望, 也是新出现的基层群众扩大自己影 响的工具。 2但小报毕竟是无政府主义的体现,缺乏最基本的纪律约束,引发了各种各样的混乱,中 央不得不对小报进行管理的主要原因。 随着各种群众组织解体和消失, 各大学停办和学生上 山下乡, “文革小报”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判断题

试述我国民营报纸的发展历程,五四时期至大革命时期:

五四时期, 我国南北地区民营报业的发展出现两种趋势, 上海商业报纸开始向现代企业化报 业方向发展,而北京的报纸受北洋军阀的控制,热衷政党之争,仅有少量报纸在曲折中缓慢 发展。 上海。历史背景,一战之后,帝国主义无暇东顾„„ 《申报》1912史量才接办后,1、不偏不倚,重新闻,轻言论;2、广告;3、发行;4、设备。 《新闻报》1、工商界、经济新闻;社会新闻、副刊;2、资金周转之道;3、电台;4、广告。 评价:以两报为代表的商业报纸实行企业化经营方针,突出赢利目的,报纸的编辑方针、新 闻业务、 经营管理等一切均以是否赢利为转移, 虽然如戈公振所指出的那样 “商业色彩渐浓,日渐失去舆论指导精神” ;但是,他们在经营管理和新闻业务改革方面的经验,也为中国新 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北京。历史背景,北京各派军阀政客争权夺利,压迫收买报纸,充作他们政争的工具。绝 大多数报纸在新文化运动中仍然热衷政党之争而置身运动之外,报纸充满各派军阀互相攻 讦,满纸荒唐,毫无生气。 但以邵飘萍为代表的进步报人受时代潮流的推动, 为寻求报业改革和发展独立的新闻事业做 出了努力。创立了北京新闻编译社,以打破外国通讯社的垄断。1918年,创办《京报》 ,坚 持评论时政,抨击列强侵略和军阀专制统治,成为北京影响巨大的舆论机关,但不断受到迫 害。 评价:军阀统治下的北京地区报纸发展状况表明,处于酒政治下的民营报纸,一般都与军阀 势力既有联系、又有矛盾,在艰难曲折中秋生存,一些报人和报纸,虽然力求进步,但往往 遭受迫害,难以为继。 国内大革命时期的中国报业仍由缓慢发展 上海: 《申报》 、 《新闻报》稳步发展,营业上升。两报注重扩大版面,增设专栏,专刊;报 纸内容综合化杂志化。加大广告,商业经济、文化娱乐方面的版画,同时削减时事评论的篇 幅;避免因言论取祸。新办的《商报》主要刊登商业、金融、经济文章,成为上海大报之一。 北京:邵飘萍复刊《京报》后,努力向现代化报纸方向前进。先后在大中城市派驻访员,设 立分馆,改进设备。努力改革业务,力求多发新闻,讲求时效,加强对时弊的报道和评论, 鲜明支持人民反帝爱国斗争。成舍我主持的《世界日报》开始形成报系,同时出版《世界晚 报》 、 《世界画报》等 天津: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 ,奉行“四不”方针,向大报发展 总结:民营报纸的地位,影响 由于中国民族资本发育不成熟,民营报纸还不能实现经济上的独立,必须面向市场,重视经 营。总体来说,这些民营报纸多数借鉴了资本主义管理方法,在广告和发行经营上取得了很 大的成绩。 但是,由于帝国主义对话侵略,国外资本扩张以及官僚资本的膨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 到严重影响,民营报纸的辉煌时期也没有持续很长时间。 总论:20世纪初到20年代,民族资本迅速发展,报界出现一些民族报业资本家和报业经营管 理专家, 主要的几份民营报纸逐步超越前期经营管理的初级阶段, 走向了资本主义的企业化 经营阶段。 民营报纸的管理者纷纷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与技术, 加强广告和发行业务。 进行内部股份制 改造、健全报纸各项管理制度等措施,扩大业务、增收创利。民营报纸的经营业务,尤其是发行工作,在30年代前后达到了鼎盛时期,发行量达数万甚至超过10万。

判断题

试述清政府官报的发展情况 。试述从清政府至国民党政府时期官办新闻事业的额发扎历程:

官报发展史 清政府时期官报可以追溯到1896年,清政府将解禁后的强学会改为官书局,出版了《官书局 报》和《官书局汇报》 ,是清政府公开发行新史官报之始。形式同《京报》 。内部除奏折上谕 外,还有“路透电新闻” 、 “西国近事” 、 “本国新闻”等,但没有构成近代报刊要求之一的言 论。在同时期的国人近代报刊中,思想内容最保守,业务最落后。此后,一些省份也起来效 仿,但这些官报并为被授权公布政府法律、命令的机关。这和后来的《内阁官报》等清政府 正式机关报又有所不同。 戊戌变法期间,开办中央政府机关报,将上海的《时务报》改组为《实务官报》 。但未几变 法即告失败,清廷宣布废官书局,停办《实务官报》 ,官报均停办。 但时隔不久,一些官方商务机构率先出报报刊。1899年武昌出版《湖北商务报》 ,1900年上 海出版《江南商务报》 ,分别为汉口商务局和江南商务局主办,从内容到形式均向机关报前 进一步。 20世纪初年,随着慈禧许诺实行新政,从1902——1905年,出现了20多种官报,其中大部分 是各省出版的,并开始自称“官报” ,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北洋官报》 、 《湖北官报》等,一 些部门也出版了部门官报,如《北洋学报》等一时期的官报出版活动中,中央落后于地方。 1906年,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后,政府官报进一步发展,不仅各地出版的教育官报,政法 官报, 实业官报大增, 中央政府的一些部门也开始创办机关官报, 并进入官报制度化的阶段。 这些新创办的官报, 一般要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核, 经批准后又往往是这些主管部门传达政令 的耳目喉舌。 1907年,正式成立官书局,着手筹办中央级的官报。同年《政治官报》在北京创办,这是清 政府第一种较为正式的中央政府机关报,但还不是发布命令的机关。直到1911年改名为《内 阁官报》 ,隶属“责任内阁” ,被授权代表政府发布法律、命令才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央政府机 关报。 6、20世纪初的官报刊期不一,但日刊逐渐增多,文字以文言为主,内容普通官气十足,极 为死板,不议论人物和时政。从19世纪70年代至武昌起义前,从洋务派官员开始,从地方开 始,清政府越来越重视报刊宣传,先后出版90多种官报,妄图借官方权威操纵新闻舆论,抵 消民办报刊的社会影响。但随着清政府的衰败,官报虽越来越多,影响却越来越有限。 7、 北洋军阀官办新闻事业。 1袁世凯1912年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后, 非常重视控制舆论, 创办了御用报纸,其中有影响的是北京的《亚细亚日报》 ,它打着民办的旗号,散布拥袁的 反动言论。21925年,段祺瑞政府司法兼教育长章士钊创办《甲寅》周刊,提倡封建复古,反对新文化运动,维护军阀统治。 8、国民党官办新闻事业。 1官办新闻事业从规模和层次上都有了很大发展, 全国政权建立后, 迅速建立起自己的新闻传播事业网;2《中央日报》 ,中央通讯社,中央广播电台等中央宣传 机构是国民党新闻事业的中心;3此外,国民党地方党部办了地区党报,政府机关报,各派 系、大小军阀也都有自己的报纸。国民党还办有20多座地方广播电台,这样,国民党组成从 中央到地方的新闻事业网。

判断题

党的中央报刊发展演变过程:

1922年9月至49年9月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发展/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历史沿革 1、 《向导》周报,1922.9——1927.7,上海 2、 《红旗》 1928.11——1930.8,上海 3、 《红旗日报》 1930.8——1931.3 上海( 《上海报》合并) 4、 《红旗周报》 1931.3——1934.3 上海的中共中央机关报( 《红旗日报》改名) 5、 《红色中华》 1931.12——1937.1(1933年2月第50期改为中共中央机关报,35年11月复 刊) 6、 《红星》 1931.12——1935.8(1934.10长征,由于《红色中华》停刊,代为中共中央机 关报) 7、 《新中华报》 1937.1——1941.5(1939年改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由《红色中华》改名) 1937年9月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机关报改为陕甘宁边区机关报。1938年12月停刊, 1939年2月《新中华报》 (刷新版)创刊,期号: “刷新第一号” ,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 8、 《解放日报》 1941.5——1947.3 +《今日新闻》 9、 《人民日报》 1948.6——至今 1948年.6月, 中共华北中央局机关报在平山县创办,为代中共中央报。由1940年创办的《晋 察冀日报》和1946年5月创办的《人民日报》合并后重新编号出版的。1949年3月迁北平,8 月1日由代中央机关报转为正式的中共中央机关报。 工人报刊的产生和发展 产生于五四时期 1920年下半年,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为了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相继创办了《劳动界》 、 《劳动者》等刊物,这是我国第一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工人为对象的通俗 报刊,这些刊物,被工人看做自己的“喉舌” ,工人解放的“明星” 。这批刊物把宣传马列主 义与工人运动初步结合起来,促进了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二、中共成立后,以领导工人运动作为中心工作,工人报刊也随之迅速发展。从1921年下半 年到1923年初,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等地陆续创办了一批工人报刊。著名的上 海《劳动周刊》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机关报, 党领导下的第一张全国性工人报纸。 北京《工 人周刊》 工人报刊宣传报道中心是:向工人群众介绍马列主义,反映工人和工会的活动,号召工人团 结起来,进行反帝反军阀的斗争,在1921——1923第一次罢工运动中,发挥了宣传鼓动和组 织作用。1923年“二七惨案”后,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工人报刊多数被迫停刊。 三、1国共合作后,工农群众运动在全国蓬勃开展,工人报刊经过一年左右的沉寂,在1924 年春开始复兴。新创办了一批工人报刊,如广州的《工人之路特号》等。一些被迫停刊的工 人报刊也陆续恢复出版,最重要的是《中国工人》 。 2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中共转入地下,秘密出版《上海报》 (1929) “上海工人阶级自己唯 一的报” 《苏区工人》1932瑞金 四、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工人》1940,延安,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主办,毛泽东在为它写的《<中国工人> 发刊词》中指出《中国工人》应该成为教育工人,训练工人干部的学校。 建国后,1949年《工人日报》北京创刊,中华全国总工会机关报 共青团报刊的产生和发展 产生于中共诞生初期 在中共成立前,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在准备建党的同时,开展了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活动, 上海、北京、广州等地陆续建立团组织。有些地方团组织办起了面向青年群众的报刊,这就 是中国最早的团刊。其中有四川成都团组织于1921年1月创办的《先驱》半月刊,广东团组 织1922年3月创办的《青年周刊》等。 在首批团刊中, 《先驱》是出版时间最长,也是惟一由地方团刊转为中央团刊的。现在北京 出版,由于北洋军阀的查禁,迁上海出版,并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局的机关刊 物。1922年5月,正式成为团中央的第一个机关报。 1923年8月,创办《中国青年》作为团中央机关刊物,在上海创刊。 二、国共合作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独立地出版报刊,公开发行。团的报刊网络形成了。 1、一方面加强中央报刊,使之成为革命舆论的领导者及中坚力量,另一方面建立地方报刊。中国青年》很快成为全国青年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刊物 2、十年内战时期: 《青年实话》 ,共青团苏区中央局机关刊物,1931,永丰,瑞金; 在国统区,团中央创办了《无产青年》 (1927.10——1928.10)后改为《列宁青年》 三、抗日战争: 《中国青年》1939.延安,由全国青年联合会延安办事处宣传部主办。 四、解放后,1951年,北京, 《中国青年报》团中央机关报 简述清末民初我国通讯事业的诞生和发展情况 P139、P162 我国的通讯社事业和近代报业一样,首先是由外国人在中国办的通讯社开始的。1872年,英 国路透社在上海设立远东分社,是外国人在中国办的最早通讯社。 在国人办报的第二次高潮中, 1904年广东老报人骆侠挺在广州创办了中兴通讯社, 是国人办 的第一家通讯社,主要向广州和香港的报纸发新闻稿。 民国成立后,新闻通讯事业真正发展起来,中国新闻事业增添了一种新的媒介,改变了报业 一统天下的局面(1911——1912,四家) 。1913年至1918年间,新创办的通讯社不下20余家。 这些通讯社一般规模都不大, 有的只有一两个访员, 用复写或油印方式向有限的几家报刊撰 稿。在经济上,大多靠官僚政客和资本家的津贴来维持,也有个别是自由撰稿人独立办的。 邵飘萍1915东京通讯社和1916年北京新闻编译社最为成功, 前者专门为京沪报纸提供东京通 讯, “二十一条” ;后者以消息迅捷而闻名,每晚发稿一次,内容有本社采写的消息和翻译的 外电两部分,每日总有一二特殊稿件,颇得各报好评。 新闻来源主要是靠剪报和译报, 自采的新闻很少, 质量不高, 发行量少, 几份到几十份不等。 补充: 1、历史背景:社会状况、技术条件、需求、外国通讯社的影响 2、清末:1904年比利时远东通讯社,王幕陶创办 1911年广州展民通讯社,杨实公创办 3、1广州:公民通讯社 1912 2上海:民国第一通讯社、上海通讯社 3武汉:湖北通讯社 4长沙:湖南通讯社 1912 5北京:北京通讯社 中俄通讯社 1920 1920年7月由共产国际组合中共上海发起组在上海创办, 简称中俄社, 1921年5月起改称华俄通讯社,简称华俄社。社长杨明杰。是我国第一家无产阶级通讯社。中俄社的主要任务是沟 通中俄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向中国人民介绍列宁的革命理论,俄国革命的成果与经验,同 时向俄国人民介绍中国革命开展的情况。 它一方面根据俄国共产国际的精神, 翻译俄文资料, 写成中文消息供中国报纸采用;另一方面将中国报刊资料译成俄文,供苏俄报刊采用。中共 上海发起组成立后,中俄社成为它的领导机构之一。 《新青年》 、 《民国日报》上海都采用了 中俄社的稿件。 中共成立后,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 以华俄社名义发稿, 1925年停止工作。 国闻通讯社:1921年在上海成立,胡政之任社长。先后在汉口、北京、天津设立分社。总社 设有广告部,北京分社设有英文部, 向外国报纸提供英文稿。1924年创办《国闻周报》 。1926 年新记公司成立后,国闻通讯社和《国闻周报》实际上成为《大公报》的附属机构。国闻通 讯社至1936年停办; 《国闻周报》出至1937年停刊。 申时电讯社:发起于1925年,时任《申报》的总经理张竹平联络《申报》 、 《时事新报》两报 部分编辑, 在工作之余将两报的各方专电加以编辑, 发给一些报纸采用, 这种办法受到欢迎, 采用者增多,于是在1928年正式成立申时电讯社。1932年,该社与110多家报社签订公告协 议,1934年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和董事会,在北京、天津、汉口、香港等地设有分社, 1937 年上海沦陷时停办。 红中社,1931 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 ,1931年在瑞金成立,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机关通讯社。广播呼号为 CSR,每日发稿一二千字,主要为临时中央政府文告、宣言、红军 战报和根据地建设消息。还利用红军电台抄收国民党“中央社”电讯和外国通讯社英文稿, 经编辑后油印为“参考消息” ,供中央机关参阅。1934年10月随红军长征,途中新闻广播中 断,但抄报未停。1935年11月在山西瓦窑堡恢复新闻广播。1937年1月“红中社”改名为“新 华社” 。由于缺乏物资条件和人员,没有组建一个独立的通讯社,以出版《红色中华》报为 主,兼作些通讯业务,实行报、社合一的形式。 新华通讯社在抗战时期有哪些重大发展? 新华通讯社的独立发展 1937年,为团结抗日计,红色中华通讯社改名新华通讯社。 抗战爆发后, 新华社发稿范围逐渐扩大, 每天的发稿量也由原来的一两千字增加到四五千字。 在抄收电讯方面,新华社编辑部把收到的国外电讯议程中文,编程《每日电讯》参考资料, 供中央领导以及各机关参阅。1938年, 《每日电讯》改名为《今日新闻》 , 1939年,中共中央决定将新华社与《新中华报》分开,各自成为独立的编辑机构。同属中共 中央党报委员会统一领导,结束了报社一家的历史。新华社改为独立的新闻通讯机构后,社 长先后由向仲华、博古、廖承志任社长。 除总社不断扩大外, 新华社还自1939年起开始在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分社组织, 逐步形 成了以一个延安总社为中心的新华通讯社网络。至抗战胜利之时,新华社除总社外,在各个 抗日根据地已建立了9个总分社和40多个分社。总社人员由几十人发展到一百多人。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0年成立, 在当时是新华社的一个组成部分, 广播稿由新华社广播科提 供,同新华社的文字广播相配合,向国外传播根据地军民斗争的实况,宣传中共的各项政策与主张。

判断题

简述新华通讯社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转移及其军事报道 新华社在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抗战胜利后,新华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改组: 1组织建设上,新华社总社的工作机构较前扩大,充实,各解放区的总分社和分社也先后建 立, 到1946年4月, 新华社在国内建成总分社9个, 分社40多个, 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通讯网络。 此后,中共中央对新华社和解放日报社实行报社合一、以通讯社为主的体制。 2业务建设上,提出了提高报道水平,改进新闻写作,加紧业务学习等新的任务和要求。 转移: 1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进攻延安, 《解放日报》停刊后,中共中央决定进一步加强新华社的 工作,使新华社同时担负起党中央机关报、通讯社和广播电台三重任务,不仅报道新闻,还 代表党中央发表时事政治评论。 2为适应战时需要,新华社一队由廖承志率领,向太行山区实行战略大转移。一队由范长江 率领,留在陕北跟随中央行动,番号“四大队” 四大队主要任务:1) 、收译国内外通讯社电讯,为党中央及时提供消息;2) 、负责党中央同 太行总社的联系,并抄收总社的文字广播;3) 、代表总社就近指导分社的报道工作。 3在新华总社向太行山转移之时,在太行组建新华社临时总社,接替转移中的总社工作。两 支队伍一年多在平山会师,后来又经过改组,规模和业务又有了很大发展。 军事报道: 1全面内战发动后,新华社不仅加强军事评论工作,还通过各种报道分析战局,展望光明前景,还运用具体战例说明美蒋反动派“纸老虎”本质,鼓起军民必胜的信心。 21947年下半年进入反攻后,抽出专人负责军事报道和评论,发表了一系列新闻和捷报。在 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期间,作了有声势、有规模、及时迅速的报道,多侧面反映了战役的主 要进程,胜利成果和伟大意义,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新闻报道与通讯。 3为了做好军事宣传报道工作,新华社的军事报道迅速发展,人民解放军各部队曾普遍建立 军事分社或支社,组织上隶属于所在部队的政治部,工作业务由总社指导,负责前线军事报 道。 4毛为新华社撰写了一系列新闻报道与评论,在当时影响巨大,做出了突出贡献。5成功地瓦解敌军作战意志和争取蒋军家属的宣传报道。 新华社(建国后) 建国初期(49——56) (1)1949年3月随中共中央迁入北平,并根据中央决定,逐步调整全国各地的分社组织,在 各大区建立总分社,各省市、自治区建立分社,在解放军部队中也建立总分社、分社、支社 各级组织,努力组建一个统一的集中的国家通讯社。6月新社社委会成立,社长由胡乔木兼 任,副社长为范长江。 (2)1950年,新闻总署对新华社的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 新华社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个大行政区建立六个总分社,在各省会城 市建立分社,支社一律取消,对需要设立相当于支社机构的城市,派驻记者组或记者。除第 三野战军外, 其他部队新华社机构取消。 各地总分社分社的认识编制和财务管理完全与地方 脱钩,其人员由总社调动和任免。财务纳入新华社的财政系统。1950年11月,新华社第一次 全国社务会议召开,标志着新华社改组为一个集中统一的国家通讯社的任务基本完成。 (3)1953年,明确提出新华社要成为“消息总汇”的总任务和国内外并重的方针。1)进过 一个为时不长的业务建设过程,新华社集国内报道、对外报道、国际新闻报道等多种功能于 一身,并主办了一系列报刊;2)除文字宣传外,摄影报道工作也日益加强;3)通讯技术手 段有了改进;4)同国外通讯社开展合作关系。 二、1956年,新闻工作改革中新华社的改革 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P55——66,新华社发展曲折前行 1)新华社在国内外事业的发展:a,国外分社建设较快,多种文字对外广播,以自己的驻外 记者发稿为主,外电为辅;b,对内大跃进中失实、片面、虚夸,60年代初纠正“左”倾错误。 2) 《参考消息》改版和扩大发行 3)电讯建设的加强 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在新时期有了哪些根本性变化? 四、改革开放后 改革开放以来,新华社在履行国家通讯社职能,强化党和国家耳目喉舌作用,发挥“消息总 汇”优势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正确引导国内舆论的权威性和积极影响世界舆论的力度明 显加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世界性通讯社。 1新华社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新闻信息采集和发布网络,形成了一个24小时面向 全球的不间断对外发稿体系。 已形成了以中国新闻, 发展中国家新闻和世界热点新闻为重点的多语种、多渠道的新闻发布体系,发稿量增加,实效性增强。 2发稿体制,国际新闻,摄影专稿,现代化技术手段,新闻信息产品营销。1997年网站,2000 年改新华网。 中央通讯社 简称“中央社” ,1924年成立于广州,1927年迁南京,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管,萧同兹社长。 “中央社”实行“工作专业化” “业务社会化” “经营企业化”的方针,在各大城市和省会城 市设立分社或通讯员办事处,基本上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通讯网,垄断了国内新闻来源。 它还“收回”了外国通讯社在华的直接发稿权,同路透社、美联社、哈瓦斯社等外国通讯社 签订了交换新闻合同,从而垄断了国际新闻来源。 “国新社” 1938年,在周恩来的指导下,范长江以“青记”骨干为基础,在长沙建立的合作性质的通讯社——国际新闻社,同年在桂林成立总社,香港为分社,开始正式对国外发稿,成为全国性 通讯社,范长江任社长。 “国新社”政治上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发稿对象主要是当时大后方的报纸和海外华侨报纸。 1939年初至1940年夏是“国新社”的全盛时期,桂林总社与香港分社分工:桂林总社及重庆 办事处负责国统区的新闻报道工作,香港分社则面向海外,负责国际宣传任务。1941年“皖 南事变”后,一部分分社社员撤往香港和敌后抗日根据地。不久,桂林、重庆两社均在国民 党迫害下关闭。 中国新闻社 1952年在北京成立,由国内一批热心新闻事业的知名人士发起组织。金仲华任社长,最初附 设在新华社内,1957年独立发展。 该社以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和外籍华人为对象,根据华侨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报道国内建设成就和侨乡情况,以促进爱国华侨的大团结,后逐步增加文字特稿,电影,唱 片,画报等业务。 文革中机构被撤销,业务停止,1978年恢复建制,在与台湾交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判断题

试述中国广播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P213 中国广播事业是怎样产生的:

外商——官办——民营 1920年美国匹兹堡 KDKA 广播电台正式开始广播,是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中国1923年出 现第一座广播电台,在全世界各国中也属较早的。主要是娱乐节目,未经北洋政府批准而被 停办,功率仅50瓦。 (1)1923年,美商奥斯邦的中国无线电公司与英文《大陆报》合作创办上海“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 。是外国人在中国设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2)1924年,美商开办开洛公司广播电台,与《申报》合作,在报馆设发音室报告新闻。 这座广播电台是早期外商在上海开办的广播电台中时间最长,影响较大的一座。1929年止。 (3)1924年8月,北洋政府交通部公布了《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则》 ,这是我国历 史第一个关于无限电广播的规则。 规则中规定,允许民间装设收音机, 还就收音机装设范围, 收听内容,收音机收费等问题作了具体规定。这个规则的颁布,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广播事业 的发展。 (4)1926年,哈尔滨广播电台开始广播,是我国政府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随后天津、 北京、沈阳的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5)1927年,中国最早的自办的民营广播电台上海新新广播电台创办,同年,北京商办的 燕声广播电台也开始播音。 初创时期的广播事业,设备简陋,规模很小,收听范围只限于广播电台所在地区附近,特别 是由于收音机价格昂贵,广播听众大多是政府官员,有钱的商人以及外国人,一定程度上限 制其大规模传播,所以当时广播传媒社会影响不大。 中央广播电台 1928年开始在南京播音 1932年建成新台,增大发射功率,75千瓦,呼号改为 XGDA,成为亚洲之冠,受听范围可达 东南亚,至抗战前,国民党还先后办了二十多地方广播电台,形成了一个广播网络。国民党 在南京建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后随国民党新闻事业在大陆的彻底崩溃而迁往台湾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1940年12.30,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建成并开播,这是我国无产阶级广播事业的开端,中国共 产党的新闻事业有了无线电广播电台这一新生的广播媒介。 由以周恩来为主任的广播委员会 筹办。 电台呼号为 XMCR,播出内容主要是中共中央重要文件,党的机关报的重要社论及各类文章, 国内外时事新闻,明人讲演,科学常识,革命故事,日语等,另外还有抗日歌曲、音乐吸取 等文艺节目。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当时是新华社的一个组成部分, 广播稿由新华社广播科提供同新华社的 文字广播配合,向国内外传播根据地军民斗争的实况,宣传中共的各项政策与主张,加强了 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突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把声音送到了国统区,其对日广播在瓦解 敌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943年春因机器故障而暂时停播。

解放战争时期广播事业的发展与收缩 抗战胜利后, 中共领导的解放区的人民新闻广播事业经历了一个发展、 收缩、 在发展的历程。 人民广播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民广播电调网初具规模。 (1)1945年9月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恢复播音,播送节目有时事新闻、解放区消息、时评及名 人讲演等; (2)人民军队在收复关内和东北地区的一批中小城市后,在没收、利用日伪广播电台设备 的基础上创建人民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大连广播电台相继开 播; (3)解放战争时期,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为代表的人民广播电台,在宣传上最大的特点就 是立足解放区, 以国统区听众为主要对象, 帮助国统区听众了解中共的政策和解放区的生产 建设情况,通过具体、真实的新闻报道和广播讲话来驳斥、揭穿蒋介石集团的造谣和歪曲宣 传。 (4)1946年6月, 《语言广播部暂行工作细则》颁布,对编写稿件和节目要求,稿件处理制 度等都作了比较详细具体的规定。 (5)全面内战后,解放区刚刚发展起来的人民广播事业被迫收缩,不少电台停播,延安新 华被迫迁址。1946年11月改名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继续播音。 广播电台网建国期 49——56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40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1949年3月,陕北新华广播电台迁入北平,改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向全国播音,6月,中 共中央将原新华社的广播部扩充为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 廖承志任处长, 领导全国广播事业。 广播事业与新华社脱离,进入了独立发展的历史阶段。9月改名为北京新华广播电台。12月 改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家广播电台,1950年开办对少数民族语言广播业务,1954 台湾广播业务, 这时期创办了 《新闻报摘》 , 《全国联播》 两个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新闻节目。 北京广播电台 1950年成立,为了便于对外报道,建立专台对国外广播。用7个外国语种播音,用普通话、 广州话等对海外华人播音。 人民广播电台的宣传报道任务,一是发布新闻,传达政令。二是社会教育。三是文化娱乐。 新中国成立后,初步建成了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中心的4级广播电台。对广播事业,新中 国采取了全部由国家经营,禁止私人经营的方针。 有线广播收音网在农村建立。1952年,全国第一座利用电话线路播出的九台县广播站建成。 利用电话线建广播站的方式称“九台式”

二、1956年新闻工作改革中广播的改革,确定了重点建设对外广播,中央台和地方台并举建 设的方针。 三、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时期,57——66 由于实行中央和地方并举的方针, 1957年以后地方广播事业有了很大发展, 新建了一批中等 城市电台。在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广播电视适当减少了播音时间,强调精办节目,提高宣传 质量。 四、文革 67——77 停步不前,跌入低谷 (1)1967年开始,对地方人民广播电台实行军事管制,一律停止编辑播放地方自办节目, 全天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 (2)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特色节目被迫停办,对台广播节目停办,文艺节目只播样板戏。 对外广播也充斥着“左”的政治说教。播音风格“播音八股” 。 (3)对外广播扩大:农村有线广播发展。

判断题

什么是“珠江模式”?以之为例说明我国广播事业的变化发展 近年广播事业发展有哪些新动向:

改革开放后,我国广播事业步入全面改革振兴的阶段 (1)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改革 1940.12.30 ,1978年,恢复了停播的特色节目。1979年起 增设新华社专供的最新国际新闻。11月对新闻节目进行改革 (2)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1978年成立。1983年,首次国内受众调查。1978年5月1日,负责对 外广播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新闻编辑部改名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1995年开始, 广播停 止批建新台,强调合理配置现有节目频道。 (3) “珠江模式”与地方电台的改革。 1986年,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在广州地区公开招聘节目监制人,主持人,编辑记者和电脑技术 人员,这标志着广播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该台每天逢整点播出信息,逢半点播出新闻。全部节目都设主持人,以两三个小时为一节, 播出综合性内容,即所谓的大板块节目,大部分为直播,使听众能够更多地参与节目,大量 播出群众来信,讲话录音和点播、提问、发表评论或提出批评意见,听众普遍认为经济台内 容丰富,形式生动活泼,节目具有时代感。 珠江经济台的这套做法被称为 “珠江模式” 。 而其精髓在于将听众当做主人平等地进行交流, 彻底改变了过去说教式的、单向传播的广播模式,树立了一种全新的双向,多向交流的广播模式,导致了整个广播宣传方式的变化,开拓了广播的社会功能,丰富了广播为人民服务的内容,从而被广播界广泛采用。同时它还带动了一批地方经济台的创建,打破了过去广播电 台“一市一台”的状况。 广播节目的多元化与细分化,对象化节目的新动向 近年,多台竞争制,栏目化、板块化、专业化使广播的现代信息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内容更 充实,更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同时提供娱乐成为各广播电台吸引听众的重要手 法。目前我国广播在经历了调幅、调频链两个技术发展阶段后,调频广播,卫星广播正进入 数字音频广播新阶段,使针对各类特定受众更多 听众回流:因为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一些地方的广播听众出现了回流现象。 生存时间:早上和深夜 生存空间:城市化,地域性、 广播模式:大板块、主持人、直播、热线电话、群众参与 与其他媒体的结合 2001年底,中国广播影视集团挂牌成立,使未来的广播在更大范围内走多层次发展之路 节目、技术、听众、集团 试述中国电视事业的产生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发展状况,解释并评价“四级办电视台” 建立:1958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前身——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电视 事业的诞生,经过4个月的实践,9月2日正式播出,不久上海电视台和哈尔滨电视台先后建 成试播,1958年12月,中央广播事业局在北京召开全国电视台基地工作座谈会,决定从点到 面在全国逐渐建立电视台。 文革中遭受挫折,1967年,除上海和广州电视台外,一律停播,70年恢复。1973年彩色电视 节目在北京、上海、天津三地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文艺节目单调 枯燥。 “老三战”电影。

判断题

什么是“四级办电视” ,做出评价。如何看待我国部分地区电视台的崛起 :

改革开放以后,70年代末期,中国电视事业开始现代化进程 (1)1978年,北京电视台改称中央电视台。在我国电视事业中,中央电视台视最重要、规 模最大的电视事业单位。改革:增强国际新闻的时效性。 国内新闻,内容丰富,权威性强,节目丰富 93《东方时空》 、94《焦点访谈》 90年代,向国外派驻记者,新闻来源丰富 1997年,中国电视直播年 90年代变化:篇幅缩短;实效加快;容量增大; 自采新闻增加;现场感增强。 (2) “四级办电视” 1983年,第十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制定了中央、省、市、县四级办电视,四级 混合覆盖的事业建设方针, 彻底改变了原来中央和省两级办电视的事业格局, 使中国电视事 业结构向多级办台转变。 “四级办电视” 的方针对推动中国电视事业发展曾经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但也存在着大 量的重复建设、制作、播出、覆盖问题,导致重复投资,增加了成本,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同时,由于各级电视台之间的无序竞争,相互瓜分观众群,使覆盖效益降低,一些小电视台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从音像市场购买廉价的海外影视剧,乱播滥放,对中央台和省 级台的主导地位形成冲击, “散” “乱”成为电视事业的严重问题,无法适应现代化规模经济 的大趋势。 结构失衡,东部密度大,必须满足观众的多样化需求,中西部面临提高电视覆盖率的问题。 90年代后期,撤销地县两级电视台的建制,逐步实行制播分离

判断题

试述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各派新闻思想并简评 比较和分析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新闻思想的异同:

历史背景:各派代表性刊物列举 一、1、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 1)林则徐、魏源:对报刊沟通信息的功能有了初步认识 2)王韬 目的与意义:借报立言 功能和作用:上传下达,内外通达,代表了维新变法前报刊理论的最高成就,奠定了近代报 刊理论的基石 新闻自由 报纸文风:直抒胸臆 报纸编辑人员的条件:通材,高尚 3)郑观应,日报是“通民隐” “达民情”的有力工具,还认为广设日报是西方国家实行民主政治的 创办报纸是中国变法自强的重要手段 维护民族尊严,允许国人办报 制定报律来规范报业,制定法律保护人民言论出版自由 4)洪仁玕《资政新篇》 局限性:但是这些主张从总体上来说,是属于观念论和形而上学的,带有浓厚的唯心主义色 彩。 其最大的缺陷就是片面夸大舆论的作用和报纸的力量, 吹嘘单凭报纸舆论就能改变社会 制度,这对革命史消极的。而且把群众视为愚民,主张在“向导国民”中使用“骇”“过两级”的方法,更不足取。 二、辛亥革命时期 1、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由于改良派有较多的办报实践,一直把办报作为政治斗争的主要方式,在办报主张上,他们 比革命派进行更多理论探讨和思辨,发表论述较多,影响较大。 报刊功能: “两大天职说” 办报原则,办好报纸的4个条件健全舆论的主张,5个条件 报刊宣传方法, “浸润” 在言论自由方面,热情礼赞“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 ,认为具有这三大自由的报刊具有无穷的力量。 在新闻业务方面,主张评论和新闻通讯,报道有明确分野。 评价: 积极性:改良派的办报主张,如“监督政府” “向导国民”“代表舆论” “制造舆论”等提法 新颖洗练, 引起报界和广大进步人士的广泛注意,这些主张具有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 质,对推动当时报界反封建斗争和提高报界自身素质有一定积极意义。维新派(戊戌变法时 期)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新闻思想同出一源。 均来自西方资产阶级的 新闻学说,因此,他们的办报主张不仅在实质上相同,在具体表述方面亦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革命派报人更注意汲取西方新闻学说中反封建的民主主义内涵, 因而更具有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革命性和战斗性。 在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取代资产阶级改良 派的新闻思想,成为中国资产阶级的主流新闻思想。明确提出为革命办报的主张,办报的目的是为了革命。公开承认报纸的党派性,明确宣布自己报纸是“党报”和“机关报”,必须大力宣传党的纲领和主张,报纸既是革命宣传机关,也是革命组织机关。把报纸视为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郑贯公曾将报纸称为“笔松”)革命派报刊把揭露清政府的专制腐败,卖国虐民作为其宣传报道的主要内容。认为报纸应反映民意,影响舆论和指导舆论。革命派报刊特别重视政论的作用。 评价:积极性:总体上,他们重视报纸的舆论工具作用,在坚持把武装斗争放在首位的同时,作了 大量的报刊宣传工作,对西方资产阶级新闻学的一些观点和资产阶级改良派提出的办报口号,作了富有斗争精神的解释和补充。 局限性: 但是他们的办报思想始终打着资产阶级唯心主义个人英雄史观的烙印, 一定程度上低估了人民大众的力量。对于西方新闻学的吸收和理解较为肤浅,其办报思想内容较单薄。 新闻思想发展史 维新派的新闻思想:主题是有益于国家 早期维新思想家(王韬、郑观应) 1报刊作用方面。通民情;开民智,传播新知;把报刊与国家的兴衰联系在一起,并主张禁 止外人报中文报刊。 2文风、报人素质方面。主张应重内容而不拘泥于形式,认为报人应有较高的常识和操守。 3新闻自由方面。呼吁清廷改变禁止国人办报而放任外人报刊的政策。 戊戌变法时期 与早期维新思想家的思想一脉相承,但有所深化 1作用方面。通外情,通下情,开民智,开风气,将报刊视为“民口” “民耳” 。 2报刊性质方面。已经意识到报刊的战斗作用,将办报视为民众民主权力的重要体现。 3文风、报人素质方面。历数了一些流弊,主张制定报律。

评价: 积极性: 维新派的新闻观表明, 他们对于报刊的大众传播功能和舆论的性质语境有了一定认 识,并且将报纸作为开展维新变法的工具,反映了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局限性:感性认识成分较多,缺乏依据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的理论性阐述,还习惯从中国 传统入道思想中寻找依据。 辛亥革命时期 梁启超的新闻思想:两大天职说;四条原则;健全舆论;宣传的方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革命;党派性;政治斗争;民意。

判断题

毛和刘阐述了哪些重要问题?对无产阶级新闻学有何贡献? 试述解放战争时期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及新闻思想的发展。

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1948年4月,毛泽东接见《晋绥日报》编辑人员,发表了重要谈话,后整理成《对晋绥日报 编辑人员的谈话》 。主要讲述了几个问题: 对包括《晋绥日报》在内的解放区新闻工作中经历的“左” 、 “右”两条战线的斗争作了全面 总结。指出反对右倾的斗争是正确的,后来出现的缺点主要是“左”的偏向。要总结经验, 改进工作,在纠正偏差的时候,应当分析,不应当否定一切。 还精辟的阐述了无产阶级党报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 1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作用和任务:指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于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 针政策、 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 党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充分利用 报纸,办好报纸,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2关于办报的路线和方针:必须坚持全党办报和群众办报相结合的方针。 3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风格:必须旗帜鲜明的坚持真理、具有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战斗 风格。 4关于党报工作者的学习与修养问题:报纸工作人员应多向群众学习,向社会实际学习。 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1948年,中共中央举办由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的部分记者参加的学习班。刘少奇在学习发表讲话,表达了党中央对新闻工作的重视,为新闻工作者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提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 是深刻阐明了新闻工作的作用于任务,指出新闻事业在党和群众联系上具有主要地位。 是提出了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四个条件: 1马列主义修养,就是要学习、研究、时刻注意党的方针政策执行情况 2政策路线的知识,经常学习、研究、时刻注意党的方针政策执行情况 3正确的基本态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充当党和人民的桥梁,如实报道和反映实际情况4独立地做相当艰苦的工作,到处去看、去问、做研究工作,独立地思考,分析、判断 P321《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 1948年8月1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指示》 ,在总结党在城市新闻宣传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城市党报工作的三大注意事项; 报纸主要为工农兵服务,但同时也要为干部、工商业者和知识分子服务; 报纸报道农村和工厂的消息为主,同时兼顾市场,学校等其他地方; 副刊必须宣传马克思主义,深入浅出地对读者做教育工作。 “喉舌论”的继承与加强 “喉舌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基石,中共一贯坚持对中国新闻事业的领导,从不讳言党 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党认为新闻媒介不仅仅是党的耳目喉舌, 也是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也就是说新闻媒介不 仅要使上情下达,也要使下情上达,下情互达。 新闻媒介不仅要坚持党性原则,而且要坚持人民性、群众性原则,对党负责的同时也要对人 民负责,对上负责的同时也要对下负责,对领导负责的同时也要对群众负责。 1998年,朱镕基在视察 CCTV《焦点访谈》时,对编辑记者赠言: “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 府镜鉴,改革尖兵” 。这是中央领导人第一次明确提出群众喉舌的概念。 五四时期新闻教育与新闻研究 1918,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1918年成立, 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 该会成立标志着我国将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进 行研究的开端,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任会长,徐宝璜和邵飘萍任导师。该研究会以“研究新 闻学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为宗旨。出版了《新闻周刊》 ,采用横排的 先进编排方式,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刊物。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同时也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教育团体。 该研究会向校内外公开招收会 员,举办了两期研究班,培养会员百余人,为新闻界输送人才。有些会员后担任中共早期报案的记者编辑。

判断题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有何重要学术价值:

戈公振是一位有革新思想的新闻工作者, 又是一位大学教授和卓有成就的新闻学专家。 曾在 《时报》工作十几年,一直晋升到总编辑。1928年加入《申报》 ,负责为革新报纸业务和改 进管理制度作调查研究。曾先后兼任多所高效新闻学教授;参与组织上海报学社,从事新闻 学研究。他的专著有《中国报学史》 、 《新闻学》 、 《从东北到庶联》等,还有译作及多篇论文。 戈公振的著作中, 《中国报学史》是影响力最为深远,首次全面系统地叙述了中国新闻事业 的发展史,被公认为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奠基之作。 这部书写于1925到1926年,192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全书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阐述报学史的定名,报纸的定义以及本书的编辑方法,对于 报学史的定义,明确认定了本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在学术上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之六章,分别就官报独占时期,外报创始时期,民报勃兴时期,民国成立以后,报界现 状等阶段,全面系统地评价报纸发展的历史,有明确的历史分期和报刊分类,为中国报刊史 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本书从主要观点与论断到文字表述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爱国、民主、进步思想和敬业 乐业精神,为新闻学研究开山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