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传统媒体产业面临的问题和前景。 

(1)传统媒体产业面临的问题

①理念陈旧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理念决定方向。当前,传统媒体在转型层面观念陈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抱残守缺,坚持“内容为王”理念。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博客和微博等自媒体的大量出现,对传统媒体组织和传统媒体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当前,媒体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内容层面的竞争,而且是融合内容、渠道、营销和运营的系统层面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仍坚持“内容为王”的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竞争的需要。

当前绝大多数传统媒体还没有深刻认识到新技术给传媒领域带来的颠覆性变化,仍幻想通过细节的、修修补补的改良来应对新媒体。新媒体带来的是颠覆性的革命,无论是观念、技术、经营策略,还是体制、机制等都需要彻底改变,才能实现传统媒体的顺利转型。

②体制禁锢

当前很多传统媒题还是采取“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这也导致转型的一些配套制度难以建立。首先是很多传统媒体创办的新媒体虽然成立了相应的公司,但是尚未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更谈不上“公司化”运作。其次,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层激励约束制度。第三,在依然以传统媒体为主业和利润源的现有架构下培育新媒体,当给予尚未盈利的新媒体从业人员以较高待遇时,这必将受到传统媒体从业人员的质疑和阻止。但是如果不给稀缺的新媒体高级人才以市场化水平的高薪酬待遇,又难以吸引真正的高水平人才,这就形成一个难以破解的悖论。

③人才结构缺陷

传统媒体培养了大量的传统采编人才,但是在转型尤其向新媒体转型的过程中,存在着重大的人才缺陷,主要表现为“三多三少”:一是传统媒体人才多,新媒体人才少;二是传统采编人才多,现代经营人才少;三是采编人才多,技术人才少。

④技术落后

从最新发展趋势来看,无论是国外癿 facebook,twitter、谷歌、微软、雅虎,还是国内的腾讯、百度、新浪、搜狐、网易,其本质上都是新技术公司,可以说,技术和媒体相互驱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一方面,媒体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激发了用户的潜在需求,例如苹果公司整合技术,打造了 iPhone,iPad 等产品,使得产品和信息实现了良好的融合,有效地激活了用户对媒体的潜在需求。另一方面,技术和用户需求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技术进步激发了用户的潜在需求,而用户的需求又成为技术发展的目标,时克引领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但是,从传统媒体的发展现状来看,在技术理念、技术实力和技术配套等方面和新媒体公司相比,都极其落后,相差悬殊。尤其是有效利用外部技术来为传统媒体提供技术支撑的技术系统集成能力很差,不能满足传统媒体转型的技术要求。

⑤资金匮乏

由于传统媒体多采取“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且由于奉行的是自我积累的内源式发展模式,导致自身规模小,实力弱,资金较为匮乏。转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撑,尤其是向新媒体的转型更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这一点,考察一下新媒体公司从创始到盈利的过程中所花费的资金就可以明了。如何拓展融资渠道,为自身的转型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成为传统媒体转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传统媒体产业的前景

目前,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找准资金的角色定位,或大力投入新媒体,进而实现转型至为重要。成功的报纸、电视将会尽可能适应受众细分现象,从新的增值业务中获得更多的收入。其中包括:对内容进行再包装和营销,提供跨多种媒体渠道和格式的内容,提供更多快速、方便的数字内容,通过众多媒体形式销售、出租或免费推送。如果是视听产品,具体的产品形式可以是DVD、录像带和记忆卡,租售形形式可以是通过有线、无线网络电子下载,以显著延长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生命周期。

实现效字化后,经营传统媒体的机构将不仅限于从事新闻和娱乐,未来可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还有:点播服务,如网上广播站、无线电广播、移动电话、视频点播;在线聊天、互动、参与、投票、游戏、提问和评论;电子商务“美国偶像”“超级女声”之类新星选秀系列活动等。当然,媒体还是媒体。消费者对内容的需求正在大幅增加,从而创造了极大的机遇。

当网速发展到极致,人们不再担心网速的时候,内容将再一次成为核心的要素。随着技术的发展,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依然有两个:一是内容,二是用户服务。媒体运营遵循的基本规律是:接口是标准的,内容是差异的;资源是有限的,服务是无穷的。

可以确定的是,市场规则正在变化中。传统媒体的客船也许不会真的被新媒体所击沉,但是某一家传统媒体完全可能被它的更能适应环境变化的传统对手所击垮。未来的媒体,其特征应该是有着非常确定的消费市场,有着清晰的差异化发展空间,具备一定的盈利能力,而且尤为重要的是,应该在数字革命中占有一席之地。

微信公众号答题
由田业胜提供 分享 纠错 收藏
相关题库推荐

相关试题

判断题 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的本质区别在于有无事实依据。

判断题 通版——打通报纸上相邻的两个版而形成的版。通版的面积包括这两个版和两版间的中缝,一般用于报道重大事件

判断题 新闻价值的五要素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刺激性和趣味性。(×)

判断题 综合新闻有两种,一是横断面综合报道(),二是(纵深度的综合报道)30

判断题 《解放日报》:1941年在延安创刊,社长先后为博古、廖承志。总编先后为杨松、陆定一等,毛泽东经常指导工作。该报是在革命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个大型的、每日出版的中共中央机关报,也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革命根据地影响最大的报纸。(一)创办(背景、渊源、简介)(1)1941年,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大“扫荡”以及国民党顽固派的第二次反共高潮,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发生严重经济困难。(2)“皖南事变”后,国统区的《新华日报》受到迫害,宣传受到限制(3)党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时效性和篇幅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鉴于此,中共中央决定将《新中华报》与新华社刊登新闻电讯稿的《今日新闻》合并,改出大型的《解放日报》,同时将一些刊物停刊,以便集中人力、物力办好《解放日报》,加强和改进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二)整风改革(背景、改版、党报工作、新闻理论)(1)1942年,中共在全党范围内展开了一次整风运动。1942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为改造党报的通知》,要求各地根据整风精神来检查和改造报纸,这是党报改革的纲领性文件。《通知》阐明了一系列极其重要的党报理论,其中包括“全党办报”、党报的内容、版面及主要任务,大力加强党报编辑部的工作,党报的战斗性、通俗化等,在党报中掀起了整风和检查的热潮。(2)《解放日报》走在新闻界整风改革的前列1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在中共中央的指导下实行改版。这一天,《解放日报》登载了中宣部的《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同时发表了改版社论《致读者》。社论首先论述了党报的党性、群众性、战斗性以及组织性原则。依照以上标准,检查了该报创刊10个月来存在的问题。版面编排上,改版前受党八股和网名教条主义错误路线影响,脱离解放区斗争实际和党的中心工作实际,第一、二版长篇累牍的登载国际新闻,第三版国内新闻,第四版才是陕甘宁边区新闻和副刊,改版后,以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报道为主,密切联系群众和工作实际,积极配合党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报道。版面安排焕然一新;第一版是反映各解放区情况的要闻版;第二版是陕甘宁边区版;第三版才是国际新闻,第四版仍是副刊和各种专论。2a,整风运动是党的一项中心工作,《解放日报》集中力量报道整风运动的发展情况,发表了大量指导整风运动的文章和社论,同时还办专刊,辟专栏以宣传整风运动。b,创刊《一得书》杂文专栏,登载短小精悍的、生动活泼的杂文和小品文。c,创刊《学习》专刊,专门登载有分量的理论文章d,军事宣传报道加强,出现了不少反映部队生活和描绘战士英雄形象的通讯和报告文学e,加强报社领导,派陆定一为总编辑3随着整风改革运动的深入,延安《解放日报》又提出了“全党办报”的方针,强调党报必须由全党来办,不是依靠几个报馆同人来办,党报工作者必须认识到自己是整个党组织的一分子,自觉地把自己溶于党的集体之中,不允许与党唱对台戏。为了在组织上保证“全党办报”,以加强其与陕甘宁边区的联系。意义;在解放区新闻工作的整风改革中,《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文件,社论和理论文章,对党报的性质和作用,全党办报的思想,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无产阶级唯物主义新闻观点与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新闻观的区别,以及文风等基本问题,做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初步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理论的基础。具体而言: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探讨新闻的本质与特点,重申了党报的性质、特征、任务;二、确立了“全党办报”的思想;三、加强新闻工作者的党性修养,确立“人民公仆”的思想;四、坚持“政治第一,技术第二”的原则;五、反对党八股、树立生动活泼的马列主义文风;六、发扬党报理论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及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

判断题 在字幕的设计中,历史剧与少儿动画的字幕字体都应该采用黑体红色字。

判断题 标题的类型:单一结构,又称单行题,以简明的文字表明新闻内容;要求简明,确切复合题,又称多行题,指由引题、正题、副题等三种标题组成的标题群

判断题 类题:类题产生于清光绪年间,是指将原本杂乱无章的内容划分为几个门类的标题,类似今日报纸中的专栏新闻的标题,但并非为每条新闻所作的题。它比无标题时代前进了一步,但表意仍然很概括、笼统、勉强,算不了严格意义上的新闻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