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记者的群众工作,不同于一般工作部门的群众工作,而是与属于新闻单位的群众工作。同时,记者的群众工作,又不等同于编辑部门的群众工作的通联部的工作。通联部的工作对象,面向全体通讯员和报道组,此外还要处理读者来信、接待群众来访等。记者做群众工作,一般只限于结合自己的采访活动,或者在自己分工采访地区、部门,重点做好通讯员(或报道组、或者积极分子)的工作。

微信公众号答题
由田业胜提供 分享 纠错 收藏

相关试题

判断题 “金砖五国”是从“金砖四国”即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加上南非共和国发展而成的国际合作组织。

判断题 倒金字塔结构的利与弊:倒金字塔式结构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当时,由于电讯技术不过关,消息传递经常中断,为把新闻中主要内容抢先发出去,记者尝试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消息的最前面,次重要的内容放在稍后的段落里,这种结构称为“倒金字塔结构”。(1)倒金字塔结构的特点①这种结构形式完全打破记叙事件的常规,它不是根据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安排层次段落,而是根据事实的重要程度来决定段落顺序。②它要求把最重要、最新鲜或最精彩的新闻事实放在消息的开端,即新闻导语里面。其他事实也按先重后轻、先主后次的顺序来安排,即先写最重要的新闻事实,然后是稍次要的新闻事实、更次要的新闻事实,最后是最次要的新闻事实。③它的导语一般采用“部分要素导语”,即在新闻导语中,突出一两个新闻要素,突出最吸引人的那部分内容。④对于事件过程的叙述往往比较简略,每段文字很简练。⑤各段之间往往有逻辑上的联系。第二段往往是第一段的具体化或补充,而第三段又是上一段的进一步补充。这样每多一段,就多知道一些具体内容或细节。但是如果只看导语,也可大体上把握新闻的主要内容。(2)倒金字塔结构的利①它有利于记者快速报道新闻,记者只要对所掌握的新闻材料稍作分析,判断其主、次、轻、重,随后便可以依其重要程度顺序写作,不需要再在谋篇布局上多费心思,就可以很快组成一篇报道。在有众多记者参与竞争的新闻发布会或突发事件中,这种新闻结构形式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利用这种结构形式,带手提电脑的记者,可以在新闻发布会的进行过程中就可向新闻单位发出新闻报道。②这种结构形式便于读者把握重点,可以快速阅读,适应读者阅读习惯和心理,无需从头读到尾。一看导语,就可以把握这类新闻的精华,欲详欲略,尽可自由掌握。③这种结构形式便于编辑编排版面,可以快编快删,编辑若要对稿件压缩,也可以从消息的末段倒删上去,虽大刀阔斧地砍削,仍不至伤筋动骨,消息仍然是相对完整的。(3)倒金字塔结构的弊①作者的创造力受到限制,新闻报道写作结构公式化、千篇一律,过于标准化和缺乏多样性,缺少文采,没有生气,不能体现个性,结语不是铿锵有力而是有气无力。②比较适用于写时效性强、事件单一的突发性新闻,而对于某些非事件新闻、富有人情味或故事性的新闻就不太适宜。人情味浓、故事性强的新闻往往依赖丰富的新闻情节,需要讲述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这不是倒金字塔式结构所长。③由于倒金字塔式结构打破传统的叙事顺序,对写作的要求就更高,写这类消息时要特别注意各段之间的衔接和逻辑递进关系,最忌互不联络,支离破碎,成一盘散沙。④简单地以事实重要程度安排层次,生动性较差,可能影响读者对整条消息的阅读兴趣。

判断题 新人物是一个内容较广的概念,凡具有新思想、新道德、新风格、新创造、新事迹的人物,都可以称作新人物。先进人物和新人物不是同一个概念,但先进人物一般都具有新思想、新道德、新风格、新创造、新事迹等几种特征,所以理应属于新人物之列。不仅属于新人物之列,而且可以这么说,先进人物是新人物的突出代表。

判断题 专访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文体特征:(1)专访强调的是“访”,它是由“访问”脱胎而成的一种文体与其他新闻文体相比较,专访更注重采访手段,它所进行的是一种特殊的访问,或称正式访问。即记者是有备而来的,事先怀着一个比较明确的、专门的采访目的到现场去的。多数采访是按预先准备好的既定方案或计划进行的。而且一般来说,在正式的访问开始之前,记者已完成了文体认定,也就是说,他很明确要写出一篇专访。而记者在进行其他采访的时候,多数情况下,行动之前并没有明确的文体意识,即我要写一篇消息还是通讯。只有在采访的过程中或者结束后才面临“量体裁衣”的问题。但“专访”是个例外。(2)专访强调的是“专”。即非专不访:访专人、谈专题①“专”在采访对象上。它是专门对“人”进行采访的,而且是事先经过选择的“特定的被访问者”、“专门的采访对象”。即便有的专访是“记事”、“记言”,也是通过对访问与此有关的“特定的人”来完成的。②“专”在内容上,即突出专题性,回答“特定的问题”:突出专一性,无论写人,记事还是记言,都不面面俱到,而是突出某一些侧面,这些侧面是记者根据报道的需要,读者的需要,专门选择的。③“专”在独家的角度上。专访所选择的被访问对象和所报道的内容,要有做专题的新闻背景或者特定的新闻价值,当然,最好是独家新闻价值。(3)专访的内容是访问活动的实录实录包括正式访问时的话题、氛围、现场、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交流等。也就是说,它的主要内容应该以被访者的原谈话为主,再穿插有关的现场情况、背景材料等连缀成篇。一般来说,专访有三个要素:被访者、记者、现场。与其他新闻文体不同的是,专访通过上述要素更着力于营造一种记者、被访者、读者三方同在的时空效果,以尽量实现读者与被访者的“近距离交流”。(4)叙述角度一般是记者直接出场,主要以第一人称写作记者“赤膊上阵”,以见证人的身份把读者带入现场。当然,有时候也会隐去自己,但即便如此,文中也有记者的影子。无论直接出场,还是间接出场,记者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素,他在代表读者向被访者提问。与其他新闻文体相比,在专访中记者更加主动,主观色彩比较鲜明。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处于主角的地位,起着引领和控制问题与采访过程的作用。(5)专访的结构以问答体为主因为它是访问活动的实录,所以选择问答体为主要形式是顺理成章的。多数专访采取了显形问答体。有些专访根据报道效果的需要,也可以处理为隐性问答的散文体。

判断题 编辑方针它是新闻媒介依据自己的定位与发展战略制定的编辑工作原则。媒介的编辑方针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媒介的受众对象:以媒介的性质、办报宗旨为依据。②新闻传播的内容。③传播的水准,指新闻传播的思想水平,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的达到的高度。④媒介的风格特色,指媒介产品的整体结构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外在形象所综合表现出的格调和特点。

判断题 主要的广播电视传输覆盖方式是:无线、卫星、有线。

判断题 “网络恶搞”作为一种网络大众消费文化现象,它风行一时,在网络上呈现出一种全民狂欢的姿态。它颠覆传统,标新立异,用一种讽刺、幽默、游戏的视角来看所谓的传统和经典。“网络恶搞”从性质上看是一种青年亚文化,代表的是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少年群体的利益,它对成年人社会秩序往往采取一种颠覆的态度,是恶搞者对成年文化的仪式抵抗,它一方面关注了社会现实培养了娱乐意识,另一方面也有其自身的弊端,“网络恶搞”变成了网民的集体失范。因此,我们应该正确、理性地看待“网络恶搞”并对其加以引导。

判断题 作者的署名权是作者自己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上表明作者身份的权利,因此仅为作者所享有,不得转让。